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专家共识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防治专家共识   收藏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 王海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72 )   HTML( 236 )     PDF( 1311 )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短期和长期预后。 随着老年患者手术比例不断增加,POD的防治也日益受到关注。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证据,围绕老年患者POD的定义和诊断、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术中麻醉管理和监测、术后管理和治疗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总结,通过共识工作组多次讨论而最终成稿,以期为老年患者POD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著
氧化应激刺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miR‑106b‑5p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   收藏
李斌斌, 张学弟, 朱志标, 张良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21 )   HTML( 150 )     PDF( 97 )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刺激下心肌细胞释放外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取H9C2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 μmol/L组、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300 μmol/L组,分别用相应浓度H2O2处理后,各组使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活化形式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 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根据检测结果选用最适处理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另取H9C2心肌细胞,参考经典的超速离心法,提取正常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normal cardiomyocyte‑derived exosomes, NC‑exo)及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oxidative stress cardiomyocyte‑derived exosomes, H‑exo),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对外泌体摄取内化情况。选取正常培养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NC1组)、脂多糖1组(LPS1组)、正常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预处理+脂多糖组(LPS+NC‑exo组)、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预处理+脂多糖组(LPS+H‑exo组)。LPS1组LPS处理6 h,LPS+NC‑exo组、LPS+H‑exo组分别加入NC‑exo、H‑exo预处理24 h再进行LPS处理6 h,NC1组不进行处理。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CD86、CD206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IL‑6、TNF‑α、趋化因子‑10(chemokine‑10, CXCL‑10)mRNA水平。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量。另取巨噬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2组(NC2组)、脂多糖2组(LPS2组)、过表达阴性对照+脂多糖组(LPS+mimic‑NC组)、过表达miR‑106b‑5p+脂多糖组(LPS+106b‑mimic组)。LPS2组LPS处理6 h,LPS+mimic‑NC组、LPS+106b‑mimic组则分别使用转染试剂mimic‑NC、106b‑mimic转染24 h再进行LPS处理6 h,NC2组不进行处理。检测iNOS、Arg‑1、CD86、CD206水平及IL‑6、TNF‑α、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0 μmol/L组比较,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300 μmol/L组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水平升高(P<0.05),Bcl‑2水平下降(P<0.05),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经比较,200 μmol/L作为适宜浓度用于后续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正常心肌细胞表现为梭形,而200 μmol/L H2O2处理后心肌细胞皱缩变形死亡。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提取的纳米颗粒呈现圆形并具有双层膜结构,将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加入巨噬细胞中共同培养24 h,可见大量外泌体能够被巨噬细胞摄取。与NC1组比较,LPS1组、LPS+NC‑exo组、LPS+H‑exo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P<0.05);与LPS1组比较,LPS+H‑exo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P<0.05),而LPS+NC‑exo组与LPS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exo比较,H‑exo中miR‑106b‑5p表达升高(P<0.05)。与NC2组比较,LPS2组、LPS+mimic‑NC组、LPS+106b‑mimic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P<0.05);与LPS2组比较,LPS+106b‑mimic组iNOS、CD86蛋白水平升高(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下降(P<0.05),IL‑6、TNF‑α、CXCL‑10 mRNA水平升高(P<0.05),而LPS+mimic‑NC组与LPS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来源于氧化应激心肌细胞的高表达miR‑106b‑5p的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发生M1型极化。

人工智能在识别丙泊酚麻醉下临界意识状态的应用研究   收藏
宋大为, 颜飞, 王昱博, 张云, 王强, 景桂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3 )   HTML( 148 )     PDF( 96 )

