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综述 
论著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收藏
李继, 柯希建, 陈堃, 梅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10 )   HTML( 337 )     PDF( 459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对肾移植受体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体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0例,男女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5~80 kg,ASA分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5例):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QLB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手术侧QLB,注入0.375%罗哌卡因30 ml;C组不行QLB。两组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维持术后48 h内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舒芬太尼总用量、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2、4、6、12、24、48 h的静息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QLB组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QLB组术后48 h内PCIA舒芬太尼总用量降低、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两组补救镇痛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时点静息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可以减少肾移植受体手术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方法安全、有效。

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收藏
蔡朦朦, 葛建林, 缪娟娟, 宋杰, 杜伯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1 )   HTML( 322 )     PDF( 405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与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TAPB组和QLB组。术后患者清醒并拔除气管导管后分别行TAPB和QLB,两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瑞芬太尼消耗量及使用阿托品的患者例数;观察两组冷感觉消失的平面;记录术后0~6 h、6~12 h、12~24 h及24~48 h PCIA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瑞芬太尼消耗量及使用阿托品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多数患者冷感觉消失的平面在T10~L1,QLB组多数患者冷感觉消失的平面在T7~L1;与TAPB组比较,QLB组患者术后0~6 h、6~12 h和12~24 h 时段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B相比,QLB可以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且镇痛持续时间更长。

多模式镇痛方案下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比较   收藏
孔德华, 孔宪刚, 王 昆, 尤培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0 )   HTML( 328 )     PDF( 396 )

目的 比较多模式镇痛方案下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在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 方法 择期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周>37周),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QLB组和TAPB组。两组均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术毕超声引导下QLB组行双侧QLB,TAPB组行双侧TAPB,两组每侧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两组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评分。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累积用量、镇痛补救率、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排气、普通饮食、坐起、站立、下床行走的首次时间和初乳时间。 结果 QLB组术后24、48 h静息及术后8、12、24、48 h运动状态NRS评分明显低于TAPB组(P<0.05)。QLB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长于TAPB组,术后24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累积用量明显少于TAPB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TAPB组(P均<0.05)。QLB组术后首次下床行走时间及初乳时间明显短于TAPB组(P<0.05)。两组在镇痛补救率、术后24 h内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普通饮食时间、首次坐起时间、首次站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QLB作为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一部分比TAPB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但是否比TAPB更有助于产妇术后快速康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指导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后镇静   收藏
陈爱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0 )   HTML( 319 )     PDF( 340 )

目的 探讨BIS在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后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区间。 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BIS与Ramsay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术后镇静监测的BIS最佳区间。再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SPR术后镇静时将BIS值维持在55~72,对照组将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静情况(镇静不足、镇静满意、镇静过度的占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肺炎、谵妄)。 结果 脑瘫患儿SPR术后的BIS值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23,P<0.01),BIS最佳数值区间为55~72。观察组镇静过度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P<0.05)。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肺炎、谵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瘫患儿SPR术后的BIS最佳区间为55~72,术后镇静过程中将BIS控制在该区间有利于降低镇静过度发生率。

术前熵指数与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李敏, 陈明, 彭璐, 颜学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0 )   HTML( 315 )     PDF( 351 )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熵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71例,在术前测定所有患者的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 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 SE)。术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较轻组(M组,47例,NIHSS≤15分)和病情较重组(S组,24例,15分

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收藏
李静, 赵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0 )   HTML( 319 )     PDF( 373 )

目的 研究确定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costoclavicular space, CCS)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行手掌骨折手术患者4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CCS臂丛神经阻滞。采用序贯法开始试验,以22 ml为总量,第1例患者起始浓度为0.33%,相邻容量梯度变化为0.02%。给药30 min后测定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感觉评分2级、运动评分2级以上,视为上一例患者有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下降一级;若无效,下一例患者药物浓度上升一级,获得7个拐点研究结束。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用于手掌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的EC50及其95%CI。 结果 40例患者中22例(55%)阻滞成功,罗哌卡因EC50为0.23%(95%CI 0.21%~0.26%)。 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掌骨折患者时罗哌卡因EC50为0.23% 。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小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镇静的可行性分析   收藏
贾苗, 齐敦益, 吴小乐, 张奉超, 范从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1 )   HTML( 323 )     PDF( 374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用于小儿行MRI检查镇静更为有效、安全的给药方式。 方法 选择行MRI检查的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组(V组)和右美托咪定鼻腔滴入组(N组)。V组患儿静脉泵注2 μg/kg Dex,维持15 min,N组患儿双侧鼻腔交替滴入3 μg/kg Dex,维持1 min。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T0)、用药后15 min(T1)、入睡后进入MRI检查室前(T2)、进入MRI检查室后15 min(T3)、检查结束入苏醒室时(T4)、苏醒即刻(T5)时患儿的心率、MAP、SpO2,记录两组患儿入睡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10、20、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及父母满意度。 结果 与T0比较, V组T2、T3、T4时心率下降(P<0.05);N组各时点间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组比较,N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延长(P<0.05);两组患儿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 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儿父母满意度高于V组(P<0.05)。 结论 鼻腔滴入3 μg/kg Dex在给药30 min后镇静评分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父母满意度高,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MRI检查前的镇静,但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相对较长。

