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论著
热休克蛋白抑制剂格尔德霉素衍生物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收藏
董文文, 江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衍生物(17-dimethylaminoeth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17-DMAG)对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28只7周~9周的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对照组(CON组)、机械通气组(VEN组)、17-DMAG组和17-DMAG+机械通气组(17-DMAG+VEN组)。机械通气4 h后或CON组与17-DMAG组麻醉插管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数量变化以及肺组织湿/干重比(wet-to-dry weight ratio, W/D), 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的含量。 结果 BALF中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VEN组分别为(0.29±0.05) g/L和(2.84±0.55) 个/ml,与CON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17-DMAG+VEN组分别为(0.22±0.03) g/L和(1.99±0.44) 个/ml,与VEN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VEN组肺组织W/D(5.14±0.19)与CON组(4.65±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DMAG+VEN组肺组织W/D(4.79±0.14)与V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DMAG预处理能显著减轻通气诱导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机械通气4 h可诱导肺组织中IL-1β、TNF-α、HMGB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7-DMAG预处理可显著减轻机械通气诱导的HMGB1表达:17-DMAG+VEN组(15.4±3.0) mg/g与VEN组(18.9±2.5) m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7-DMAG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HMGB1的蛋白表达,减轻肺水肿,而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   收藏
徐桂萍, 杜宁, 刘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评价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时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大鼠左肺门,但不阻断;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组),采用阻断大鼠左肺门45 min后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鼠肺I/R模型;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pr+o组),吸入2.1%七氟烷30 min,洗脱10 min,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在恢复灌注同时吸入2.1%七氟烷30 min。于再灌注30、60 min和120 min时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其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et-to-dry weight ratio, W/D),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法行组织学检查,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表达水平, 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测定ACE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S组比较,Spr+o组和I/R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ACEmRNA及血浆ET-1、MD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pr+o组在再灌注30、60、120 min肺组织W/D明显下降[(4.74±0.14) vs (5.01±0.05),(4.96±0.07) vs (5.18±0.10),(5.31±0.11) vs (5.53±0.20)](P<0.05);肺组织ACE mRNA表达水平在再灌注30、60、120 min均明显下降[(0.49±0.08) vs (0.70±0.09),(0.66±0.05) vs (0.82±0.07),(0.77±0.04) vs (0.92±0.04)](P<0.05);血浆ET-1在各再灌注时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以再灌注120 min下降最为明显[(189±7) ng/L vs (280±13) ng/L](P<0.01);血浆MDA在各再灌注时点表达水平也均下降(P<0.05),以再灌注60 min下降最为明显[(3.69±0.17) μmol/L vs (5.01±0.14) μmol/L](P<0.01)。Spr+o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病理损伤与I/R组比较均有所减轻。 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减轻肺I/RI,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CE mRNA表达有关。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大鼠体外循环脑损伤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收藏
王洪乾, 姚国泉, 孙莹杰, 张铁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GM-l)对大鼠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脑损伤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7只,体重350 g~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组)、CPB对照组(阳性对照组,B组)、GM-1干预组(实验组,C组)。采用右颈静脉腔房引流、右颈动脉灌注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S组不建模型,穿刺后进行机械通气60 min,B组和C组进行CPB 60 min,其中C组转流液中加入GM-1(20 mg/kg) ,B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转流前(T0)、CPB转流即刻(T1)、CPB 15 min(T2)、CPB 45 min(T3)、CPB结束后1 h(T4)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及血气分析指标。CPB结束和S组机械通气后3 h时断头取脑组织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皮质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标记皮质神经元凋亡数;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蛋白的表达。 结果 B组和C组转流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气、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B组和C组皮质神经元损伤严重,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分别增加220%和147%, ERK1/2蛋白活性分别升高65%和41%(P<0.05);与B组比较,C组皮质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24%,ERK1/2蛋白活性降低15%(P<0.05)。 结论 GM-1对体外循环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仪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大肠癌手术应用的临床观察   收藏
解雅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仪(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therapy, GDT)对大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循环、组织灌注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65岁以下择期硬膜外复合全麻大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 TEE指导下GDT组(T组)和传统液体治疗组(C组)。麻醉后T 组根据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和纠正左室射血时间(correct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 LVETc)指导液体输入,C组按传统方法补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前(T2)、开腹探查(T3)、肿物切除(T4)、关腹(T5)和拔管后(T6)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的变化,各时点输液量、液体总量和尿量。分别在手术开始前、肿物切除后、术毕测定血清D-乳酸(lactic acid, LAC)含量,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住院天数及其他并发症。 结果 MAP、HR两组组内T2、T3较麻醉前(T1)降低(P<0.01),CVP组内比较,T2较T1增高(P<0.01);与T组比较,C组CVP在T4、T5、T6时点增高(P<0.01)。C组补液量在T3低于T组,T4、T5、T6高于T组(P<0.05),C组液体总量多于T组(P<0.01),尿量T组少于C组(P<0.05)。LAC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3.2±0.7)、(4.5±0.9) d]明显短于C组[(4.7±0.3)、(5.9±0.7) d](P<0.05),进流食时间T组[(2.84±0.14) d]早于C组[(3.95±0.72) d](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住院天数[30%、(11.3±2.3) d]高于T组[13%、(8.2±3.4) d](P<0.05)。 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肠癌手术中采用 GDT在合理输液和加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具有优势。

