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述评
述评:目标导向治疗引领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发展   收藏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述评

论著
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观察   收藏
王春光, 马永利, 张浩军, 贾军, 李永旺, 韩爱萍, 尹翔宇, 张励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Ⅰ或Ⅱ级需行关节镜诊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入含1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5%罗哌卡因混合溶液20ml,静脉给予生理盐水20ml;B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入20ml 0.2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静脉给予含1μg/kg右美托咪定的溶液20ml;C组关节腔内注入20ml 0.2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静脉内给予生理盐水20ml。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h、2h、4h、8h、12h、20h、24h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持续时间、术后24h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术后A组1h、2h、4h、8h,B组1h、2h VAS静息及运动状态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术后12h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1h、2h 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C组(*P<0.05),A组2h、4h Ramsay评分高于C组(#P<0.05),但术后8h以后,A、B、C三组患者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镇痛持续时间A组较B、C组明显延长,B组较C组延长(*P<0.05);术后24h芬太尼使用量A组较B、C组明显减少,B组较C组减少(*P<0.05);三组心动过缓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可以显著减轻关节镜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并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因此,将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的混合液关节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能更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使患者达到无痛化的关节功能康复。

8%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收藏
覃兆军, 吕恩, 占乐云, 江建立, 张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8%乳化异氟醚(emulsified isoflurane, E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右肾切除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Sham)组:仅分离左侧肾蒂,不阻断肾血流;(2)肾脏I/RI组:夹闭左侧肾蒂45 min后恢复再灌注;(3)EI预处理组和(4)脂肪乳剂(lipid emulsion, LE)预处理组:分别静脉泵注8%EI、30%LE 4 ml·kg-1·h-1 30 min,停药15 min后夹闭左侧肾蒂,余同I/RI组。于肾脏再灌注3 h时采集腹主动脉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取肾组织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行肾小管Paller评分。 结果 各组大鼠血清Cr、BUN水平、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Paller评分:I/RI组[Cr(98±7) μmol/L, BUN(14.5±4.7) mmol/L, MDA(2.05±0.31) nmol/mg, Paller(33.5±5.6)]、EI组[Cr(62±6) μmol/L, BUN(9.3±2.3) mmol/L, MDA(1.61±0.28) nmol/mg, Paller(18.5±4.5)]、LE组[Cr(94±15) μmol/L, BUN(13.9±4.5) mmol/L, MDA(1.91±0.35) nmol/mg, Paller (32.2±3.8)]与Sham组[Cr(24±6) μmol/L, BUN(6.5±1.6) mmol/L, MDA(1.32±0.19) nmol/mg, Paller (1.6±0.9)]比较,显著升高(P < 0.05);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I/RI组[(78±12)U/mg]、EI组[(97±7)U/mg]、LE组[(79±13)U/mg]与Sham组[(117±10)U/mg]比较,显著降低(P < 0.05);分别与I/RI组和LE组相比,EI组血清Cr、BUN水平、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Paller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升高(P < 0.05)。I/RI组和LE组上述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RI组和LE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最严重,EI组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8%EI预处理可通过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大鼠肾脏I/RI。

脊髓CC趋化因子配体2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中作用   收藏
付宝军, 李轶聪, l刘芳, 张永一, 赵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观察脊髓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蛋白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SD大鼠连续7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采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CCL2在吗啡的镇痛耐受中作用;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背角CCL2免疫活性表达变化。结果 在吗啡注射3d﹑5d﹑7d,与IgG+吗啡组比较,CCL2 中和抗体4+吗啡组大鼠%MPE(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与IgG4+ 吗啡组比较,CCL2 中和抗体4+吗啡组大鼠%MPE明显增加(P<0.01);在吗啡注射9d﹑11d, 与IgG8+ 吗啡组比较,CCL2 中和抗体8+吗啡组大鼠%MPE明显增加(P<0.05,P<0.01); 在吗啡注射3d﹑5d﹑7d,与IgG + NS组比较, IgG +吗啡组大鼠脊髓背角CCL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然而,与IgG +吗啡组比较,CCL2 中和抗体+吗啡组大鼠脊髓背角CCL2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P<0.01) 。结论 脊髓CCL2可能参与吗啡耐受形成和维持,抑制CCL2可能为临床吗啡镇痛耐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收藏
蔡英敏, 薛荣亮, 刘鸿涛, 镇路明, 白洁, 张勇, 白丽萍, 肖小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麻醉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特点。方法:30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A(氯胺酮+杜冷丁+咪唑安定+右美托嘧啶)组、B(氯胺酮+芬太尼+咪唑安定+顺式阿曲库铵)组、C(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司可林)组 三组。 记录置入硬质支气管镜所用时间,询问术者置入支气管镜的难易程度,记录因体动或低氧饱和度而使手术暂停的次数。麻醉过程中严密监测SaO2,心率;记录入室(T0),置镜时(T1),术毕(T2),清醒(T3)时的心率,SaO2值,术毕测血气,记录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患儿术中心率相对平稳,苏醒时间最长,术中有屏气现象,无二氧化碳蓄积现象,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儿苏醒时间比A组时间短,心率较快,术中无屏气现象,有二氧化碳蓄积现象,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儿苏醒时间最短,心率相对平稳,术中无屏气现象,有二氧化碳蓄积现象,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缺氧患儿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麻醉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及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应用。