目的 使用置信学习识别并检测丙泊酚麻醉临界状态下与意识波动相关的脑功能特征,并用其进行意识状态分类。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29例,年龄18~45岁,BMI 18~26 kg/m2,ASA分级Ⅰ、Ⅱ级,无神经和精神类疾病或病史。所有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药物浓度设置为1.0 mg/L,并以0.2 mg/L的阶梯增加直到患者失去意识,每次药物浓度增加均以6 min为间隔。同时,给予患者听音按键任务获取其意识状态,并采集患者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对采集的EEG进行预处理,依据声音刺激将其分为长为5 s的数据段,基于患者对每个声音刺激反应与否给予每个数据段一个标签(有意识或无意识),将患者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交替出现的意识状态波动阶段定义为临界状态。提取每个数据段的包括脑电信号功率普特性、信号复杂度、脑区间功能连通性和脑网络特性的110个脑功能特征。使用前向选择方法进行特征筛选。使用置信学习对训练集进行清洗,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3种分类器模型分别计算置信学习前后的意识状态分类正确率。 结果 被置信学习清洗的标签大多位于意识波动的临界状态阶段。置信学习前LDA、LR和SVM分类器模型对意识状态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5.3±3.7)%、(85.3±3.9)%和(85.3±3.8)%,置信学习后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3.5±2.0)%、(92.9±1.8)%和(93.3±1.0)%,相比于置信学习前平均增长了7.93%。原本显示为无意识状态(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而被置信学习重新标记为有意识状态的数据段上的α占比‑顶后区、PLI‑δ‑额顶和聚类系数‑δ这三类特征与稳定无意识数据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与稳定有意识数据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快慢波‑α‑额区、排列熵‑θ‑额区、排列熵‑θ‑中央和α占比‑额区上在不确定意识与稳定有意识状态和稳定无意识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和稳定的无意识相比,这些数据明显更加接近于稳定的有意识状态。 结论 使用置信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临界状态下不同意识水平的分类结果,为更精确的术中意识监测提供方法学支持。

利多卡因神经丛阻滞对大鼠开腹手术后认知功能、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张乐, 王崇, 李正凯, 苏孟勤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3 )   HTML( 156 )     PDF( 91 )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神经丛阻滞对大鼠开腹手术后认知功能、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 方法 48只SD大鼠建立开腹手术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神经丛阻滞组(每组24只)。神经丛阻滞组腹膜后组织一次性注射0.5%利多卡因2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6、12、24、48 h时使用T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术后6、12、24 h时热痛测试仪检测疼痛指标,ELISA法测定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氧化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蛋白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神经丛阻滞组术后6、12、24、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术后6、12、24 h热痛阈值,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均降低(P<0.05)。与术后6 h比较:对照组术后12、24、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术后12、24 h热痛阈值、血清ACTH水平及术后24 h血清GC均降低(P<0.05);术后12、24 h血清CRP、MDA水平及SOD活性,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水平及术后12 h GC均升高(P<0.05)。与术后12 h比较:对照组术后24、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术后24 h热痛阈值、血清CRP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24 h血清GC、ACTH、MDA水平及SOD活性,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术后24 h比较,对照组术后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升高(P<0.05)。与术后6 h比较:神经丛阻滞组术后12、24、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术后12、24 h热痛阈值及血清ACTH、GC均降低(P<0.05);术后12、24 h血清CRP水平、MDA水平及SOD活性,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术后12 h比较:神经丛阻滞组术后24 h热痛阈值及血清CRP、GC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24、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术后24 h血清ACTH、MDA水平及SOD活性,海马组织Nrf2、HO‑1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术后24 h比较,神经丛阻滞组术后48 h T迷宫实验成功率降低(P<0.05)。 结论 利多卡因神经丛阻滞可减轻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缓解疼痛及术后应激反应,抑制氧化应激。

尿细胞周期停滞标志物对老年患者腔镜腹部大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收藏
李紫莹, 张梦军, 陈秋冲, 刘金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1 )   HTML( 146 )     PDF( 75 )

目的 探讨尿细胞周期停滞标志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 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 IGFBP‑7)对老年患者腔镜腹部大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及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分为AKI组(12例)和非AKI组(123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术后6~12 h内收集新鲜尿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TIMP‑2及IGFBP‑7浓度,并计算二者乘积[TIMP‑2×IGFBP‑7]。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TIMP‑2、IGFBP‑7以及[TIMP‑2×IGFBP‑7]对术后AKI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最终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12例术后发生AKI,123例未发生AKI,AKI总体发生率为8.89%。AKI组患者年龄、ASA分级Ⅲ级的比例、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lson comorbidity index, aCCI)≥4的比例、基线胱抑素C、基线血糖值等均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ASA分级Ⅱ级的比例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的术中乳酸水平,TIMP‑2、IGFBP‑7浓度,[TIMP‑2×IGFBP‑7],术后入ICU比例,术后30 d内病死率等均高于非AKI组(P<0.05)。对术后AKI的预测价值,TIMP‑2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89,95%CI 0.603~0.766(P=0.010),敏感度为91.67%,特异性为44.72%,截断值为5.765 μg/L;IGFBP‑7的ROC AUC为0.774,95%CI 0.694~0.842(P<0.00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33%、65.85%,截断值为12.043 μg/L;[TIMP‑2×IGFBP‑7]的ROC AUC为0.813,95%CI 0.737~0.875(P<0.00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67%、86.99%,截断值为0.094 (μg/L)2/1 000。 结论 尿液TIMP‑2及IGFBP‑7对老年患者腔镜腹部大手术后AKI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麻醉手术后随访指标体系与结构化随访系统的构建   收藏
朱易豪, 朱涛, 郝学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47 )     PDF( 100 )