可弯曲喉罩、普通喉罩和双管喉罩用于全麻乳腺手术的临床研究   收藏
查鹏, 冯鲲鹏, 马艳辉, 张瑛, 刘广宇, 李艳英, 薛纪秀,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对可弯曲喉罩、普通喉罩以及双管喉罩用于全麻乳腺手术的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拟行全麻乳腺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7岁~77岁,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可弯曲喉罩组(A组)、普通喉罩组(B组)及双管喉罩组(C组)。常规麻醉诱导后,经口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喉罩置入前即刻、喉罩置入即刻及喉罩置入后1、2、3、5、10 min的心率(heart rate, HR)、血压(blood pressure, 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并发症。 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喉罩置入,一次置入成功率均高于90%,插管时间短(均<1 min)。麻醉诱导后,3组患者BIS均显著降低[A组(93±5) vs (39±7),B组(96±3) vs (39±9),C组(95±5) vs (39±9),P<0.05],A组BP显著降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34±13) mmHg vs (109±12) mmHg (1 mmHg=0.133 kPa),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77±10) mmHg vs (64±9) mmHg,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 MAP) (90±11) mmHg vs (74±9) mmHg,P<0.05],B组患者HR和BP均未显著降低,C组患者HR和BP均显著降低[HR (77±10) 次/min vs (68±9) 次/min,SBP (127±28) mmHg vs (107±15) mmHg,DBP (72±14) mmHg vs (58±11) mmHg,MAP (85±15) mmHg vs (70±10) mmHg,P<0.05]。在喉罩置入和拔除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期间,3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结论 普通喉罩、双管喉罩和可弯曲喉罩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够有效地减轻插管及拔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较之普通喉罩和双管喉罩,可弯曲喉罩可以降低插管及拔管并发症。

罗哌卡因-曲马多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收藏
曾思, 兰志勋, 范丹, 谢东篱, 牟玲, 蒋璐, 吴秀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骶管阻滞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曲马多,对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镇痛时间、疼痛评分、镇痛次数、睡眠质量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和单独应用曲马多、罗哌卡因能否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 方法 选取自2012年6月~2013年2月于我院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6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分级Ⅰ级,年龄1岁~6岁,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3组(每组22例):0.2%罗哌卡因 1 ml/kg组(L 组)、0.2%罗哌卡因1 ml/kg+曲马多1.5 mg/kg组(LT组)、0.9%氯化钠1 ml/kg+曲马多1.5 mg/kg组(T组)。麻醉维持均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观察并记录镇痛维持时间(骶管阻滞到术后第1次镇痛给药的时间),术毕患儿清醒1、2、4、6、12、24 h 三点疼痛评分,术后24 h镇痛次数,睡眠质量满意度评估,并发症等。 结果 镇痛时间比较,LT组(14.5±2.5) h比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3组疼痛评分在2 h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h到6 h T组与L组、L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与LT组、L组比较,术后24 h所需镇痛次数明显加(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L组为18%,而LT组、T组为0。3组患儿术毕清醒均未出现运动神经阻滞,呕吐次数也无明显增加。LT组100%的患儿父母对患儿术后24 h睡眠质量满意度为优和良。 结论 0.2%罗哌卡因1 ml/kg复合曲马多1.5 mg/kg骶管阻滞用于6岁以下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镇痛(14.5±2.5) h,并发症少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比较   收藏
李丹, 康宇, 陶岩, 朱成玉, 陈琦, 吴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岁~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B组于麻醉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5 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 mg/kg和氟比洛芬酯1 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总量以及副作用。 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患儿均为5%,C组为55%,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 (P<0.01);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 (P<0.01);A组和B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 结论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迟拔管时间。

