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0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论著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和痛阈的影响   收藏
王宏伟, 艾艳秋, 李治松, 张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1-1.  
摘要( 18 )   HTML( 7 )     PDF( 569 )

目的 观察腹腔内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睡眠剥夺大鼠记忆和痛阈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睡眠剥夺+Dex组(SD+D组)。SD组和SD+D组大鼠被置于盛满水的玻璃容器中央平台,每天10 h,持续8 d。C组大鼠被置于无水玻璃容器平台上,其余条件与SD组和SD+D组完全相同。SD+D组腹腔内注射50 μg/kg Dex,1次/d,C组和SD组腹腔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期,之后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P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 PWTL),持续8 d。 结果 与C组比较:SD组大鼠第3~8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D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组比较:SD+D组大鼠第3~8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D组大鼠第2~8天PMWT明显降低,PWTL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D组PMWT、PWT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SD 组比较:C组和SD+D组大鼠第2~8天PMWT明显升高,PWTL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内注射Dex可以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记忆功能,减轻睡眠剥夺大鼠的疼痛。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银杏叶提取物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收藏
邹锋, 陈军, 焦志华, 曹译匀, 钟文晖, 王爱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2-2.  
摘要( 2 )   HTML( 0 )     PDF( 475 )

目的 探讨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 p-JNK)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761)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分成5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组(CCI组)、EGb761 50 mg/kg+CCI组(EGb50组)、EGb761 100 mg/kg+CCI组(EGb100组)、溶剂对照+CCI组(SC组)。CCI组大鼠分离并结扎左侧坐骨神经,Sham组大鼠只分离神经不结扎;其余各组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EGb761或者溶剂,持续到术后14 d。分别于术前2 d和术后1、3、5、7、10、14 d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P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 thermal latency, PWTL),于术后14 d取同侧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背根神经节中p-JNK阳性细胞率及表达水平。 结果 与Sham组比较,CCI组和SC组术后各时间点PMWT和PTWL明显降低(P<0.05),术后14 d背根神经节p-JNK阳性细胞率及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CI组比较,EGb50组和EGb100组术后7、10、14 d PMWT和PTWL明显提高(P<0.05),术后14 d背根神经节p-JNK阳性细胞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EGb50组比较,EGb100组术后10、14 d PMWT、PTWL明显升高(P<0.05),术后14 d背根神经节p-JNK阳性细胞率和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EGb761可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p-JNK的表达而缓解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分阶段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收藏
郝晓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3-3.  
摘要( 0 )   HTML( 329 )     PDF( 433 )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在肾移植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为分阶段GDFT组[根据手术进程在新肾再灌注前设定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13,再灌注后SVV定于≤10,据此进行液体的管理],B组为常规GDFT组(设定SVV≤13)。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移植肾再灌注前及再灌注后15 min时的MAP、心率、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术前、术后血乳酸含量,术前及术后1、2、3 d的血Cr含量和尿量。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的MAP、心率、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移植肾再灌注前和再灌注后15 min时MAP和SV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乳酸含量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乳酸含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 d血Cr含量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2、3 d血 Cr含量较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阶段GDFT用于肾移植手术麻醉,在保证肾脏充足的灌注下,有利于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恢复。

喷他佐辛对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   收藏
王蕴畅, 郭永梅, 郭政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396 )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行择期下肢手术患者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的变化以及喷他佐辛对其影响。 方法 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3例,分为非糖尿病组(NDM组,31例)、糖尿病喷他佐辛干预组(DM-P组,31例)和糖尿病非喷他佐辛干预组(DM组,31例)。DM-P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输注喷他佐辛0.5 mg/kg。DM组、NDM组在相同时间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30 min及术后24 h采集患者非输液侧肘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Tn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浓度;观察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 结果 DM组、DM-P组术前30 min、术后24 h血清cTnI浓度显著高于NDM组(P<0.05);DM组术后24 h cTnI显著高DM-P组(P<0.05);与术前比较,NDM组、DM组术后24 h cTnI显著升高(P<0.05),而DM-P组患者术后24 h cTnI显著降低(P<0.05)。术前30 min, NDM组血清CGRP明显高于DM组、DM-P组(P<0.05);术后24 h,NDM组、DM-P组血清CGRP明显高于DM组(P<0.05)。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DM组(58.1%)显著高于NDM组(22.6%)(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cTnI显著升高,喷他佐辛可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后24 h血清cTnI浓度。该作用可能与上调CGRP有关。

