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论著
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在合并脆弱脑功能老年胃肠肿瘤患者的术中应用研究   收藏
吴秀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8 )   HTML( 0 )     PDF( 552 )

【摘要】 目的 观察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在合并脆弱脑功能老年胃肠肿瘤患者的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109例接受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胃肠肿瘤手术的合并脆弱脑功能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术中接受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麻醉监测管理。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术中使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24h、72h等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0min、1h、6h、24h、48h等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1-5时间点的HR与T2-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术毕至呼之睁眼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PACU驻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72h内总计POD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麻醉监测管理在合并脆弱脑功能老年胃肠肿瘤患者的术中应用效果满意。

DHA对七氟烷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   收藏
赵敏, 赵品, 葛娜, 张尚民, 蒯建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4 )   HTML( 0 )     PDF( 404 )

目的: 观察DHA对七氟烷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炎症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N9小鼠小胶质细胞分为Con组、Sevo组和DHA+Sevo组,药物处理各组细胞24h后,采用MTT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TLR4、MyD88和IκB-α的表达量,检测各组培养基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结果 与CON组相比,Sevo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与Sevo组相比,DHA+Sevo组小胶质细胞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与CON组相比,Sevo组小胶质细胞TLR4和MyD88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与Sevo组相比,DHA+Sevo组小胶质细胞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CON组相比,Sevo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增加(P<0.05),而与Sevo组相比,DHA+Sevo组N9小胶质细胞TNF-α、IL-1β和IL-6释放量减少(P<0.05)。结论 DHA抑制七氟烷所致细胞损伤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且减少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

围术期右美托咪定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保护作用   收藏
马亚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17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和术后右美托咪定应用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红细胞糖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 1.0 μg/kg,15min),维持量为0.5μg•kg-1•h-1至手术结束,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2μg/kg +右美托咪定4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注速率2 ml/h。C组则与相同时间和途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2μg /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T2)、术后第一天(T3)、 术后第二天 (T4)检测血糖、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醛糖还原酶(AR) 活性以及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浓度和红细胞谷胱甘肽(EGSH)活性。结果 与T1时比较,C组血糖、红细胞G-6PD、AR、ELPO水平在T2~ T4时明显增高(P0.05),红细胞PFK、EGSH水平在T2~ T4时明显降低(P0.05);D组在T3时血糖、红细胞G-6PD、AR、ELPO明显低于C组(P0.05),红细胞PFK、EGSH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术中和术后右美托咪定应用可以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患者术后红细胞糖代谢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   收藏
宋永波, 张志梅, 纪凡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82 )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采用序贯实验法,选取脑出血术后且有呃逆发作的患者。罗哌卡因起始浓度为0.25%,各相邻浓度间的比率为1.3,容量为4ml。所有患者超声定位左侧前斜角肌表面膈神经。注药后20min内呃逆终止判定有效。若此例阻滞有效,则下一例罗哌卡因降低1个浓度;若阻滞无效则改用1.5%利多卡因4ml行同侧膈神经阻滞,呃逆终止则下一例升高1个浓度;呃逆没有终止则常规药物治疗,8 h后行右侧膈神经阻滞,并此例患者不纳入统计范围,下一例患者继续使用当前浓度,以此类推。将首次罗哌卡因阻滞有效者纳入有效组(A组),利多卡因补充治疗者纳入无效组(B组)。记录各患者用药浓度及阻滞效果,ED50及95%可信区间的计算依照Dixon和Brownlee的方法。结果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为0.299%,95%可信区间为(0.267%~0.335%)。结论 超声引导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为0.299%。

雾化吸入前列地尔对单肺通气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收藏
高清贤, 高永涛, 尹治青, 袁振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434 )

【摘要】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前列地尔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结束以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右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Test group,T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两组。OLV开始时对左侧肺雾化吸入前列地尔0.2μg/kg(T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分别在单肺通气前3min(T1)、单肺通气结束后3min(T2)、T2后30min(T3)三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fraction,Qs/Qt)。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1时间点相比,C、T两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OI值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组在T2、T3时间点OI值明显高于C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与T1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Qs/Qt均上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组在T2、T3时间点Qs/Qt较C组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对通气侧肺雾化吸入前列地尔可以有效地改善OLV结束后肺的氧合功能、减少肺内分流。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接受活体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预后的影响   收藏
齐波, 张松, 陈灵科, 李佩盈, 杨立群, 俞卫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388 )

[摘要]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否可以改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小儿肝移植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和对患儿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活体肝移植术的的BA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Control组)和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RIPC组患儿在开始手术前,将止血带绑于右下肢并充气至150 mmHg,持续5分钟,然后放气5分钟以重新灌注腿部,随后重复两次共三个循环。观察指标为患儿术前和术后2h,1d,3d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以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ICU停留时间,总体住院天数,需要再次移植比例,30d的全因死亡率等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肝移植手术前,术后2h,1d,3d时,血清ALT, AST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尽管RIPC组患儿ICU停留时间,总体住院天数小于Control组,然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1年的全因死亡率相比无差异。 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RIPC对接受肝移植的BA患儿有保护效果。延长随访期、增加评价指标,改变RIPC的参数将有助于明确RIPC在BA患儿肝移植过程中作用。

