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综述 
论著
纳洛酮对CCI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脊髓后角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收藏
罗炜, 张双银, 廖明霞, 白武民, 王迎斌, 王翠芳, 陈昊, 刘义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8 )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抗伤害效应及其对脊髓后角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00g~250g,建立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依不同治疗用药分为4组,纳洛酮治疗组24只,其余各组每组8只:假手术+生理盐水治疗组(Sham+Saline Group,Sham-S);CCI+生理盐水治疗组(CCI+ Saline Group,CCI-S);CCI+纳洛酮治疗组(CCI+ Naloxone Group,CCI-N);CCI+吗啡治疗组(CCI+ Morphine Group,CCI-M)。术前用von Frey测试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PWT)。术后第7天开始给予治疗,至术后第14天,共计8天。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mL ,纳洛酮10mg•kg−1(容量1 mL),吗啡10 mg•kg−1(容量1 mL)。于术后第1、3、5天及7、9、11、13、14天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前后用von Frey测定PWT值。纳洛酮治疗组于7、9、11、14天注射药物之后12h各取4只大鼠处死,取L3–L5脊髓后角组织Western blot检测阿片受体表达。结果:CCI成功诱导了大鼠同侧后爪痛觉过敏。CCI术后7d开始给予不同治疗,生理盐水治疗没有改变CCI大鼠同侧的机械痛敏阈值,而纳洛酮与吗啡治疗均产生了明显的抗伤害效应,治疗的时间-效应曲线下面积(AUC),CCI-N组、CCI-M组与CCI-S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I-N组与CCI-M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1d、14d脊髓后角δ阿片受体(DOR)表达较术后7d明显增高。而纳洛酮对CCI大鼠脊髓后角μ(MOR)、κ(KOR)受体表达无影响,β-actin(50kD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CCI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的抗伤害效应,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脊髓后角阿片受体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功能状态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后处理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收藏
崔昕龙, 王世玉, 薛富善, 杨桂珍, 李慧娴, 刘亚洋, 廖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68 )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抑制在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C组)、PNU282987后处理组(P组)、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L组)、联合应用PNU282987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P+L组)。再灌注120 min 时采集心肌标本,采用线粒体钙离子保留能力(calcium retention capacity, CRC)检测MPTP功能,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Q-PCR)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P组、L组、P+L组线粒体CRC明显增强;与P组和L组相比,P+L组线粒体CRC明显增强。与C组相比,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 mRNA表达在P组、L组和P+L组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增高;与P组和L组相比,心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 mRNA表达在P+L组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增高。 结论 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均可通过增加MPTP开放阈值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而且者联合应用两种干预措施可获得增强的MPTP开放和细胞凋亡抑制作用。

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改变中的作用   收藏
任峰, 魏海婷, 刘琳琳, 郭继锋, 陈永清, 卜少卿, 谢薇薇, 吕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65 )

目的 探讨MyD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NF-κB(Nuclear Factor-κB)信号通路在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0月龄,体重550-750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n=15),分别为对照组(C组),七氟醚处理组(S组)以及ST2825+七氟醚处理组(IS组)。S和IS组大鼠吸入4%七氟醚6 h,C组仅吸入空气-氧气混合气体;IS组大鼠在七氟醚处理前行侧脑室注射MyD88抑制剂 ST2825,C组和S组仅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及旷场试验评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采用凝胶迁移实验法测定海马组织中NF-κB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Aβ42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S组在七氟醚麻醉后2-4天逃避潜伏期延长,跨格次数和直立次数减少,中央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增加,Aβ42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S组比较,IS组七氟醚麻醉后2-4天逃避潜伏期缩短,跨格次数和直立次数增加,中央停留时间缩短,神经元NF-κB活性降低,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降低,Aβ4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麻醉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海马中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收藏
孙艳霞, 宋晓丽, 柴芳, 凌丽君, 杨彬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7 )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疼痛、胃肠功能康复及血清中IL-6、IL-8及IL-1ra水平的影响。 方法:80名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组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组(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1.5mg/kg的利多卡因,随后以2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为对照组(诱导及术中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麻醉方法及多模式镇痛采用标准化方案。本研究的首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 VAS),0-10cm]、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同时测量48小时内不同时点的血清中IL-6、IL-8及IL-1ra的水平。 结果:71例患者完成实验方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术后2小时疼痛评分(利多卡因组3.01±0.65cm vs. 对照组4.27±0.58cm, p=0.01),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利多卡因组 3.38±0.42cm vs. 对照组 4.22±0.67cm, p=0.01);利多卡因显著降低术后24小时的芬太尼使用量(利多卡因组98.27±16.33µg vs. 对照组 187.49±19.76µg, p=0.005);利多卡因显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利多卡因组 20±11h vs. 对照组 29±10 h, p=0.01)和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利多卡因组41±16 h vs.对照组57±14 h, p=0.01)。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明显抑制手术引起的IL-6和IL-8水平的增高。 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明显改善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腹腔镜手术引起的IL-6、IL-8的过度释放。