气管导管外放置Coopdech支气管阻塞器在婴幼儿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收藏
雷晓鸣, 镇路明, 熊虹飞, 孟丽华, 蒋文军, 郭亚乐, 张珍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625 )

目的 比较气管导管外放置Coopdech支气管阻断器和单腔气管导管在婴幼儿胸腔镜手术的单肺通气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择期行肺部分切除术的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患儿分为Coopdech支气管阻断器组(C组)和单腔气管导管组(E组),每组20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C组患儿气管导管外放置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进入患侧,E组患儿将单腔气管导管置入健侧。观察肺萎陷程度,记录肺萎陷优良率和肺萎陷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双肺通气5 min(T1)、单肺通气20 min(T2)、单肺通气40 min(T3)、单肺通气60 min(T4)时MAP、心率、PaO2、PaCO2及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 Paw)变化。记录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 结果 两组患儿肺萎陷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侧肺萎陷时间明显长于E组(P<0.05)。两组患儿各时点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和T4时PaO2明显高于E组(P<0.05),PaCO2、Paw明显低于E组(P<0.05)。C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E组(P<0.05),插管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5);两组患儿单肺通气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单腔气管导管比较,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气管导管外放置Coopdech支气管阻断器,在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的婴幼儿胸腔镜手术中能提供更好的单肺通气效果。

超声引导下双点标记法应用于婴幼儿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收藏
吴裕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6-6.  
摘要( 1 )   HTML( 0 )     PDF( 649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点标记法在婴幼儿右颈内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应用。 方法 120例行颈内静脉穿刺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传统解剖定位组(M组),采用传统的颈动脉搏动触诊和其他解剖标志物的方法,对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进行插管;超声实时引导组(C组),采用飞利浦CX30超声系统L12-4探头,对血管穿刺部位进行二维超声扫描,实时引导操作;超声预先标记后进行操作组(L组),采用飞利浦CX30超声系统L12-4探头,对血管穿刺部位进行超声定位,作两个标记,以这两个点标记引导操作。记录各组穿刺次数、操作时间(从开始消毒到固定敷贴完毕)、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C组和L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M组(P<0.05);C组和L组穿刺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低于M组(P<0.05);C组和L组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少于M组(P<0.05)。并发症主要为穿刺血肿和动脉损伤,M组穿刺血肿和动脉损伤发生例数明显高于C组和L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点标记法用于婴幼儿右颈内静脉穿刺,在成功率和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解剖定位法。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恢复的影响   收藏
邓燕忠, 彭生, 刘佩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3 )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及恢复期的影响。 方法 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 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TPVB组)和传统全身麻醉对照组(C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麻醉诱导,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术前(T0)、诱导后(T1)、手术开始3 min(T2)、手术结束后(T3)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干预的次数及镇痛药物用量;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疼痛评分;采用镇静-觉醒(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 OAA/S)评分评价恢复期意识状态。 结果 TPVB组T2时SBP、DBP、心率明显低于C组,T3时SBP、DBP明显高于C组,心率明显低于C组(P<0.05)。TPVB组4种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TPVB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C组(P<0.05),呼之睁眼时、拔管前、拔管后的OAA/S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 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以使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加速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

超声引导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臂丛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收藏
柴彬, 侯雪琦, 林文新, 熊伟, 马保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512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外侧入路和改良内侧入路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 CCS)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评价改良内侧入路CCS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新的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方法 选取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外侧入路CCS组(C组)、改良内侧入路CCS组(M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CCS臂丛神经阻滞。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记录阻滞完成后30 min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M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C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30 min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完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超声引导改良内侧入路CCS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操作难度更小,更易掌握。

超声监测全身麻醉诱导期不同面罩通气压力下胃进气的发生率   收藏
向诗琪, 王付霞, 张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0 )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胃进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诱导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年龄32~51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20~26 kg/m2,根据麻醉诱导期压力控制通气时预设通气压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4 组:气道峰压10 cmH2O(1 cmH2O=0.098 kPa)组(P10组)、气道峰压15 cmH2O 组(P15组)、气道峰压20 cmH2O组(P20组)、气道峰压25 cmH2O组(P25组),每组16例。于常规麻醉诱导后,各组给予相应压力的面罩控制通气,于入室时,面罩通气45 s、90 s、135 s、180 s及气管插管后记录患者血压、心率、SpO2和潮气量,通气期间采用双盲法使用传统腹部听诊法及超声测量胃窦矢状面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检测胃进气的发生。 结果 胃进气的发生率随面罩通气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实时超声监测发现胃进气由 P10 组的13%(2/16)上升至 P25组的 81%(13/16)(P<0.05)。腹部听诊法发现胃进气由 P10 组的0(0/16)上升至 P25 组的38%(6/16)(P<0.05);气道压峰值在15 cmH2O水平,能保证氧供充足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胃进气,不发生胃进气的概率为69%(11/16)。 结论 实时超声监测有助于发现面罩通气期间的胃进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诱导期维持气道峰压为15 cmH2O时既可确保高质量的面罩通气,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气体进入胃内。

