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2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述评
带土移植,授人以渔 ——提高基层医院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   收藏
陈庆红, 奉光举, 姚尚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12 )   HTML( 128 )     PDF( 182 )

基层医院是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其职责重在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展水平对全民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的限制,我国基层医院麻醉学科的发展存在医院不够重视、制度不够完善、医疗设备落后、麻醉医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科研能力薄弱等不足。 为打破基层医院的困境,促进基层医院麻醉学科全面发展,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在姚尚龙教授和陈向东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麻醉科发扬学科优势,通过成立麻醉联盟、捐赠设备、专项培养、学术交流等多种帮扶形式,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医疗资源健康扶贫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帮扶过程中,以“带土移植,授人以渔”d的帮扶理念,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让人才在基层生根,让技术在基层传播,让基层医院麻醉科彻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让更多的基层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高端的医疗服务。

论著
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扁桃腺样体手术患儿阿片类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收藏
杨玉峰, 吴志新, 李姣阳, 孟繁思, 曾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11 )     PDF( 164 )

目的 对接受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中国西北部地区汉族患儿 OPRM1、CYP3A4*1G、CYP3A4*18B 和 ABCB1 的基因型种类进行回顾,明确与镇痛相关的基因突变率。方法 西京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籍贯为西北地区省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汉族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患儿513例,年龄3~12周岁,男337例,女176例,对其OPRM1、CYP3A4*1G、CYP3A4*18B 和 ABCB1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 结果 OPRM1(118AG)突 变 杂 合 子 AG 型 的 占 比为 42.88%,突变纯合子GG 型的占比为 9.55%。CYP3A4*1G的CC、TT、TC、CT 的占比分别为54.58%、5.09%、40.35%、0%。CYP3A4*18B杂合子AA型的占比为99.03%,AG型的占比为0.97%。ABCB1的 CC、TT、TC、CT的占比分别为32.49%、24.34%、42.69%、0%。男性和女性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 西北汉族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患儿中与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相关的4个基因位点有3个的突变率较高,提示基因位点突变的测定具有指导临床麻醉用药的重要研究价值。

麻醉深度指数和Narcotrend指数的临床应用比较   收藏
李姣阳, 杨玉峰, 宫春利, 曾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8 )   HTML( 106 )     PDF( 222 )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 A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并和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进行比较。方法:ASAI-II级,择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18-65岁,每例患者同时监测AI、NI以及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 Ce)。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维持合适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AI、NI、Ce。结果:AI与NI、C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0.599,NI和Ce的相关系数为-0.584,AI与NI、Ce三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AI和NI均能反映患者不同刺激下的麻醉深度,AI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可较好的控制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避免患者术中知晓。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及危险因素   收藏
黄枭, 魏昌伟, 吴安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04 )     PDF( 164 )

目的 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的死亡率,并评估肝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家临床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所完成的1669例肝移植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肾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肾衰组(84例)和非肾衰组(1585例)。分析两组一般情况、死亡率及影响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69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早期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为84例,发生率5%。5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3%。其中肾衰组死亡率为42.9%(36/84),非肾衰组为0.9%(15/158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73,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肺部感染、术后二次开腹止血是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高,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二次开腹止血、术后肺部感染是肾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收藏
许晶晶, 陈耀, 田环环, 刘金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09 )     PDF( 187 )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在胎儿娩出断脐后, D组予Dex 0.5μg·kg-1的负荷剂量泵注10min,随后以0.5 μg·kg-1·h-1泵注至手术缝皮结束,C组按同样方法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采用PCIA镇痛(配置总容量100ml):D组:Dex 2μg·kg-1+舒芬太尼1.5μg·kg-1,C组:1.5μg·kg-1舒芬太尼。记录产妇术后1d、3d、5d QoR-40得分、术后48h镇痛补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术后3d QoR-40的分值结果分为高分组(170分,76例)和低分组(≤170分,18例),收集产妇年龄,教育年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泵药前(T1)、泵药后5min(T2)、10min (T3)、清洗探查腹腔(T4)、术毕(T5)时产妇的内脏痛牵拉反应,术后2h、4h、6h、12h、24h VAS疼痛评分(安静及翻身运动)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d、3d FS-14疲劳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主观睡眠质量评分,丈夫陪产情况等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C组比较,D组产妇术后3d QoR-40评分明显升高 (P<0.05)。两组术后48h镇痛补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QoR-40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两组产妇术前焦虑评分、术前疲劳评分、术后1d、3d焦虑、抑郁及疲劳评分、术后4h、12h(翻身)、24h(安静)VAS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焦虑评分高低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剖宫产患者术后3d的QoR-40得分,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影响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众多,其中术前焦虑评分高低是影响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

