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8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综述 
论著
全凭静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病率影响的研究   收藏
李鹏, 李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3 )   HTML( 372 )     PDF( 480 )

目的:开胸手术是麻醉科常见手术。然而,关于麻醉类型对慢性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影响(chronic post-thoracotomy pain syndrome,CPTS)的研究却极少。因此我们对全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后CPTS的发病率进行了比较。方法:将患者(n = 366)随机分为两组:I组(n = 173)接受全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TIVA),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第二组(n = 170)接受七氟醚吸入麻醉。使用数值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对术后第1、3和5天的急性疼痛以及第3个月、第6个月的CPTS发病率进行评估。结果:在3个月(38.2%对56.5%,P = 0.001)和6个月(33.5%对50.6%,P = 0.002)这两个时段,接受全静脉麻醉的患者比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CPTS患病率明显降低。此外,在全静脉麻醉组中,在3个月(P = 0.021)和6个月(P = 0.032)时,患者触摸类疼痛明显较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然而,急性疼痛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结论:使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全静脉麻醉在3个月和6个月时可降低CPTS的发病率。

SIRT1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   收藏
徐桂萍, 赵萱, 付鹃, 何虹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1 )   HTML( 356 )     PDF( 423 )

目的 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l)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对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6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组),白藜芦醇+ex527组(RE组),每组15只。R组、RE组于术前7d腹腔注射RSV 15mg/Kg,连续7d,1d/次;S组与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RE组于缺血前15min尾静脉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1μ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120 min制备MI/RI模型。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缺血前(T1)、再灌后120min(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再灌注120min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随后处死大鼠摘取心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检测大鼠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病理学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amutase,SOD)活性,PCR法检测心肌SIRT1,Nrf2,HO-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心肌SIRT1,Nrf2,HO-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I/R组、R组、RE组各组内缺血前(T1时刻)基础值HR、 MAP和 RPP比较,灌注后(T2时刻)HR、 MAP和RPP降低(P< 0.05);与灌注后I/R组比较,R组HR、MAP和RPP增高 (P<0.05);与灌注后R组比较,RE组HR 、MAP和RPP降低(P<0.05);与S组比较,I/R组、R组、RE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CK-MB、LDH水平增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SIRT1,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R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CK-MB、LDH水平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心肌组织SIRT1,Nrf2,HO-1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R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RE组心肌梗死体积增加,血清CK-MB、LDH活性水平增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SIRT1,Nrf2, 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 结论 RSV减轻MI/RI的机制与激活SIRT1的表达进一步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有关。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收藏
王辉, 嵇富海, 孟晓文, 彭科, 张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1 )   HTML( 356 )     PDF( 413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时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230-27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缺血/再灌注组(D+I/R组)。本实验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结再灌注6h的方法构建MI/RI模型。Dex经右侧颈内静脉泵注,先以1μg‧kg-1‧h-1泵注10min,再以0.7μg‧kg-1‧h-1泵注15min。通过伊文氏蓝(Evans Blue)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 及炎性因子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GRP78、CHOP、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P<0.05),GRP78、CHOP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β、IL-6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GRP78、CHOP、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I/R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Dex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大鼠MI/RI时的内质网应激,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能量激光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收藏
姚辉, 刘尧, 陈立平, 申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5 )     PDF( 406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ultrasound-guided stellate ganglion block,U-SGB)联合高能量激光(high intensity laser therapy,HILT)对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确诊为头面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每组40例。A组在营养神经、口服止痛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U-SGB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HILT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疼痛NR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焦虑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NRS评分、PSQI评分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病人在治疗后1月和2月的NRS评分及治疗后1月、2月和3月的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时,B组治疗后1月时焦虑和抑郁评分也较A组显著降低,且B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能量激光治疗老年头面部PHN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啶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谵妄的效果及其对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收藏
任广民, 张纵横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38 )     PDF( 406 )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啶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术后预防谵妄、躁动不安的效果,并分析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男性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84)。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舒芬太尼、丙泊酚PICA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啶PICA镇静治疗。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镇静情况;谵妄评定法(CAM)评估患者手术当日及术后第 1、2、3 天谵妄发生情况,同时ELISA测定血清中相关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8、12、24 h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术后12 h两组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Ramesay 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8、12 h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Ramesay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内谵妄总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T和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生殖激素FSH及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较术后24 h 明显升高(P0.05)。结论 TURP术后采用右美咪啶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谵妄与躁动不安的发生,从而间接促进性腺功能尽快恢复,帮助早日康复。

洗涤式血液回收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收藏
田亮, 张杰 , 张鹏, 吕倩茹, 李朝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3 )   HTML( 343 )     PDF( 387 )