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对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   收藏
周晓芳, 徐佳明, 程勇, 郭建荣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15 )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的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后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对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 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病例70例,分为7组,每组10例。合并糖尿病者根据病史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纳入如下6组:病史0~5年、HbA1c控制在7%以内为 A1组,大于7%为A2组;病史6~10年、HbA1c在7%以内为B1组,大于7%为B2组;大于10年,HbA1c小于7%为 C1组,大于7%为C2组。无糖尿病者纳入对照D组。比较各组患者出血量、回收血量和红细胞回收率等。在术前(T0)、血液回收后(T1)以及洗涤后(T2)三个时间点各取5ml血液标本,检测红细胞相关指标和血气电解质。结果 与D组(60.1±5.3)%比较,B2组(55.2±4.9)%、C2组(52.9±2.7)%红细胞回收率略低(P<0.05)。在T0,与D组比较,B2、C1和C2组红细胞平均体积(erythrocyte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均增大,且C2组大于A1组(P<0.05)。在T0与T1点,与D组相比,A2、B2、C1和C2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均增宽;与A1组相比,B2和C2 组RDW增宽(P<0.05)。与T0点比较,各组血液标本pH和Na+值在T1和T2均显著上升(P<0.05)。而各组K+在T1均显著上升,在T2下降至低于T0水平(P<0.05)。各组患者回收后(T2)血液标本红细胞相关指标和pH、Na+以及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经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后红细胞相关指标有改变,回收率降低,但可以安全回输。

吸烟对术后阿片类镇痛药需求量影响的meta分析   收藏
王丰, 刘娜 , 高鸿, 邹小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16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吸烟对术后阿片类镇痛药需求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 等数据库,检索吸烟对术后阿片类镇痛药使用量影响的临床队列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及数据转换,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队列研究,1648位患者,其中不吸烟患者1029位,吸烟患者619位;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文献总体研究质量较高;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阿片类药物静脉吗啡当量24h总用量(SMD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1.67,95%CI(Confidence interval)(0.99,2.35),P<0.001),单位体重24h用量(SMD=1.29,95%CI(0.21,2.37),P=0.02),48h总用量(SMD=0.56,95%CI(0.29,0.83),P<0.001)以及单位体重48h用量(SMD=0.67,95%CI(0.43,0.91),P<0.001)均高于不吸烟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吸烟患者较不吸烟患者术后可能对疼痛更敏感,需要更多的阿片类镇痛药,鉴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上述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主动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和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影响   收藏
张作晶, 吴镜湘, 吴德华, 张晓峰, 朱宏伟, 徐美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15 )