右美托咪定对NR8383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表型转化的影响   收藏
吴梦溪, 高顺恒, 徐晶晶, 王志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1 )     PDF( 392 )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表型转化的影响。 方法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培养于含20%热灭活胎牛血清的F‑12K培养基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组),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于常规培养箱中;缺氧/复氧组(H/R组),在三气培养箱中缺氧6 h后,置于常规培养箱中复氧6 h;右美托咪定组(D+H/R组,按右美托咪定终浓度不同分为D0.1+H/R组、D1+H/R组、D10+H/R组),在含0.1、1.0 μmol/L或10.0 μmol/L右美托咪定的培养液中孵育1 h后,更换完全培养基进行缺氧/复氧(每组设置6个复孔)。于复氧6 h后,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2、干扰素(interferon, IF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 Mcp1)、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IL‑10、几丁质酶3样蛋白3(chitinase 3‑like protein‑3, Chi3l3)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与Arg1。 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4组上清液LDH活性升高,H/R组、D0.1+H/R组和D1+H/R组细胞活力降低,H/R组、D0.1+H/R组SOD活性降低(P<0.05);与H/R组比较,D1+H/R组和D10+H/R组细胞活力增高,D1+H/R组SOD活性增高,D1+H/R组和D10+H/R组上清液LDH活性降低(P<0.05)。与C组比较,H/R组NOS2、IFN、Mcp1、Chi3l3和IL‑10的基因表达上调,D+H/R组Mcp1、Arg1、IL‑10和Chi3l3的基因表达上调(P<0.05);与H/R组比较,D+H/R组NOS2、Mcp1和IFN的mRNA表达下调,Arg1和IL‑10的mRNA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H/R组和D+H/R组细胞Arg1和iNOS荧光表达均明显增强,提示Arg1和iNOS表达均增加;与H/R组比较,D+H/R组的Arg1荧光表达较H/R组更强,而iNOS荧光表达减弱,提示D+H/R组的Arg1的表达增加。 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与促进细胞向M2型极化有关。

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术后输血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薄晗, 朱慧杰, 汪文文, 许碧云, 马正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1 )   HTML( 322 )     PDF( 366 )

目的 筛选行单侧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输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5月于南京鼓楼医院择期行单侧髋关节手术且年龄≥65岁的患者959例。收集患者基本情况、并存疾病、手术类型、术中用药、术中监测、术后输血等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以识别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共109例(11.4%)患者术后输血。术前贫血(P<0.01)、翻修手术(P=0.01)、术中失血量≥6.67 ml/kg(P<0.05)是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使用氨甲环酸(P<0.01)、术中体温监测(P=0.027)则是保护因素。 结论 积极纠正患者术前贫血,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关注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可能有效减少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输血的发生,从而避免或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应用   收藏
崔明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4 )     PDF( 395 )

目的 观察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 PNGB)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前住院期间早期镇痛效果,为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镇痛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 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PNGB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神经阻滞前(T0)的静息VAS评分,神经阻滞后10 min(T1)、神经阻滞后20 min(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和神经阻滞后24 h(T4)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T1~T4时被动屈髋角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T1~T4时静息VAS评分低于T0(P<0.05);与FICB组比较,PNGB组在T1~T4时静息和运动VAS评分降低(P<0.05),T1~T3时被动屈髋角度增加(P<0.05)。 结论 PNGB可以快速减轻髋关节骨折患者早期动态疼痛,优化镇痛模式。

综述
呼出气冷凝液收集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赵露林, 宋杰, 姚雷, 杜伯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9 )     PDF( 358 )

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EBC)生化指标检测是一种反映下呼吸道生化状态的新方法,可用于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又称为生化肺功能。文章总结了临床中常用的EBC收集装置,包括呈规模化的商业化收集装置(如R‑Tube、EcoScreen、TURBO‑DECCS、ANACON)以及自制的EBC收集装置;EBC常用的检测指标,如NO及其衍生物、花生四烯酸衍生物、H2O2、细胞因子、pH值等;EBC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以及EBC收集的影响因素。EB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评价肺功能指标的检测技术,因其无创、简便等优点,有望成为肺功能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机械通气期间肺功能保护提供新的监测方法。

超敏肌钙蛋白T在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收藏
饶正欢, 张俊峰, 江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1 )     PDF( 370 )