非肌松条件下置入SLIPA喉罩引起口咽部损伤的因素分析   收藏
杨永刚, 汪其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1 )

目的 通过研究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估SLIPA(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喉罩置入过程中多项因素与咽喉部损伤出血的关系来指导临床选择适宜的喉罩型号并改良置入技术。 方法 选择288例行四肢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麻醉方法为复合外周神经阻滞的喉罩全身麻醉,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因变量为咽喉部损伤,自变量包括阻力峰值、喉罩塑形、助手协助、根据咽部宽度来选择喉罩型号、患者体重、是否选择小型喉罩等6项,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中赋值法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口咽部出血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权重。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SLIPA喉罩全身麻醉中导致口咽部出血的因素包括阻力峰值、喉罩塑形、评估咽部宽度等3项因素(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阻力峰值、喉罩塑形、评估咽部宽度和选择小型喉罩4个变量与SLIPA术后口咽部出血呈正相关,阻力峰值超过32 N的病例其口咽部出血的风险是阻力峰值小于32 N病例的56倍,SLIPA喉罩未塑形的病例其口咽部出血的风险是对SLIPA喉罩进行塑形的病例的22倍,未根据口咽部宽度选择适宜SLIPA喉罩型号可造成相对7.6倍的出血风险,选择较大喉罩造成出血的风险是相应选择较小喉罩病例的4.3倍。 结论 非肌松状态下置入SLIPA喉罩过程中阻力过高会显著增加口咽部出血损伤的风险,对喉罩进行塑形、根据口咽部宽度选择适宜的喉罩型号以及选择小型喉罩可以降低非肌松状态下喉罩置入过程中的口咽部出血。

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术中唤醒试验:一项基于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收藏
张健, 涂青, 钱江, 郑传东, 甘建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11-11.  
摘要( 1 )   HTML( 0 )     PDF( 653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术中唤醒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自建库以来发表的关于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术中唤醒效果影响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共计696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定组348例,对照组3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ean deviation, MD)=0.18,95%CI:-0.27~0.36,P=0.44],但右美托咪定组唤醒质量明显更优[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2.02,95%CI:1.58~2.68,P<0.001;RR=1.69,95%CI:1.30~2.21,P<0.001],且MAP及心率在唤醒期时也低于对照组(MD=-13.39,95%CI:-18.20~8.58,P<0.01;MD=-14.53,95%CI:-17.44~11.61,P<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不延长脊柱手术术中唤醒时间,有利于提高术中唤醒质量,维持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但由于各种偏倚的存在,本结果尚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早产儿先天性胃肠道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要点分析   收藏
黄琳琳, 孙守栈, 孙永涛, 杨迪超, 刘阳, 王月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12-12.  
摘要( 2 )   HTML( 0 )     PDF( 505 )

目的 探讨合并先天性胃肠道疾病早产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管理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6 月36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胎龄分为3组:25周≤胎龄<28周组(A组,9例),28周≤胎龄<30周组(B组,19例)和胎龄≥37周组(C组,8例)。3组患儿均实施精细化综合护理对策,记录各组患儿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麻醉后30 min(T2)、麻醉后1 h(T3)、术毕(T4)5个时点心率、SpO2、MAP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36例手术患儿,其中2例术后1周内死亡,其余34例康复出院。C组患儿体重明显高于A组、B组,日龄明显小于A组、B组(P<0.05)。A组患儿T0时SpO2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A组患儿T3、T4时Sp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低氧血症、低体温、再次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患儿低氧血症、低体温、再次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 结论 早产儿围手术期应该采取精细化综合护理措施,体温与呼吸管理为重中之重。安全有效的保温措施可提高患儿的围手术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

病例析评
改良超声引导椎管内穿刺技术用于脊柱结构异常患者的麻醉1例   收藏
郭敏, 王云, 王雷, 马丹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489 )