内皮祖细胞对大鼠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收藏
孙海彬, 赵小晴, 朱敬丽, 高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408 )

目的 探讨内皮祖细胞对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对照组(C)和内皮祖细胞(EPC)组。S组仅接受麻醉;C组与EPC组大鼠均行原位左肺肺移植术,供体为SD大鼠。3组大鼠再灌注七天后测量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炎症因子浓度,测量移植肺炎症因子浓度、湿干重比、蛋白浓度和排斥反应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EPC提高受体PaO2/FiO2,降低移植肺湿干重,降低蛋白浓度;减少血清促炎因子的生成、促进抗炎因子的释放;降低排斥反应评分。结论 EPC可以改善大鼠肺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收藏
马岳, 李慧莉, 吴泽昊, 王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36 )

目的 探讨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53例ASAⅠ-II级在全麻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自控静脉镇痛(A组,对照),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自控静脉镇痛(B组)。A组患者常规行麻醉诱导和全麻维持。B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B 组神经阻滞后20min内测定阻滞平面,观察阻滞后20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术后30min、6h、12h、24h、48h的静息和12h、24h、48h下肢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并记录24h、48h的PCIA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及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的总量。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阻滞后20min内,血流动力学与神经阻滞前比较均无明显波动(P>0.05);B组阻滞后20min可获得L3-S2范围内的阻滞平面(冰块法),各神经节段的阻滞概率不同。与A组相比,B组静息时VAS评分在术后6h、12h和24h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0.5h和48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活动时VAS评分在术后12h较A组显著降低(P<0.05),24h和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输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应用总量均明显减低(P<0.05),术后A组和B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以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和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且阻滞前后无明显生命体征变化,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儿童脑干肿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收藏
张利勇, 金海龙, 彭宇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389 )

背景 脑干肿瘤在儿童颅内肿瘤中发生率较高,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患儿预后转归。目的 研究儿童患者(0-15岁)择期行脑干原发肿瘤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脑干肿瘤切除术且年龄为0-15岁的患者,共计103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资料,调查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 结果 103例患者中有女性52例(50.5%),男性51例(49.5%)。4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4.7%),其中16例(34.8%)出现呼吸衰竭,4例(8.7%)合并肺不张。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可能诱发因素包括:出量(单位体重),尿量(单位体重),手术时间,延髓肿瘤,术后一日血浆白蛋白值,术后需呼吸机支持。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脑干肿瘤术后肺部炎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OR, 1.008, 95%CI 1.001-1.015), 延髓肿瘤 (OR, 3.312, 95%CI 1.096-8.947),术后呼吸机支持 (OR, 8.042, 95%CI 1.485-43.545)。 结论 儿童患者在接受择期脑干原发肿瘤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44.7%,应加强重视与围术期管理,其中长时间手术, 延髓肿瘤,术后呼吸机支持是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格隆溴铵预防新斯的明诱导的心率减慢的临床研究: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收藏
樊玉花, 丁正年, 于泳浩, 马虹, 马宇, 仓静, 王亚平, 王海莺, 王俊, 田鲲, 冯娅妮, 刘克玄, 成浩, 严敏, 李敏, 李偲, 陈郡郡, 陈丽钗, 吴君蓓, 肖艳英, 杨孟昌, 张媛媛, 房崇亮, 姚尚龙, 俞红丽, 夏芹, 秦秀男, 徐广民, 傅舒昆, 嵇富海, 蔡姝, 廖欣鑫, 魏新川, 魏国华, 魏欣,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24 )

【摘要】目的 以阳性药物为对照,评价格隆溴铵预防新斯的明诱导心率减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时,试验组给予格隆溴铵0.008mg/kg+新斯的明0.04 mg/kg,对照组给予阿托品 0.016mg/ kg+新斯的明0.04 mg/kg,推注时间1min,用于拮抗肌松药残留作用。比较给药后15min内心率与基线心率差值的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每分钟心率的实测值、每分钟心率与基线比较的变化值;给药后阿托品补救治疗使用率和剂量;随访术后24h内不良事件。结果 试验组给药后 15min内心率较基线心率变化值的AUC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心率的实测值变化的幅度小于对照组;试验组心率维持在基线水平的时间长于对照组,试验组心率变化的速度小于对照组。两组补救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格隆溴铵与阿托品均可安全地用于预防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剂新斯的明诱导的心率减慢,格隆溴铵更有利于患者的心率维持稳定性。

病例析评
加强型气管导管内壁夹层形成致气道高压一例   收藏
张卉颖, 何绮月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62 )

