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9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其他 
论著
全氟化碳汽化吸入预处理治疗急性肺损伤实验兔的剂量与效应关系   收藏
余革, 郑曦, 温晓晖, 赵子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汽化吸入预处理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实验兔早期炎性因子的影响并得到其中最低有效预处理剂量。方法:将24只实验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PFC 1ml•kg-1•h-1预处理组(PFC-1)、PFC 2ml•kg-1•h-1预处理组(PFC-2)、PFC 3 ml•kg-1•h-1预处理组(PFC-3)。动物麻醉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C组机械通气60min后建立油酸型ALI模型,三组预处理组分别汽化吸入1 ml•kg-1•h-1、2 ml•kg-1•h-1和3 ml•kg-1•h-1速率的PFC 60 min,再建立油酸型ALI模型,四组在ALI后继续行机械通气120 min。四组分别于麻醉通气30 min(基础值)、PFC预处理60min时(C组为机械通气60min)、ALI造模成功时、ALI后120 min等时点检测氧合指数。实验结束后留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对左肺进行肺灌洗留取肺泡灌洗液,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ckin-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C组(477±5、472±5、103±5、69±4)比较,三组PFC预处理组[PFC-1(474±11、478±4、122±12、83±5)、PFC-2 (472±10、478±4、140±11、88±3)、PFC-3(479±9、480±6、146±15、86±2)]在各时点氧合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PFC-2、PFC-3组氧合指数均高于同时点的PFC-1组(P<0.05)。与C组(229±5pg/ml)相比,PFC-1(220±5 pg/ml)、PFC-2(209±3 pg/ml)和PFC-3(212±3 pg/ml)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PFC-2、PFC-3组较PFC-1组显著降低(P<0.05);PFC-2(323±9 pg/ml)、PFC-3(344±12 pg/ml)组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含量均较C组(365±14 pg/ml)和PFC-1(367±13 pg/ml)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PFC-2组比PFC-3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C组(102±3 pg/ml)、PFC-1(100±3 pg/ml) 、PFC-2(77±1 pg/ml)、PFC-3(84±2 pg/ml) ]和肺泡灌洗液[C组(116±2 pg/ml)、PFC-1(116±3 pg/ml)、PFC-2(93±2 pg/ml)、PFC-3(96±4 pg/ml)]中IL-1β的含量,PFC-2、PFC-3组均较C组和PFC-1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血清中PFC-2组比PFC-3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气道2 ml•kg-1•h-1和3 ml•kg-1•h-1的PFC吸入两种速率的预处理后,都能改善ALI兔的氧合功能,减少早期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的释放,考虑2 ml•kg-1•h-1为三组PFC吸入预处理中最低有效剂量。

丁酸钠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研究   收藏
丁泽君, 孙明洁, 刘佳, 姜远旭, 尚游, 袁世荧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 要] 目的:探讨丁酸钠(S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是否具有肺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n=10):对照组、SB组、LPS组和SB+LPS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SB组腹腔注射SB 500 mg/kg,LPS组静脉注射LPS 6 mg/kg,SB+LPS组于注射LPS后即刻和4小时分别腹腔注射SB 500 mg/kg。6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血清TNF-α、IL-1β、IL-8、HMGB-1含量。 结果:与LPS组相比较,SB+LPS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W/D下降(P<0.05),组织MPO活性、MDA和NO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α、IL-1β、IL-8、HMGB-1含量降低(P<0.05)。结论:丁酸钠能够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肺部脂质过氧化和硝基化效应,从而减轻肺水肿和细胞损伤,发挥肺保护作用。

PKC和mKATP通道在七氟醚预处理抗缺血再灌注肠损伤中的作用   收藏
程志芳, 方洁, 李玉娟, 李志鹏, 李向宇, 柳垂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 ATP-sensetive potassium channel ,mKATP)在0.5MAC七氟醚(1.15%)预处理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9):①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②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③0.5MAC七氟醚预理组(APC组);④PKC非特异性阻滞剂Chelerythrine组(CHE组):在0.5MAC七氟醚预处理前15min腹腔注射CHE 5mg/kg;⑤ mKATP通道阻滞剂5-Hydroxydecanoic组(5HD组):在0.5MAC七氟醚预处理前15min腹腔注射5-HD 10mg/kg。再灌注120min时剪取小肠组织三份,分别行组织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结构病理变化程度及改良Chiu’s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活化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组织Bcl-2和Caspase-3活化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PC组的Chiu’s病理评分值4.04±1.31,显著性低于II/R组6.71±1.06、CHE组6.84±1.07及5HD组5.78±1.16(P<0.01),而后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其它各组的Bcl-2及Caspase-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 0.05);与CHE组、5HD组及II/R组相比,APC组的Bcl-2增加而Caspase-3减少(P<0.01);CHE组和5HD组与I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MAC七氟醚预处理减轻II/R后肠组织的病理损害,提高Bcl-2和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阻滞剂CHE和5-HD能消除此效应。0.5MAC七氟醚预处理的保护机制与PKC和mKATP通道的激活有关。