椎管内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是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麻醉方式。但脊柱结构异常的患者,往往穿刺困难,脊髓、神经损伤风险大。超声实时引导下硬膜外穿刺可提高穿刺精准性和有效性,避免神经损伤并发症,对脊柱结构异常的困难穿刺有重大意义。报道1例在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实时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技术,对脊柱结构异常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穿刺,观察进针深度、方向、毗邻结构及药液扩散情况。介绍脊柱旁正中短轴斜扫描超声实时引导下硬膜外穿刺方法并与长轴法作比较,发现其较长轴法操作更简便,对患者体位无特殊要求,用于脊柱结构异常患者安全、有效,是长轴法的改良。

未矫治法洛四联症成年患者俯卧位行胸椎管肿瘤切除的麻醉管理1例   收藏
胡琍琍, 薄禄龙, 朱文忠, 韩文军, 万小健, 卞金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9 )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在婴幼儿时期接受外科矫治。未矫治的法洛四联症成年患者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心肺功能不全导致其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差,给围手术期管理带来极大挑战。报道1例50岁未矫治法洛四联症患者在俯卧位下行胸椎管肿瘤切除的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通过麻醉诱导前行有创血压监测,麻醉诱导时适量缓慢静脉推注药物,术中精细化麻醉管理,为成功完成该手术并确保患者顺利出院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述
自发性脑出血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及其对心肌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张鹏, 武红会, 田环环, 刘金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8 )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CH)是最常见、最致命的卒中类型,卒中后的心血管事件则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情况。文章通过总结SICH患者目前相关临床治疗手段及可能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发生原因,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发生进一步心肌损伤,对SICH病因、临床诊断、引起心肌损伤原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SICH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将在诊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关注与深入研究,为避免患者发生进一步心肌损伤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提供新思路。

腰方肌阻滞研究进展   收藏
李雪, 徐康洁, 胡晓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727 )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是一种较新的躯干阻滞方法,可为多种下肢、腹部及腰椎手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QLB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国内麻醉医师对该阻滞的认识尚不足并有待提高。文章从腰方肌和胸腰筋膜的解剖基础、QLB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的用量、5种入路方式和相应的阻滞范围、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方面对超声引导下QLB技术进行综述。

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收藏
谢芳, 薄禄龙, 卞金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1079 )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很多算法模型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开始帮助临床医师制定临床决策。文章通过阐述目前人工智能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让临床医师了解人工智能如何为重症医学临床服务。介绍ICU所产生数据(时序数据、图像数据、文本数据、离散数据)结构域特点,论述重症医学领域的预警模型,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集(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MIMIC)数据库的重症医学研究,就当前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予以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能更及时地发现临床问题,更好地制定临床决策,更有利于提高对重症患者的临床服务能力。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收藏
余怡冰, 刘志强, 徐振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599 )

多模式镇痛是优化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的方式,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受到临床关注。文章综述近年来TAP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相关研究,了解其最新进展。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确切,其最佳方式和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炎症调控成体海马神经发生在老年认知功能减退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刘红超, 陈婷, 陈畅, 张宗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535 )

老年人常伴发认知功能减退,成体海马神经发生是维持大脑正常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衰老过程中海马神经发生水平明显下降。外周或中枢慢性炎症反应可抑制海马神经发生,是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机制之一。文章综述外周和中枢炎症反应对海马神经发生的调控及其在老年认知功能减退中的作用,为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七氟醚对发育期大脑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杨曼, 于洋, 于泳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6 )

七氟醚是新生儿及儿童麻醉诱导和维持中最常应用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然而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指出七氟醚可能对幼儿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通过查阅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资料,文章对七氟醚致小儿发育大脑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据,以及可能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PERK-eIF2a-ATF4-CHOP信号通路,p53对miRNA-34c的调控等机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探究麻醉药对小儿发育期大脑的损伤机制,为临床上寻求相关脑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收藏
徐芳, 卢波, 刘荣君, 陈晓薇, 陈骏萍, 郑晋伟, 孟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0):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870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临床危险因素众多,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大量临床前动物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以探究其发生与发展。而POCD动物模型涉及的麻醉药物暴露方法与手术创伤类型繁多,为更好地衔接POCD临床研究与临床前动物研究,进一步探索和优化POCD动物模型,文章简要汇总近年国内外POCD临床前动物研究领域使用的动物模型,以期为POCD临床前相关动物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