光棒联合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收藏
张联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光棒联合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影响,评价光棒联合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喉镜组(A组)和光棒联合直接喉镜组(B组),每组40例。应用功谱分析法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5 min(T4)的HRV的总频(total frequency, TF)、高频(high frequency, HF)、低频(low frequency, LF)和LF/HF比率(LF/HF ratio, LF/HF),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te, HR)、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出现相关并发症例数。 结果 与T1时TF、LF[(795±167)、(265±87) ms2/HZ]比较,A组患者T2、T3时的TF[(1 825±207)、(1 692±198) ms2/HZ]、LF[(815±129)、(796±127) ms2/HZ]和LF/HF(4.6±0.9;4.2±0.6)明显增加,A组增加程度大于B组(P<0.05);A组相应时间点HR、SBP及DBP增加程度也明显大于B组(P<0.05);B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而插管时间及并发症显著低于A组(P<0.05)。 结论 光棒联合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HRV影响小、插管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插管方法。

坐位细针腰麻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收藏
管剑峰, 孙晶, 王学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坐位细针腰麻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急诊剖宫产术产妇4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坐位笔尖样细针腰麻组;B组,侧卧位笔尖 样细针腰麻组;C组,坐位普通斜面针腰麻组;D组,侧卧位普通斜面针腰麻组。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1.8 ml~2.2 ml (9 mg~11 mg)。术毕待麻醉平面消散至T10以下后,送回病房去枕平卧6 h,第1、2、3天及时随访。观察记录4组产妇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记录腰麻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麻醉操作时间、穿刺开始到切皮时间、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副作用。 结果 与B组和D组比较,A组和C组(即两组坐位与两组侧卧位比较)穿刺次数减少[B组(3.2±0.9)和D组(4.1±0.4),A组(1.1±0.5)和C组(1.2±0.6)]、穿刺成功率提高[B组(90%)和D组(92%),A组(100%)和C组(98%)]、穿刺时间缩短[B组(5.2±0.6) min和D组(4.1±0.9) min,A组(1.2±0.8) min和C组(2.1±0.7) min]、麻醉操作时间缩短[B组(7.1±0.5) min和D组(6.2±0.8) min,A组(3.4±0.7) min和C组(4.3±0.6) min]、从穿刺开始到切皮时间缩短[B组(15.2±6.3) min和D组(17.1±4.4) min,A组(10.4±0.5) min和C组(11.3±0.7) min](P<0.05)。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即两组细针与两组普通针比较)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C组(18%)和D组(20%),A组(8%)和B组(10%)]、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C组(10%)和D组(12%),A组(4%)和B组(5%)]、无术后头痛和腰痛发生[C组(3%)和D组(4%),A组(0)和B组(0)](P<0.05)。 结论 坐位细针腰麻,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穿刺次数少,成功率高,术中、术后副作用少。

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小儿术后镇痛调查   收藏
谭岚月, 黄焜, 左云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了解当今国内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儿童手术量较大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应用情况,为小儿术后镇痛在国内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对全国预计小儿麻醉年手术量超过1 000例的40家医院的麻醉科进行了问卷调查。31家医院完成调查,剔除年小儿手术量低于1 000例的4家,纳入27家医院进行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医院镇痛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小儿术后镇痛开展情况,如开展镇痛的年龄段、常用术后镇痛方式和药物、静脉镇痛泵配方、小儿术后镇痛存在的问题等。 结果 纳入分析的医院中88.9%开展了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开展1岁~3岁幼儿术后镇痛的占81.5%,1个月~12个月婴儿术后镇痛的占55.6%,新生儿术后镇痛仅有25.9%。超过80%的医院建立了小儿术后镇痛相关培训,并有个性化镇痛方案和疗效评估,但只有59.3%的医院安排有专门的小儿术后镇痛人员,22.2%设置了术后镇痛服务小组。所有开展小儿术后镇痛的医院均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只有25.9%医院开展硬膜外PCA方式镇痛。局麻药被广泛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包括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阿片类药物以舒芬太尼、芬太尼和曲马多为主,经常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的医院仅占29.6%,只有11.1%的医院经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结论 小儿术后镇痛工作在我国儿童手术较多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儿童医院已经普遍开展,但婴儿和新生儿的术后镇痛工作有待加强。有必要普及术后切口局麻药浸润,更多开展外周神经阻滞;普及副作用少又经济实用的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的使用,增加NSAIDs的用量,加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安全的监控。

病例析评
2例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致气管内肿物出血的处理   收藏
王翔, 刘保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报道2例术前无呼吸道梗阻症状的患者,行全麻气管插管引起气管内肿物出血的抢救。纤维支气管镜检是诊断气管内肿物的金标准。导管套囊封堵气管下段,头低位及时吸引气管内出血可有效减少两肺血液灌注,改善患者氧供和通气状况。