目的 构建麻醉手术不同时间点随访指标体系,研发建立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以满足麻醉医疗质控和科研需求。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构建完备的随访指标体系,向全国多家医院麻醉科医师发送电子问卷,对构建的随访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并形成推荐的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年随访指标体系;运用互联网、标注化语义定义、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 结果 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通过问卷星发放随访指标集调查问卷,共回收来自24个省94家医院的有效匿名回复问卷185份,随访体系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25~0.566,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30~0.98。推荐的术后7 d随访体系包含8个系统30个条目;术后30 d随访体系包含2个系统,共计2个条目;术后1年随访体系无推荐条目。成功研发建立基于上述随访指标体系的结构化、智能化随访信息系统。目前,可通过院内电脑或移动设备访问该随访系统,已完成临床试用并常规用于随访。试运行期间结果表明,随访人员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随访平均准确率提高了16%,随访时间降低10~15 min/例。 结论 依据与麻醉相关性的不同,在麻醉手术后不同时间需重点关注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结构化随访信息系统可提高随访效率及准确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增加不同临床研究的可比性。

脂多糖抑制MCT1表达引起乳酸清除障碍促进肺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收藏
冯金华, 胡钺, 梅舒雅, 汤日, 周洋, 邢顺鹏, 皋源, 何征宇, 徐侨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47 )     PDF( 64 )

目的 通过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与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 MCT1)表达的关系及对肺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探究LPS诱导的肺纤维化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EMT的潜在机制。 方法 ① 24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1组)和脂多糖刺激组(LPS1组),每组12只。LPS1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LPS 5 mg·kg−1·d−1,Con1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7 d后取材。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MCT1以及EMT相关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乳酸含量,马松(Masson)染色评估肺组织纤维化程度。② 将MLE‑1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个孔):PBS对照组(Con2组)、乳酸组(Lac2组)、脂多糖组(LPS2组)及乳酸+脂多糖组(Lac+LPS2组),分别用PBS、10 mmol/L乳酸、1 mg/L LPS和10 mmol/L乳酸+1 mg/L LPS刺激48 h。使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MCT1、E‑cadherin、Vimentin水平,同时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pH值。 结果 ① 与Con1组比较,LPS1组小鼠肺组织MCT1蛋白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水平降低(P<0.05),Vimentin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E‑cadherin荧光强度降低,Vimentin荧光强度增强,MCT1荧光强度降低;肺组织出现纤维化表现;同时伴有血清乳酸含量升高(P<0.05)。② 与Con2组比较,Lac2组MCT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E‑cadherin、Vimentin水平及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2组与Lac+LPS2组MCT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水平降低(P<0.05),Vimentin水平升高(P<0.05),pH值降低(P<0.05)。与Lac2组比较,Lac+LPS2组细胞MCT1蛋白水平和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P<0.05),Vimentin水平明显升高(P<0.05),pH值降低(P<0.05)。与Con2组比较,Lac2组MCT1荧光强度增强,E‑cadherin、Vimentin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LPS2组与Lac+LPS2组MCT1和E‑cadherin荧光强度减弱,Vimentin荧光强度增强。与Lac2组比较,Lac+LPS2组 MCT1、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减弱,Vimentin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结论 在LPS诱导的肺纤维化过程中,LPS可抑制小鼠肺泡上皮细胞MCT1的表达,导致乳酸清除障碍和细胞外液酸化,从而促进EMT和组织纤维化过程。

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术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收藏
李学斌, 王瑶瑶, 王娟, 曾敏, 彭宇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46 )     PDF( 79 )