目的 拟评价洗涤式血液回收用于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并在术前经超声或MRI明确诊断为前置胎盘的产妇。依据术中是否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 group, I组)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 C组),其中I组40例,C组41例。I组产妇于术前准备全自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C组产妇术中不使用洗涤式血液回收,若满足输血指征则输注异体血。回顾产妇年龄、血常规、凝血相关指标等术前资料;术中出血量、异体血制品输注情况等术中资料及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术后资料。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产妇术中平均自体血回输量为(350.1±88.3)mL。I组、C组分别有16名、35名产妇输注异体RBC,I组产妇异体RBC输注率、RBC输注量明显低于C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FFP输注率、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术后Hb、RBC、PLT较同组术前均明显降低,而术后PT、APTT、FIB、TT较同组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Hb、RBC、PLT及PT、APTT、FIB、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PPH、切口感染、盆腔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而言,洗涤式血液回收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异体输血率及异体输血量,并且不增加产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但明显增加产妇输血相关费用。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收藏
黄晶晶, 孟香弟, 王涛, 陈秀侠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2 )   HTML( 352 )     PDF( 408 )

目的 探讨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S组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SGB,C组不行SGB。术前1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表(PSQI)评估患者近一月的睡眠,术后第二天采用阿森斯睡眠评估量表(AIS)对患者术后首夜睡眠进行评分;采用智能手环监测患者术后首夜深睡眠时长、睡眠总时长。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 PSQ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患者术后首夜总睡眠时间为(282.40±86.99)min,显著高于C组的(233.03±85.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易醒、总睡眠时间、总体睡眠质量和白天身体功能的影响率分别为53.3%、50.0%、46.7%、46.7%,显著低于C组的80.0%、80.0%、73.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延长术后首夜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爆发痛的疗效观察   收藏
朱海萌, 张洁, 吴一珍, 沙甜甜, 张邓新, 宗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2 )     PDF( 382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皮下自控镇痛用于癌性爆发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癌性爆发痛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C组)、吗啡组(25例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25例D组)。C组给予盐吗啡片口服控制爆发痛;M组给予吗啡皮下自控控制爆发痛;D组给予吗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皮下自控控制爆发痛。记录每天口服吗啡等效剂量(Oral Morphine Equivalent,OME)、每天背景疼痛NRS评分、爆发痛发作时NRS评分、爆发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及10天和20天EORTC 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及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结果:20天时3组基础镇痛药物OME增加明显,C组与M组及D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D组爆发痛NRS评分相比M组与C组显著降低,P0.05。D组爆发痛缓解时间相比M组与C组显著缩短,P0.05。D组抑郁评分相比M组与C组显著改善,P0.05。并发症发生率D组相比M组与C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吗啡皮下自控镇痛可以更快速缓解癌性爆发痛,降低基础镇痛药物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收藏
晏明, 张玉凤, 崔恩惠, 丁松, 张浩, 孙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6 )     PDF( 412 )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速度、阻滞质量和副作用等方面的价值。 方法 选取要求行分娩镇痛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662例,随机分配到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组(combined spinal epidural,CSE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组(dural puncture epidural,DPE组)和硬膜外组(epidural,EP组)。给药后前20分钟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疼痛NRS(numeric rating scales)评分,以患者到达NRS评分≤1的时间为主要指标。次要结果包括第一产程整体疼痛评分及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阻滞的质量、母体不良反应、子宫收缩情况、胎心变化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 结果 CSE组到达NPR≤1的速度快于DPE组(P0.05);DPE达到NPR≤1的速度快于EP组(P0.05)。三组达到NPR≤1的时间分别为,CSE组 2(2-6)min,DPE组10(6-12)min,EP组12(10-18)min。与EP组比较,DPE组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NRS2)降低,在20min时双侧S2阻滞、非对称性阻滞及医生补充干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CSE组比较,DPE组Bromage运动评分≥1、瘙痒、低血压、宫缩过频、胎心减速和医生补充干预的发生率降低(P0.05)。 结论 硬膜穿破硬膜外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氯胺酮雾化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研究   收藏
徐巧芳, 卞清明, 刘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1 )   HTML( 343 )     PDF( 388 )

目的 观察氯胺酮压缩雾化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及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200例ASA I–II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氯胺酮组:全身麻醉诱导时先用压缩雾化装置吸入氯胺酮0.25mg.kg-1;右美托咪定组:全麻诱导时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µg.kg-1.10min-1;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组:全麻诱导时先压缩雾化吸入氯胺酮0.25mg.kg-1 ,同时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µg.kg-1.10min-1;对照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4ml,并静脉泵注与右美托咪定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给药结束5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µg.kg-1.5sec-1,观察并记录2分钟内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射的情况;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 、预给药结束5min后(T1) 、气管插管前(T2) 、气管插管后(T3) 、气管插管后1 min (T4)、 气管插管后3 min (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联合应用组中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联合应用组呛咳发生率低于氯胺酮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与对照组及氯胺酮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联合应用组于T3-T5时间点的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应用氯胺酮雾化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可更有效地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且能减轻气管插管反应。

综述
非依赖肺通气应用现状及进展   收藏
施伶俐, 袁开明, 齐良, 杨云, 连庆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2 )   HTML( 339 )     PDF( 443 )