本文报道加强型气管导管内壁夹层形成致气道高压一例。全麻手术中出现气道压升高判断呼吸道梗阻时,应综合考虑,不可排除气管导管夹层因素。当确定导管夹层时,应及时更换气管导管。

综述
功能磁共振成像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收藏
孙清纯, 丁可, 张振峰, 韩园,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3 )   HTML( 0 )     PDF( 453 )

【摘要】背景: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神经精神领域的发展为寻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客观诊断指标提供了新思路。目的: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介绍当前fMRI在POCD领域的应用情况,为今后的探索与实践提供支持。内容:fMRI概述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分析fMRI用于POCD的理论可行性及技术优势,列举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趋向: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应用不断深入、联合研究更多开展,有理由相信,fMRI对于POCD的预测、诊断价值会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得以凸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遗传易感性   收藏
张振峰, 孙清纯, 董盟盟, 韩园,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507 )

【摘要】 背景 近年来有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重心从手术麻醉因素逐渐扩展到遗传因素。许多基因被用来探究其与POCD的联系,并且研究认为表观遗传失调可能是POCD另一个关键机制。目的 小结POCD遗传易感性的现有研究成果。内容 罗列POCD的基因多态性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并分别做一小结,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趋向 通过加强POCD遗传学水平的研究,有利于筛查高危人群及采取相应干预手段。

光生物调节保护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收藏
王煜, 吴刚, 吕海侠, 王菲迪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448 )

背景 老年人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发生率一直被麻醉学界关注,光的生物调节作用被证实是有效的,近年来有学者将其用于脑保护。 目的 总结光生物调节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内容 就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光生物调节机制及光生物调节用于保护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可能性进行综述。 趋势 针对预防与保护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手术容积指数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收藏
刘增慧, 宋杰, 姚雷, 孙佳凤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443 )

背景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手术应激引起的伤害性反应监测系统,以保持最佳的镇痛平衡。手术容积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是一种由手指光电容积描记信号得到的监测工具,用于检测全身麻醉期间伤害性感受与镇痛剂给药之间的平衡。 目的 综述SPI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进展。 内容 总结近年来SPI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趋向 SPI监测将使麻醉中伤害性感受的判断更趋完善,为麻醉的镇痛水平提供参考。

肺部超声在肺部疾病诊断及肺保护通气策略中应用价值   收藏
董雪, 高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425 )

【摘要】 背景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已广泛应用于患者肺部疾病的诊断。但在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急性肺损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cute lung injury,ARDS/ALI)应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患者中,LUS对肺部并发症诊断和治疗还不明确。目的 回顾近几年LUS对肺部疾病诊断、治疗及在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应用价值。 内容 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肺部病变和ARDS/ALI,且指导肺保护通气策略更好的应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趋向 通过进一步研究,确定LUS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有效减少肺保护通气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麻醉药物在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陈鑫, 高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389 )

背景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高自杀率的精神疾病,电休克治疗是可以迅速缓解抑郁症状,减少患者自杀的风险,同时对难治性抑郁有着显著的疗效。随着麻醉药物和肌松药的引入,提高了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称之为改良电休克。目的 通过对麻醉药物在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回顾总结,更合理的进行麻醉管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内容 综述麻醉药物在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趋向 随着电休克治疗中麻醉药物合理精确的应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王凯, 龙进进, 陈力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44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围术期麻醉和镇痛管理与恶性肿瘤术后康复密切相关,甚至可能与肿瘤患者的远期期预后相关。分析总结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对乳腺癌围术期影响的文献资料。TPVB能减少乳腺癌手术阿片类和全麻药物的消耗,减轻术后急性疼痛,改善术后免疫抑制状态和肿瘤微环境,提高抗肿瘤的潜力,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但TPVB对乳腺癌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CPSP)发病率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因此,TPVB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值得推广,进一步的研究应侧重其对乳腺癌远期结局的影响。

丘脑中央正中核在睡眠、麻醉和觉醒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杨谦梓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10 )

丘脑中央正中核位于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易化通路的共同通道,与皮质和皮质下核团具有广泛的投射联系。近年来众多报道指出丘脑中央正中核在睡眠、麻醉和觉醒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相关实验研究结果,重点阐述丘脑中央正中核的投射关系和功能分类,详细综述丘脑中央正中核在睡眠、麻醉和觉醒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简要介绍其在促进植物状态向清醒转变中的应用。最终提出丘脑中央正中核可能是维持清醒状态,并介导机体由清醒状态向睡眠和麻醉状态转换的关键核团。

AMPK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收藏
杨龙, 郑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9,40 (12):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553 )

有效防治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学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优化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已有文献证实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调控能量代谢的重要枢纽,并且能够通过增加葡萄糖摄取,促进自噬,抑制凋亡来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本文总结了AMPK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寻求以AMPK为靶点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