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MINS)与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短期病死率等密切相关,但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检查敏感度或特异性不高,易延迟诊断甚至误诊,早期诊断MINS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通过介绍MIN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提高对MINS的重视,尽早发现和诊断MINS,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文章对MINS的研究进展和超敏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在MINS的诊断及其预后预测价值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hs‑cTnT在MINS诊断及其预后预测价值将被进一步关注及研究,并将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及时、可靠、可信的检测结果,为减少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提供更多的指导意义。

微小RNA与端粒酶逆转录酶在麻醉药影响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收藏
王心怡, 王海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5 )   HTML( 320 )     PDF( 383 )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非编码小RNA分子,可通过调控脑中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关于麻醉药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节麻醉药相关的认知障碍,但麻醉药对TERT的活性、表达水平的调节及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miRNA可靶向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与NF‑κB信号分子调节中枢神经系统TERT水平与活性,且当前研究发现麻醉药调控miRNA亦经相关通路影响认知功能,综上分析可对麻醉药影响认知功能中TERT的存在意义与内在调节机制提出一种新想法,TERT活性信号通路受麻醉药与miRNA调节可能为探寻麻醉药调控TERT介导神经元凋亡的研究带来新想法。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收藏
王芳, 钱玥, 夏天娇, 马正良, 顾小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4 )   HTML( 321 )     PDF( 412 )

血糖异常是围手术期患者常发生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与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有着紧密联系。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事件(包括高血糖与低血糖的发生)会增加POCD的风险。高血糖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神经炎症反应、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氧化应激等机制所造成的。预防血糖升高是降低POCD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最佳水平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另外,为避免静脉输注胰岛素引发的低血糖对认知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使用鼻内滴注胰岛素不仅不会改变外周血糖水平,而且被证实可以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剖宫产麻醉期间低血压的防治进展   收藏
周仁龙, 王珊娟, 杭燕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6 )   HTML( 331 )     PDF( 426 )

低血压是剖宫产麻醉期间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均不能完全避免围手术期发生低血压,而低血压本身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同时,体位的改变、手术操作以及缩宫素的使用,对于血压的波动也有影响。针对这些因素,文章比较分析了输液、升压药物、体位对于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的优缺点,希望为临床防治剖宫产期间低血压提供一些思路。

丙泊酚对长时程增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申艺玮, 薛心雨, 吕海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2 )     PDF( 351 )

丙泊酚具有起效迅速、恢复时间短、恢复完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重症患者的镇静。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是发生在神经元信息传输中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目前被普遍视为构成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机制之一。研究证实丙泊酚会对LTP产生损害,从而影响记忆功能。文章主要针对近年来丙泊酚影响LTP的可能机制这一研究热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丙泊酚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肺部超声在围手术期肺不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刘淑芳, 田首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6 )     PDF( 432 )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 LU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床旁成像方式,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围手术期发生的肺不张与低氧血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密切相关,快速准确的评估至关重要。LUS无创、无辐射且易于使用,便于动态观察追踪患者的病变情况,可用于围手术期发现并诊断肺不张。文章主要描述LUS在围手术期肺不张检测中的应用及LUS评估肺不张的方法,作为评估肺不张的一种有效手段,LUS有助于及时调整通气策略,优化机械通气参数,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协助麻醉医师诊治低氧血症。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收藏
郭旭, 谢宇颖, 戚思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1 )   HTML( 328 )     PDF( 520 )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 PNGB)是一种全新的神经阻滞方法。目前PNGB已被应用于髋关节及下肢的麻醉与镇痛。作者检索了大量关于PNGB技术的文献资料,介绍了PNGB技术的起源、神经解剖学基础、超声引导下PNGB技术、PNGB在临床中的应用及PNGB对比传统下肢神经阻滞技术的优缺点。PNGB由于阻滞神经全面、操作简单、不影响患者的肌力和康复时间,因此具有广阔的临床发展空间。然而,PNGB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阻滞技术却很少被我们了解。文章将从以上内容对PNGB进行综述。

催产素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收藏
周睿, 钱金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2 )   HTML( 328 )     PDF( 358 )

催产素(oxytocin, OT)是一种由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合成分泌并储存在神经垂体的生殖系统激素。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无论是内源性OT还是外源性OT,缺血/再灌注前还是缺血/再灌注后给药,均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OT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强对缺血的耐受性,作用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mitochondrial adenosine triphosphat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 mitoKATP)减轻细胞内钙超载,通过减少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增加抗氧化物含量等方式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细胞聚集与炎症因子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保护性分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等发挥抗I/RI效应。OT作为一种“老”激素,其心脏保护的“新”角色值得进一步研究。

储存红细胞保护的研究进展   收藏
贾豫, 王海英, 芶大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7): 0-0.  
摘要( 3 )   HTML( 327 )     PDF( 381 )

红细胞输注是临床输血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挽救生命和液体复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重度贫血、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创伤的患者,在医疗应急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现在的保存方法延长了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提高了保存质量,但随着红细胞体外储存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引起其生理、生化以及形态学相应的改变,导致输血产生不良后果。如何提高红细胞保存质量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储存红细胞保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