胸科手术中,为了便于术野暴露,往往常规使用单肺通气。众所周知,单肺通气是把双刃剑,在便于手术操作的同时又会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不同程度肺损伤。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是麻醉医生的困惑,特别在患者单肺代偿能力有限情况下,矛盾尤为突出。笔者认为非依赖肺通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个解决方案。非依赖肺通气,即给予依赖肺通气的同时,非依赖肺给予适当潮气量,通过降低吸入氧浓度,改善通气血流比等以达到减轻肺损伤的目的。非依赖肺通气常应用在ICU中,作为某些特殊肺部疾病的补救治疗方案。本文将探讨单肺通气肺损伤相关机制以及非依赖肺通气作为保护性肺隔离通气的一种解决方案的原理、优势和应用前景。

TRPA1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刘蔷薇, 杨伟宏, 聂霄月, 徐龙河, 张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3 )     PDF( 415 )

疼痛经历是困扰人们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近年来报道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TRPs)中的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锚蛋白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ubfamily A,member 1,TRPA1)通道参与温度、化学、机械刺激等引起的不同类型疼痛反应,并且通过多种路径发挥作用。本文探讨TRPA1参与疼痛作用机制,对目前关于TRPA1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新的镇痛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自噬在疼痛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顾喜燕, 于泳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39 )     PDF( 412 )

感受疼痛是神经系统一个复杂的功能,其具体调节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的高度调节的“自我清理”过程,近来被发现与多种疼痛现象相关,可能成为神经系统疼痛调节的新靶点。现将自噬与疼痛的相关报导整理如下,以期为理清自噬在疼痛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神经电生理和漫射光学在脊髓监测中的应用   收藏
俞美荣, 刘晓媛, 韩如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2 )     PDF( 393 )

背景 脊髓损伤可使患者致残,降低预期寿命与生活质量,并且也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脊髓功能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损伤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有效降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 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神经电生理和漫射光学在脊髓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内容 目前最常用的脊髓功能监测手段是神经电生理监测,漫射光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在脊髓监测中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趋向 漫射光学在脊髓监测中应用会越来越普遍。

人工智能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   收藏
杜唯佳, 徐振东, 刘志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0 )   HTML( 341 )     PDF( 468 )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辅助临床诊疗和数据分析。本文旨在对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尤其是麻醉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行综述。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是这项新兴技术作为麻醉学科的辅助工具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儿童气管插管深度的研究进展   收藏
闫学美, 孙凯, 严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3 )   HTML( 345 )     PDF( 441 )

在儿童的重症救治中,气道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气管插管可以挽救生命。儿童气道变异较大,氧储备较低,合适的导管深度尤为关键,导管放置过浅会导致声带损伤,意外拔管,低氧血症甚至死亡;放置过深(即支气管内)可能导致肺不张或创伤性肺损伤。本文阐述了儿童气道的特点及导管深度的定义,基于国内外有关儿童气管插管深度的研究现状,归纳了不同导管深度定位法的特点。总结了当前确定导管深度的新方法,分析了新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缺点,并对超声定位导管深度的方法进行展望。

NLRP3炎症小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收藏
任晋璇, 郁丽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3 )   HTML( 344 )     PDF( 412 )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目前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因病因多变、症状复杂,当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NMDA拮抗剂和阿片类镇痛药等,均致疼痛缓解的效果不佳,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新治疗策略的研发成为重中之重。炎症小体,其中最典型的是NLRP3,作为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可激活caspase-1及IL-1β,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大量研究已证明NLRP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近几年NLRP3炎症小体在不同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NLPR3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缓解的新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向岑, 王海英, 魏义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3 )   HTML( 337 )     PDF( 392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已证实缺血预处理(IPC)有明确的心肌保护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线粒体是心肌细胞生成ATP的主要场所,在维持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和离子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量衰竭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被认为是MIRI的主要原因,IPC归根结底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能量代谢发挥心肌保护的效应,因此线粒体是目前研究IPC抗MIRI的主要细胞器。随着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的实验方法被用于研究IPC心肌保护的线粒体机制。这里主要介绍IPC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离子通道、蛋白质、自噬),以及线粒体相关的基因机制。

腹腔筋膜间隙解剖与相关区域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吴泽昊, 王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8): 0-0.  
摘要( 1 )   HTML( 359 )     PDF( 507 )

筋膜平面阻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传统外周神经阻滞不同,筋膜平面阻滞不要求看清楚目标神经,只需了解筋膜的解剖,即可预测阻滞效果。为了明确腹腔筋膜间隙的解剖和胸腹部筋膜平面液体的流通关系,从而精确地把握药液扩散和阻滞平面与范围,获得良好镇痛及避免危险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腹腔筋膜间隙解剖和液体流通关系及相关筋膜平面阻滞技术进行了综述。利用好筋膜联通关系能扩大相关区域麻醉技术的发展范围,未来需要更多麻醉医师去探索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及解剖层次。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