纳美芬拮抗先心病患儿术后呼吸抑制的效果   收藏
杜真, 张溪英, 朱诗利, 吴畏, 王江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评价纳美芬拮抗先心病患儿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患儿带管送入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待生命体征平稳10min后,C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拮抗药,Ⅰ组(纳美芬Ⅰ组)静脉注射纳美芬0.25ug/kg,Ⅱ组(纳美芬Ⅱ组)静注纳美芬0.25ug/kg后,观察5min,再次静脉注射纳美芬0.25ug/kg。记录给药前即刻、给药后5min、给药后15min、给药后30min、呼吸恢复时、拔管时、拔管后1h、拔管后3h患儿的MAP、HR和SPO2,记录患儿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躁动、伤口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与C组相比,Ⅰ组和Ⅱ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明显缩短(P<0.05), 三组患儿给药后各时间点的HR、MAP和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术后伤口疼痛、发热、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C组相比,Ⅰ组和Ⅱ组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P <0.05)。 结论:纳美芬可安全有效地拮抗先心病手术患儿术后阿片类药物所致呼吸抑制作用,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9例医源性疑是环杓关节半脱位的临床分析及其防治策略   收藏
刘延军, 顾小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提高对围术期疑是环杓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意识和预防治疗。 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19例疑是围术期环杓关节半脱位患者的症状体征;找出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结果 在全麻后1~2天,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症状,经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或接受电子喉镜检查诊断为疑是环杓关节半脱位。有6例患者接受了环杓关节拨动术,其中2例患者接受2次拨动术,术后有4例患者声音嘶哑得到改善,另外2例患者则没有明显改善。其余13例被嘱咐多做发声练习,未行特殊治疗。结论 病史及电子喉镜检查可诊断疑是环杓关节半脱位,但确诊尚需喉肌电图检查。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关节复位术是该病首选治疗方法。另外,类固醇激素及消炎痛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切口周围组织中IL-1β参与尼古丁戒断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的研究   收藏
逯素芬, 于爱兰, 刘献文, 张宗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探讨切口周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尼古丁戒断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9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aïve组,n=6)、尼古丁戒断组(NT组)、切口痛组(IP组)和尼古丁戒断切口痛组(NT+IP组)。NT组、IP组和NT+IP组大鼠按术前2h、术后2h、24h、48h和72h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观察各组大鼠上述时间点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后爪水肿的变化;取大鼠术侧后爪切口周围皮肤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IL-1β含量。结果:与IP组比较,NT+IP组大鼠术后2h、24h、48h、72h MWT和TWL均降低(P<0.05),以术后48h降低最为显著(P<0.01)。与IP组比较,NT+IP组大鼠术后2h、24h、48h、72h术侧后爪水肿明显,以术后24h水肿最为显著(P<0.01)。与IP组各时间点比较,NT+IP组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切口周围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术前2h比较,NT+IP组大鼠切口周围组织中IL-1β水平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尼古丁戒断引起大鼠术后痛觉敏感性增高,局部水肿明显;IL-1β参与了尼古丁戒断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术中输注对患者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乳酸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张亮, 吴佐满, 范晓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评估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术中输注对患者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乳酸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或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ASA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Ⅰ级~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两组均以15 ml·kg-1h-1的速度输注500 ml液体后行麻醉诱导,诱导后以10 ml· kg-1h-1的速度维持2 h,之后以8 ml· 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输液前后测定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以及凝血功能,并监测输液前即刻、诱导前即刻、诱导后1 h、2 h和输液结束时即刻各时间点的血乳酸和血糖值。结果 两组患者输注相应液体后,谷丙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 (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 (albumin, ALB)、总胆红素 (total bilirubin, TBIL)、血尿素氮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和血肌酐 (serum creatinine, Cr) 与输液前相比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电解质方面,输液后两组Na+、K+、Cl-、Ca2+的浓度无显著变化,但试验组输液后Mg2+浓度较对照组高(0.8±0.2 mmol/L vs. 0.7±0.3 mmol/L, 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血糖均逐渐上升,术后又下降至输液前水平。两种液体输注后,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术中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乳酸及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并且相对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能更好的维持血镁水平。