目的 回顾并分析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术围手术期管理和并发症,总结此类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要点,提高临床预后质量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缝早闭症患儿的医疗病历记录,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后并发症。 结果 32例颅缝早闭症患儿被纳入分析,患儿平均年龄为(18±9)个月,男性20例(62.5%),女性12例(37.5%)。术中出血量(44±24) ml/kg,术中Hb最低值(85±21) g/L,21例(65.5%)患儿术中应用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31例(96.9%)患儿接受了异体血输注,23例(71.9%)患儿发生术中低血压,7例(21.9%)患儿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3.1%)患儿因输注血制品发生了过敏性休克,5例(15.6%)患儿苏醒延迟,3例(9.4%)患儿延迟拔管。术后26例(81.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5例(15.6%)患儿合并凝血障碍,9例(28.1%)患儿在术后接受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此外,6例(18.8%)患儿合并电解质紊乱,2例(6.3%)患儿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6.3%)患儿发生肺部感染,1例(3.1%)患儿术后伤口感染,2例(6.3%)患儿出现硬膜下血肿,1例(3.1%)患儿再次手术。 结论 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主要以大量出血、低血压及大量输血造成的凝血障碍为主。综合的血液保护措施、及时的凝血功能监测和积极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于降低输血率,维持围手术期循环稳定,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质量十分重要。

病例析评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患儿的麻醉管理1例   收藏
吕小倩, 李兆球, 陶玉娟, 白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9 )   HTML( 144 )     PDF( 80 )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AADC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患儿多巴胺、儿茶酚胺、血清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代谢障碍,导致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糖、体温波动,麻醉风险较大。文章报道1例罹患AADCD的2岁男孩择期行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就AADCD患儿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利于此类患儿的麻醉管理。

综述
围手术期个体化呼气末正压通气的研究进展   收藏
尚英, 刘蒙, 周萌, 坚彩明, 杨大宇, 魏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9 )   HTML( 144 )     PDF( 154 )

全身麻醉手术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的发生。由低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通气、肺泡复张以及适宜吸入氧浓度组成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可以降低PPC的发生率,减轻PPC的严重程度。其中,PEEP可以显著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机械通气时发生肺不张的风险,但是采用不当的PEEP则可能增加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文章介绍了5种方法来确定术中个体化呼气末正压(individual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iPEEP),对iPEEP在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进行最新概述,以期寻找最适PEEP对机械通气进行指导,从而减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

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进展   收藏
卓红停, 吕连超, 谷长平, 赵蔚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1 )   HTML( 147 )     PDF( 90 )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对社会及家庭产生严重影响。剧烈的分娩痛是诱发PPD的高危因素,因此,分娩镇痛与PPD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PPD的定义、患病率及风险因素,探讨了分娩镇痛对PPD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以便进一步推广分娩镇痛,同时为PPD的临床治疗等提供新的方向。

脂联素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收藏
郭黎登, 谢海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1 )   HTML( 138 )     PDF( 76 )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PND的发生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术后的预后和转归,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炎症、自噬、凋亡障碍、大脑能量代谢异常及突触功能受损有关。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具有抗炎、抗凋亡、调节代谢、促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等作用。近年发现APN受体在大脑的许多区域表达。APN可能在PN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潜在的作用。文章综述了APN与PND相关性研究进展,阐述AP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抗PND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上PN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神经阻滞预防全麻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研究进展   收藏
马跃, 陈静文, 魏铭, 王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44 )     PDF( 90 )

全麻手术患者会在术前留置尿管以防尿潴留损伤膀胱。但尿管作为异物会使患者在麻醉苏醒时出现不适感觉,表现为耻骨上方疼痛、尿道灼烧感、有排尿冲动,称为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 CRBD)。CRBD会引发全麻苏醒期躁动,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文章综述了CRBD的发生机制、分级与预后,以及近年国内外预防CRBD使用的几种神经阻滞方法,为麻醉医师的选择提供参考。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梦慈, 杨晓倩, 解成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4 )   HTML( 136 )     PDF( 142 )

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是评价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指标,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延缓患者术后恢复。利多卡因近年来被报道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文章主要阐述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不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利多卡因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加强术后康复提供新方案。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早期监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收藏
朱宇彤, 嵇富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32 )     PDF( 103 )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是非心脏手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患者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对MINS进行监测和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介绍了MINS的定义、危害、诊断依据以及现有的监测手段,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角度指出目前常用监测MINS的标志物的局限性,并对近年来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说明其检测的可行性。对于MINS的预警分层、围手术期监测以及预后判断,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组合或许能为早期监测MINS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早期监测MINS的发生,将为减少非心脏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提供更多的指导价值。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鹏, 王嘉锋,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1): 0-0.  
摘要( 10 )   HTML( 133 )     PDF( 122 )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由心肌缺血导致,与患者术后30 d甚至长达2年内病死率和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升高相关,是45岁以上非心脏手术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文章回顾了目前可用的国际指南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围绕MINS的定义、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MINS的预防及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改善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结局。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