咪达唑仑预注对地塞米松引起会阴部瘙痒的影响   收藏
马红, 达娟, 包天秀, 刘美玉, 张建友, 孙建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8 )   HTML( 103 )     PDF( 169 )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midazolam,MDZ)预处理对抑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引起会阴部瘙痒的有效性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9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年龄 18~65岁,ASA I~II级,BMI18~30 kg/m2,随机分为2组:咪达唑仑(M)组和生理盐水(N)组,每组45例。M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0.03 mg/kg(1mg/ml)咪达唑仑,N组患者则相应静脉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 min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评估两组患者发生会阴部瘙痒的情况,记录出现会阴部瘙痒患者的例数、瘙痒开始时间、VAS评分及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镇静Ramsay评分并观察其头晕、低血压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组相比,M组患者镇静评分高(P 0.05),瘙痒发生率降低,瘙痒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P 0.05)。结论 咪达唑仑可有效抑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引起的会阴部瘙痒且无其它明显临床副反应发生。

右美托咪定术中镇静对脑深部电刺激疗效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收藏
刘清海, 刘扬, 金笛, 李京生, 冯华, 范隆,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05 )     PDF( 166 )

目的 回顾性研究脑深部电刺激术中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宣武医院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患者,按照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分为镇静组和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周开机疗效。次要结局指标:围术期并发症,包括苏醒期谵妄、低氧血症、空气栓塞、颅内出血、癫痫。 结果 术后2周开机疗效右美托咪定镇静组改善率40.0±12.2%,对照组39.5±13.0%,P=0.797;镇静组苏醒期谵妄发生率6.1%,低于对照组15.1%,P=0.037。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未降低脑深部电刺激术2周开机疗效。

右美托咪定对肾源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收藏
韩伟, 吴云, 张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04 )     PDF( 168 )

目的  探究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肾源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行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tPTX+AT)的354例终末期肾病SHPT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患者术后一年内SHPT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发生术后复发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中是否输注右美托咪定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资料差异。结果   共36例SHPT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2%,即复发组36例,未复发组318例,133例患者术中使用了右美托咪定,即DEX组133例,CON组221例。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81,95%CI 1.038 ~1.126,P0.001)、术后iPTH水平(OR=1.011,95%CI 1.000 ~1.021,P=0.041)与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OR=0.222,95%CI 0.083 ~0.594,P=0.003)是肾源性SHPT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②与CON组相比,DEX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减少,PACU期间予以补救镇痛发生率显著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增高(P0.05),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其余围术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是肾源性SHPT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性因素,并且能够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提供更为良好的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高度尼古丁依赖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收藏
许丹阳, 齐向欣, 李敏, 王新辉, 张琳, 马新宇, 陈雪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05 )     PDF( 151 )

【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高度尼古丁依赖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度尼古丁依赖男性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5):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DF组)。麻醉诱导前,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 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 mg/kg,DF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氟比洛芬酯l mg/kg。评估入恢复室(PACU)即刻(T1)、15min(T2)、离开PACU(T3)、术后24h(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布氏舒适评分(BCS),记录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补救镇痛、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四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PA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比较:T1、T2和 T4时 C组明显高于D组、F组和DF组,T3时C组高于F组和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VAS低于D组、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C组BCS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F组比较,T4时BCS评分高于D组、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嗜睡发生率增高,D组、F组和DF组补救镇痛比例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F组相比,D组嗜睡率增高,F组补救镇痛率增高(P<0.05)。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联合应用对尼古丁高度依赖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MALAT1介导Salvinorin A减轻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   收藏
丁俊云, 张依爵, 陈维英, 王震虹, 何振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03 )     PDF( 152 )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κ阿片受体激动剂Salvinorin A(SA)通过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的非编码长链RNA (LcnRNA)MALAT1上调,抑制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的磷酸化,减轻线粒体损伤,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动物实验采用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只分离一侧颈动脉;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CAO组): 采用线栓阻断一侧颈内动脉90min,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Salvinorin A组(SA组):线栓放入即刻经尾静脉给予SA (2ug/kg);SA拮抗剂组(NB组):注射SA前30min给与κ阿片受体(KOR)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IN 2mg/kg),其余处理同SA组。MCAO后24小时取材,测定缺血区脑梗死面积(TTC),血脑屏障通透性(Evans blue),MCAO后1,2,5天进行神经功能评测(mNSS)。离体实验采用人脑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糖缺氧(OGD)模型,缺氧6小时后复氧24小时,复氧即刻加入SA(2uM)和norBIN (1uM),并采用沉默RNA(siRNA)技术干扰LcnRNA表达。HBMEC经过糖氧剥夺(OGD)后CCK8测定HBMEC活力,pDrp-1/Drp-1,活性氧(ROS)水平以及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的形态。 结果 经TTC染色发现,SA组大鼠的梗死区明显减小,Envans blue渗出明显减轻,MCAO后的大鼠运动神经功能明显改善。norBIN处理后SA的作用被拮抗,梗死面积加大,血管通透性增加,神经功能减退。SA处理后的HBMEC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形态趋于正常,pDrp-1/Dpr-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ROS含量下降。NB组和MALAT1干扰后细胞活力下降,pDrp-1/Dpr-1,ROS增加,线粒体形态破坏。结论 KOR激动剂SA能通过刺激MALAT1的分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减轻HBMEC的氧化应激,改善脑功能。SA具有良好的缺血脑卒中保护作用。

病例析评
老年患者仰卧位行巨大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1例   收藏
许红娇, 李金宝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11 )     PDF( 279 )