Shikani喉镜经口不同径路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张辉, 刘鲲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研究视可尼(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左侧磨牙入路、正中入路和右侧磨牙入路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和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OS左侧磨牙入路组(SL组,30例)、正中入路组(SM组,32例)和右侧磨牙入路组(SR组,3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OS不同径路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和二重指数(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的变化,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右侧磨牙入路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较左侧磨牙入路明显延长。麻醉诱导后,三组患者的BP和RPP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较,气管插管后三组患者的BP、HR和RPP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较,三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HR明显升高,且HR增快持续时间为1~3 min。与SL组相比较,SR组气管插管后即刻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明显升高;与SM组相比较,SR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明显升高。观察期SBP和HR变化率大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在SL组分别为16.7%和46.7%,SM组分别为10%和50%,SR组分别为16.7%和33.3%,三组SBP大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开始后和气管插管完成后SBP和HR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采用SOS经口不同径路气管插管时,左侧磨牙入路经口气管插管操作的操作时间最短;左侧磨牙入路和正中入路可引起类似的血液动力学反应,而右侧磨牙入路可引起较为剧烈的血液动力学反应。

氯胺酮联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观察   收藏
张虓宇, 张成密, 赵璇, 王英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研究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在小儿日间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包皮环切术的患儿(1—6岁)200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复合生理盐水组(KS组),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组(KB组)。KS组患儿静脉给予氯胺酮2mg/kg复合生理盐水2ml行麻醉诱导,KB组患儿则给予氯胺酮2mg/kg复合2ml含有30μg/kg的布托啡诺,若患儿术中出现明显的体动反应,则静脉追加氯胺酮1mg/kg。记录呼吸、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术后CHEOPS疼痛评分(术后即刻、1、2、4、8、12、24小时)和镇静评分(术后15、30、60分钟)及氯胺酮用量。 结果 KB组的氯胺酮用量(42.2±12.9mg)较KS组(75.0±25.3mg)明显减少,且术后平均CHEOP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镇静评分显著较高,麻醉后复苏室内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 05),但并不延长出室时间,两组患儿的呼吸与血流动力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麻醉能够安全应用于小儿日间手术,减少大剂量氯胺酮所致的不良反应,又可以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与镇静作用,减少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鞘内注射外源性NGF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收藏
赵广翊, 赵柏松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11-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对利多卡因致脊髓神经毒性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和NGF治疗组(N组)两个大组,每大组分为P0、P1、P8三个不同时点的亚组,每组10只。S组:P0亚组:假手术组;P1亚组:损伤组,鞘内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20μl;P8亚组:NS 7d组 鞘内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20μl,连续7d鞘内注射NS,每次注射0.9%NS 20μl。N组:P0亚组:假手术组;P1亚组:损伤组,鞘内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20μl;P8亚组:NGF 7d治疗组 鞘内注射20%盐酸利多卡因20μl,连续7d鞘内注射NGF,每次注射NGF 20μl。连续评测两组中P8亚组大鼠的热痛阈值(tail-flick latency TFL)及运动功能评分(motor function MF),观察比较两组大鼠各亚组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S组大鼠P8亚组比较,在5~8d四个时点N组P8亚组的TFL最大效应比MEP %(Maximal effect proportion)和MF评分显著降低(P<0.05)。光镜病理改变:S组P8亚组后角白质广泛水肿、脊膜细胞大量增生、广泛的空泡变性;N组P8亚组见后角白质神经纤维水肿,脊膜细胞少量增生,空泡变性不明显。透射电镜病理改变:S组P8亚组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板层结构广泛肿胀疏松,无髓神经纤维模糊不清;N组P8亚组见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板层结构局部疏松,可见肿胀的无髓神经纤维。结论 鞘内注射NGF能够减轻局麻药引起的毒性损伤,改善脊髓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