【摘要】目的 观察主动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和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0例,男女不拘,年龄45~75岁,ASAⅠ或Ⅱ级,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主动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两组均采用被单覆盖以及42℃输液加温,并将充气式升温毯覆盖于患者下腹部及双下肢,主动保温组患者入室时即开启升温毯,维持鼻咽温在36℃以上;常规保温组仅当体温下降至35℃时再开启升温毯,当体温回升至35.2℃时关闭升温毯。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60min(T3)、120min(T4)、180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记录鼻咽温;于麻醉诱导后5min,术后12、24、48h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和术后cTnI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吻合口瘘、脓胸等的发生率。结果 纳入统计主动保温组42例,常规保温组43例。主动保温组各时间点的体温均可维持在36℃以上;常规保温组除T1、T2体温在36℃以上,其余时间点均低于36℃(P<0.05),其中T2-3下降较快,T3-6下降速度减慢,其中8例温度下降至35.0℃,启动升温毯补救。与诱导后5min的cTnI相比,两组术后12、24、48h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术后12h的cTnI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4、48h 主动保温组cTnI明显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以cTnI的临床正常参考值0.03ng/ml为界限,高于此界限的,主动保温组为6例(14.2%),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的15例(35.9%)(P<0.05)。主动保温组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保温组(5% vs. 19%,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采用常规保温方式发生围术期低温依然常见,同时伴有cTnI的增高,采用充气升温毯主动保温可以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异常增高的肌钙蛋白。

综述
微小RNA对血红素氧合酶-1的调控作用   收藏
贾浩娟, 余剑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3 )

背景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非编码RNA集合,能够与mRNA结合抑制靶 mRNA 翻译或促进其降解来调控基因表达。然而微小RNA抑制蛋白表达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 总结微小RNA对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的调控作用。 内容 微小RNA对HO-1的直接调控以及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 BTB-CNC异体同源体1 (BTB and CNC homology 1,Bach1)等对血红素氧合酶-1的间接调控。 趋向 MiRNA有望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防治现状   收藏
汪悦, 李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66 )

背景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一种非特定实质器官脑部综合征,目前对术后谵妄发生的机制及病理生理尚不明确,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目的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OD的研究,为减少老年患者POD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内容 系统阐述PO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病理机制,简述有关POD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趋向 通过对老年患者POD的作用及机制的了解,为临床防治POD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收藏
王倩, 杜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596 )

背景 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高选择性作用于α2肾上腺素受体,具有独特的镇静、镇痛、抗焦虑及交感神经抑制作用。我国近几年来不断推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结合其药理学特点,将其应用于各种麻醉方式中。目的 结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区域神经阻滞中的使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做一综述,拟为该药在区域阻滞的应用提供参考。内容 就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麻醉中镇静、延长区域麻醉阻滞时间及小儿骶管麻醉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趋向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区域神经阻滞能够充分发挥着镇静、镇痛及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的作用,同时不良反应少,能够安全的用于区域阻滞中,值得临床推广。

麻醉对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收藏
吕欢欢, 魏江浩, 卢悦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71 )

背景 手术去势疗法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大部分手术患者的死亡原因是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麻醉因素可能影响手术患者的长期预后。 目的 综述各种麻醉因素对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影响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容 就手术去势疗法对前列腺癌转移复发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对麻醉技术和各种麻醉药物对前列腺癌转移复发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趋向 围手术期的某些麻醉因素可增加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在对各种麻醉因素影响前列腺癌转移复发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尽量优化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

小胶质细胞在β淀粉样蛋白所致认知功能损害中作用的新进展   收藏
张霞婧, 田丽颖, 王婧, 李江静, 孙绪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796 )

背景 β淀粉样蛋白(Aβ)在细胞外的异常聚集被认为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胶质细胞是脑内的主要免疫细胞,细胞外蓄积的Aβ可与小胶质细胞发生固有免疫反应。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在Aβ所致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内容 细胞外蓄积的Aβ作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可与小胶质细胞发生免疫应答活化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有两种激活途径,经典型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1)释放IL-1β、IL-6,TNF-α等多种损伤因子介导中枢炎症反应,进而损伤神经元和破坏突触结构,造成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而替代激活的小胶质细胞(M2),对胞外聚集的Aβ有较强的吞噬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极性受到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增加M2型小胶质细胞,减少M1小胶质细胞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干预方法。趋向 目前对调节Aβ活化小胶质细胞M1/M2表型的研究很多,但以体外实验居多,是否对小胶质细胞极性的调控能成为治疗Aβ相关认知损害性疾病的靶点还需要在更多的动物实验中进行研究。