纵隔肿瘤又称纵隔肿块综合征,由于其生长位置的特殊性,一直以来都为手术麻醉管理带来挑战。特别是巨大纵隔肿瘤,常常累及心肺功能,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本例病例患者慢性起病,肿瘤巨大,位于前纵膈,以胸闷和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已发展至大量心包积液、平卧位右肺动脉闭塞、压迫气道>50%,肺不张。采用术前减容、清醒气管插管等方式尽量减少心肺压力,该手段为肿瘤切除的全身麻醉管理提供益处。并于术后积极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等,最终完成了较为平稳安全的围手术期管理,患者治愈出院。总结该病例经验,以期为纵隔肿瘤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综述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与线粒体动力学的关系   收藏
李文静, 白亚璠, 安立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10 )   HTML( 103 )     PDF( 155 )

【摘要】 背景 近些年来,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已经越来越引发人们的重视,但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仍没有确切的结论。有研究认为,线粒体动力学紊乱是细胞凋亡的早期表现,并可能在全麻药引起的神经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线粒体动力学在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中的可能机制。 内容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中心,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引起其结构功能的改变、诱发氧化应激、破坏呼吸链或干扰其分裂融合等机制而产生。 趋向 正确理解全身麻醉药对发育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对探讨其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具有深刻意义,而且为未来婴幼儿麻醉寻找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

步速在老年患者评估中应用   收藏
张杰, 沈通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8 )   HTML( 105 )     PDF( 162 )

【摘要】 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给麻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快速准确评估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风险尤显重要。近年来步行速度(步速)在老年患者中的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就步速的测量、步速与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的相关性、步速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脑电图在麻醉药物作用机制及脑网络连接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收藏
夏妙芸, 邹艳茹, 王维, 罗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07 )     PDF( 226 )

全麻本质探讨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难点,近年来,利用脑电图解析麻醉药物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机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就不同麻醉药物对脑电图分段频谱的特征的影响,及其在麻醉药物脑网络作用机制和脑功能连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深入探讨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

利多卡因非局部麻醉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李越, 徐艳, 姜春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10 )     PDF( 243 )

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其重要适应症是抗心律失常和局部麻醉作用。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的深入,研究发现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而且在多个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利多卡因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以及在抗肿瘤、心肌保护、增敏抗癌药物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受到关注。此外,利多卡因在治疗耳鸣、呃逆方面还具有一定效果。而且,围术期推荐的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剂量处于相对安全的范围。现就以上方面关于利多卡因非局部麻醉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收藏
潘科, 万小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06 )     PDF( 163 )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 VIDD),是导致脱机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增加肺部感染及全身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VIDD主要表现为膈肌纤维萎缩和收缩力下降,可因膈神经肌电活动刺激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及细胞因子失衡等引发,其可能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通过激活复杂的蛋白水解调控网而加速肌纤维分解代谢,介导细胞自噬或凋亡。临床目前可通过床旁超声测量膈肌偏移量和增厚量来评估膈肌功能,辅助VIDD诊断。目前临床没有有效预防和缓解VIDD的措施,主要包括尽可能减少呼吸机支持,通过联合药物应用,吸气肌训练,膈神经刺激及神经移植等措施。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进展   收藏
佟鑫, 满羽飞, 杨雨霖, 王长明, 赵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7 )   HTML( 115 )     PDF( 191 )

酒石酸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比,该药在发挥良好镇痛镇静作用的同时,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简介酒石酸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综述该药物在超前镇痛、分娩镇痛、以及全身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多个方面相关研究情况,为未来布托啡诺的应用提供参考。

认知储备与围术期认知障碍   收藏
焦宏伟, 张卫卫, 吕志敢, 张建文, 高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0-0.  
摘要( 6 )   HTML( 104 )     PDF( 200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思维过程的一种微妙障碍 ,至今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减少术后认知不良的发生和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是当代麻醉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可以将认知储备作为POCD的预防手段。本文将阐述POCD和认知储备的病理生理机制,结合国外研究,概述其相关性。分析认知储备在治疗和预防POCD方面的有效性,阐述产生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POCD提供参考。

超声引导区域麻醉在腰椎后路手术围术期镇痛中的应用   收藏
张腾蛟, 华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6-6.  
摘要( 6 )   HTML( 106 )     PDF( 178 )

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往往面临着重度疼痛威胁,口服或注射镇痛药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或者面临着严重的并发症。区域麻醉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性价比高。除了椎管内麻醉、椎旁神经阻滞外,近几年关于椎板后阻滞、多裂肌平面阻滞、胸腰筋膜间平面阻滞和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也屡见报道。但对于这些技术的镇痛效果、操作性、安全性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比较,本文对此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脑卒中后疼痛的诊疗进展   收藏
赵庆祥, 吴小娟, 王德强, 高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41 (12): 7-7.  
摘要( 6 )   HTML( 111 )     PDF( 160 )

据统计,约有70%的脑卒中患者每天忍受着疼痛,疼痛的持续存在不仅使患者无法有效配合功能康复训练,而且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脑卒中后疼痛的诊治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将脑卒中后疼痛的常见类型、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评估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