病例析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甲状腺危象   收藏
张许霞, 赵勇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恶化时的严重表现。甲状腺危象的发生与感染、机体内环境改变、手术应激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生命,故应积极救治。报道一例甲亢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的分析,处理及转归。

综述
BIS监测与术后转归关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万红, 顾尔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使用脑电图数据监测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深度,其与患者术后转归的联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的 本文将对BIS监测与术后转归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 探究BIS监测与患者术后死亡率、术中知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术后谵妄之

依托咪酯诱导期肌阵挛预防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张昌盛, 米卫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具有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诱导与苏醒均较快的特点,但是其诱导之后的肌阵挛依然是麻醉医师所面临的挑战之一,目前已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目的 现就依托咪酯诱导期肌阵挛的预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内容 从肌阵挛的分级及机制和不同药物预先给药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趋向 苯二氮卓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肌肉松弛剂等多种不同药物预先给药均可对依托咪酯诱导后的肌阵挛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最佳药物及剂量函待进一步研究。

瑞芬太尼用于静脉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收藏
沈富毅, 徐振东, 刘志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随着医学模式向“舒适化医疗”的转变,分娩镇痛也逐渐成为趋势。目的:对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内容:介绍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的效果、分娩方式、安全性及其研究前景。趋向:目前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

DMT1介导的神经元铁蓄积在脑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中研究   收藏
王红柏, 王海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铁作为一种必需营养元素,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过程,缺铁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但是,近来大量研究证明铁在细胞内过量蓄积,会产生细胞毒性反应,损害细胞功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是一种以转运亚铁离子为主的膜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其在肠道非蛋白铁的吸收和细胞铁的摄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机体铁平衡代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调节因子。近来研究发现,当发生脑梗死时,哺乳动物神经元出现铁蓄积,而通过有效措施抑制DMT1功能,则神经元对铁的摄取减少,认知功能改善。因此,学者认为,哺乳动物大脑发生缺血性损伤后,DMT1表达增多,导致细胞内铁进一步增加,加重神经元损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降低哺乳动物的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DMT1介导的铁蓄积在脑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内容:本研究综述了铁的吸收和释放机制,DMT1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铁蓄积对脑缺血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趋向:探讨DMT1在脑缺血性损害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上减轻脑梗死导致的识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脊髓GRK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祁乐, 胡兴国, 刘功俭, 曾因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近年研究发现脊髓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 GRK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形成和维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的 对脊髓GRK2在NP中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理解NP产生和维持相关分子机制,为N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内容 分别描述了GRK2、脊髓GRK2与NP以及GRK2参与NP的可能机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趋势 鉴于脊髓GRK2在NP中的重要作用,GRK2将有可能为针对NP发病机制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线粒体和FOXO3a   收藏
赵琳, 戴琼艳, 张露, 段满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叉头框O类(FOXO)3a转录因子是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节者,也调控细胞生存或活性氧簇(ROS)生成。 目的 阐述FOXO3a激活对神经元线粒体呼吸作用的调控,进一步说明FOXO3a是细胞应激的信息整合因子和细胞稳态的主要调控因子。内容 本文讨论FOXO3a转录因子在调节细胞稳态中的作用,重点在线粒体完整性、形态和活性。在神经肿瘤细胞中,FOXO3a诱发ROS积聚,短暂性增加线粒体外膜通透性,这对FOXO3a诱发凋亡是关键的。细胞ROS水平受FOXOa靶因子BIM(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CL-XL(B-cell lymphoma-extra large )和生存素影响。这3个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并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呼吸和细胞ROS水平。FOXO3a激活BIM引起线粒体去极化,引起细胞呼吸和ROS产生短暂性降低。趋向 FOXO3a对线粒体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和解毒过程间动态平衡的调控,在神经元死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miR-210研究进展   收藏
张露, 戴琼燕, 赵琳, 段满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1):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体内重要的基因水平调节物质,它约能调控三分之一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组织细胞缺氧后体内众多miRNA水平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是miR-210。 目的 由于miR-210易受低氧调节,本篇综述主要讲述该miRNA在低氧下的生物化学功能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 内容 概述miR-210在线粒体代谢、血管生成、DNA修复和细胞存活等方面的作用。 趋向 为许多疾病如肿瘤等发掘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