综述
缺血预处理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向的临床应用   收藏
陈莎莎, 孔海莹, 温小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在肝脏移植术及肝脏切除等相关手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影响手术的成败、术后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很多相关的实验研究I/RI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求解决或缓解该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 目的 综述国内外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在肝脏手术中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为预防肝脏I/RI提供临床新思维。 内容 就近5年关于肝脏IPC及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肝脏I/RI的保护作用进行阐述。 趋向 随着对肝脏IPC机制及临床应用的不断研究,将对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防治措施   收藏
龙彦宏, 周军, 王晓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是外科实践中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就肠I/R损伤产生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内容 针对肠I/R损伤机制(氧自由基、能量缺乏、细胞内Ca2+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异常凋亡)及其防御措施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趋向 肠I/R损伤是综合性原因引起,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防治肠I/R损伤。

消退素减轻肺部炎症的研究进展   收藏
王雅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适度的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机制,而炎症反应失控会导致组织损伤。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脂类介质消退素具有抗炎症、促进炎症消退的功能,对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肺损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均有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总结近些年研究消退素在肺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内容 介绍消退素的生成、分类及分子结构,总结消退素减轻肺部炎症的可能分子机制。 趋向 随着对消退素研究的深入,消退分子可能成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

围术期经颅多普勒超声提供的麻醉信息   收藏
张禹琦, 李玉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单深度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技术是脑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检查方法,具有实时、易操作、可连续监测等优点,可于麻醉过程中监测脑血流速度的改变、血栓的形成,并为术中脑保护提供信息。 目的 介绍近年TCD在围术期的应用及进展。 内容 综述不同手术围术期TCD可以提供的麻醉相关信息,如血流速度、脉搏节律变化、血管狭窄及血栓、判断颅内压等。 趋向 TCD用于围术期脑血流监测具有许多优势,其应用前景广阔。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围术期的合理应用   收藏
王建, 王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抗凝是重要的临床问题,目前传统抗凝药正逐渐被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取代。NOACs的优势包括可口服、起效迅速、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 目的 综述NOACs在围术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 概述NOACs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探讨其在围术期的合理应用。 趋向 NOACs应根据患者肾功能和具体手术操作在术前尽量停用适当的时间。

围术期循环容量监测的动态指标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王朔, 韩如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大量研究表明围术期加强循环容量监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蛳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T)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脉压差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V)、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 PVI)、PPV/SVV比值等动态指标可以预测容量反应性,指导患者容量治疗的能力优于静态指标。 目的 探讨动态参数指导容量治疗的可靠性和影响因素。 内容 动态指标易受潮气量、血管张力、体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患者心律失常、非机械通气时动态参数没有应用价值。另外,容量治疗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灌注和氧供,不能单纯依靠某一参数变化进行评价。因此,应结合患者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转归等综合判断。 趋向 动态指标对预测液体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对脑组织等灌注的评估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

光遗传学技术——疼痛研究的新利器   收藏
包萌萌, 王云, 谢芳, 岳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疼痛的感知过程包括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伤害性信号在脊髓背角的转导以及痛反应相关脑区的激活。在上述3个环节中,参与伤害性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回路仍不太清楚。 目的 综述新型光遗传学技术在疼痛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 光遗传学技术可用于在模式生物中鉴定疼痛相关基因、用于研究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与脊髓疼痛回路的联系、用于研究痛相关脑区的疼痛调控回路。 趋向 光遗传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区域神经细胞亚群的选择性激活,为探索疼痛在外周和中枢水平上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工具。

抵抗素样分子-α研究的新进展   收藏
刘桂林, 蒙臣, 张诗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抵抗素样分子-α(resistin-like molecule alpha, RELM-α)又称为FIZZ1(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 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分泌型细胞因子。研究表明RELM-α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的 通过综述的方式对RELM-α的生理作用和机制进行系统的阐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引导新的研究领域。 内容 基于目前RELM-α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总结了RELM-α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阐述了RELM?蛳α的作用机制。 趋向 RELM-α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目前关于RELM-α与肺相关疾病研究较多,其在其他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铁积聚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收藏
舒瑞辰, 张麟临, 王超, 王海云, 王国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2):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麻醉手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在老年人多见。脑内铁积聚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起始因素,通过诱发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神经元变性坏死。 目的 探讨铁积聚在POCD中的作用。 内容 描述脑内铁分布,铁代谢蛋白功能,铁积聚与神经退行性变的关系以及其在POCD中的研究进展。 趋向 铁积聚可能是引发POCD的重要机制,铁鳌合剂的神经保护作用有望为POC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