术后肺部并发症高风险患者围术期肺保护策略   收藏
王明洋, 候涛, 李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66 )

背景 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整个围术期主要的风险,其与患者自身因素、麻醉因素和手术过程密切相关,采用围术期肺保护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功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目的 就术前PPCs高风险的患者的区分及近年来围术期肺保护策略的最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内容 目前临床上小潮气量通气、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RMs)应用较为广泛,穴位刺激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策略(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在肺保护方面的作用仍在不断研究,探讨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合适的肺保护策略是临床上一直不断研究的问题。 趋向 肺部并发症高风险患者围术期应更多的采用肺保护策略。

HO-1/CO系统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   收藏
李香云, 余剑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32 )

背景 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线粒体的内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HO-1/CO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发挥细胞保护的作用。 目的 探讨HO-1/CO系统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内容 介绍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过程及调节机制,以及HO-1/CO系统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 趋向 HO-1/CO系统可以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改善线粒体的功能状态,可能为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脑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收藏
刘强, 韩如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85 )

背景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多学科围术期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监测脑氧饱和度指导及时发现脑缺血/缺氧及脑灌注变化情况。 目的 综述了脑氧饱和度监测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内容 从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监测、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近红外光谱监测三种监测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不足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趋向 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近红外光谱监测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围术期管理及ICU,监测脑氧代谢情况及脑灌注,对于预防脑缺血和过度脑灌注有重要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收藏
冯帅, 肖玮,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80 )

背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以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导向,实施个体化补液方案,但其在神经外科领域,尤其是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较少,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仍不明确。目的:综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内容: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出发,针对围术期使用液体的种类、液体管理方案的选择,阐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趋向: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及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内皮细胞糖萼对单肺通气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唐丽, 夏瑞, 夏中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4 )

背景 内皮细胞糖萼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腔面,由氨基葡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和膜糖蛋白(glycoproteins)组成。内皮细胞糖萼是血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血管壁通透性,介导剪切力对内皮细胞信号转导和抑制凝血与血细胞的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内皮细胞糖萼对单肺通气时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 探索内皮细胞糖萼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内容 对糖萼的保护和被损害糖萼的修复的重要意义,以及糖萼与由单肺通气诱导的肺损伤的密切关系作一综述。趋向 为预防和治疗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肥胖加重机械肺通气引起的肺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进展   收藏
高婷婷, 江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54 )

背景 肥胖患者在手术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肥胖不仅可以导致不可逆的心血管疾病,而且可以加重围手术期麻醉过程中产生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目的 对肥胖加重机械通气引起的肺血管内皮损伤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综述。内容 肥胖患者通过自身介导的细胞因子、分泌的脂肪因子(IL-6、TNF-ɑ、瘦素)以及本身的生理功能加重机械通气引起的肺血管内皮损伤。趋向 通过加强个体化的麻醉管理减轻肥胖患者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超声测量静脉内径和变异率应用于容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收藏
程志, 张小宝, 冯继英, 刘金东, 赵志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504 )

背景 围术期及时、准确、可重复地测定血管内容量状态,减少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功能障碍至关重要。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技术可以快速,客观的评估围术期患者的容量状态,为围术期麻醉医师的液体管理提供良好的帮助。目的 就超声技术用于围术期患者容量评估的应用展开综述,为围术期患者容量评估提供参考。内容 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不同评估方式及其可靠性进行介绍。趋向 超声更多的应用于围术期患者的容量评估,减少对患者的有创操作。

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的研究现状   收藏
尹荣真, 徐亮, 马正良, 顾小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3):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42 )

背景 循环管理是精准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器官功能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围术期循环功能的保护;目的 综述术中低血压程度对术后器官功能的影响,为围术期循环管理提供参考。 内容 概述血压的形成和低血压的标准,总结近年来术中低血压对术后转归影响的研究结果以及术中低血压预防、处理方式。 趋向 优化循环管理,提高患者术后转归质量。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