七氟醚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组织丙二醛、血浆丙氨酸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及c-fos蛋白的表达的影响   收藏
梁启胜, 杨茗峻, 梁伟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兔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1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 7):假手术组﹙S组﹚、肝I/R组﹙I/R组﹚、七氟醚麻醉组﹙Sev-I/R组﹚。结扎肝动脉建立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 T 1)、缺血45 min( T 2)和再灌注60 min(T3)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ST)及谷草转氨酶(ALT)水平,于T3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浆ALT和AST活性[T2:(48±6)U/L和(48±7)U/L,T3:(66±6)U/L和(70±6)U/L]及Sev-I/R组血浆ALT和AST活性[T2:(43±7)U/L和(41±3)U/L,T3:(48±6)U/L和(50±6)U/L]、肝组织 MDA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或P<0.01); Sev-I/R组所有这些实验指标均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 七氟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肝组织有保护作用,可与其降低活性氧产物有关。。

丙泊酚麻醉胃镜检查期间患者梦境情况观察   收藏
杨宇光, 马宇,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丙泊酚麻醉下接受胃镜检查的健康患者麻醉恢复过程中做梦的发生率及其对麻醉恢复过程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189例ASAI~II级接受丙泊酚麻醉下的胃镜检查,接常规监测后设定血药浓度为3~5µg/ml开始麻醉进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完成后停药观察麻醉恢复过程,麻醉苏醒,意识定向力恢复后询问患者是否做梦,请患者做出麻醉满意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Grading,VAS评分),2小时患者完全清醒后再次进行同样询问和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成功顺利接受了麻醉下胃镜检查,接受检查丙泊酚平均靶控浓度在4.5µg/ml。119例患者麻醉后访视后证明做梦(63.0%),做梦患者年龄(45.6±13.3岁)显著低于未做梦患者(49.8±11.3岁) (P<0.05)。8例患者在麻醉恢复中出现梦呓现象,15例患者在麻醉恢复后意识正常,但出现短时间精神亢奋现象。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对麻醉过程满意,做梦患者满意度VAS评分为81 (74-90),未作梦患者的VAS评分为84 (72-9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丙泊酚麻醉行胃镜检查时患者做梦发生率高,可能和患者恢复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亢奋相关。年轻患者中做梦发生率更高。做梦并不会明显影响患者对麻醉及胃镜检查过程的满意度。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收藏
郎宇, 王天龙, 肖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不同给药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麻醉中辅助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00例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DEX负荷剂量组(Dd组) 、持续剂量组(Dc组) 、负荷剂量加持续输注剂量组(Ddc组) 、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DEX对围术期循环、呼吸指标,及苏醒和术后镇痛的影响。结果:Dd组、Dc组患者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C组、Ddc组明显缩短(P<0.05);应用DEX的三组术后2hr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 Dd组、Dc组和Ddc组在应用DEX后血压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也明显下降(P<0.05),但四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Dd组、Dc组和Ddc组在麻醉维持中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的总量与C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应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及负荷剂量加持续剂量输注的DEX均可用于LC麻醉中的辅助镇静,既稳定循环、又苏醒迅速,负荷剂量及持续剂量输注的方法更优于负荷加持续输注的方法,但仍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高压氧后处理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收藏
赵柏松, 孟凌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 后处理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痛镇痛效果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n=6):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组(C组)、高压氧2.0ATA组(H2.0组)与高压氧2.5ATA组(H2.5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H2.0和H2.5组于术后1d开始给予相应压力的高压氧后处理,1次/d连续7次,每天出高压氧舱后1小时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7d测定MWT和TWL后处死,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C组MWT降低及TWL缩短,脊髓内小胶质细胞数量与活化率上升(P<0.05);与C组比较,H2.0组和H2.5组MWT升高及TWL延长,小胶质细胞数量与活化率下降(P<0.05);H2.0组与H2.5组小胶质细胞数量与活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后处理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与抑制脊髓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收藏
苗蓓, 殷悦, 周田田, 邵翠杰,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大鼠背根神经节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DNP组)、生理盐水+DNP组(SC+DNP组)和加巴喷丁+DNP组(GBP+DNP组)(n=27)。 观察STZ注射前1d及注射后3、7、10、14、21、28d测定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PWMT)和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PWTL),SC+DNP组和GBP+DNP组于STZ注射15d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加巴喷丁50mg/kg,1次/d,连续7d,于21、28d测定缩足反射机械刺激阈值和缩足反射热辐射潜伏期。行为学测试完成后选择21d大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DRG中TLR4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 DNP组、SC+DNP组和GBP+DNP组PWMT降低,PWTL缩短,DRG中TLR4的表达上调(P<0.05);于DNP组比较,GBP+DNP组PWMT升高,PWTL延长,DRG中TLR4的表达下调(P<0.05),SC+D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可通过抑制DRG中TLR4表达,从而减轻大鼠DNP。

病例析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的麻醉管理   收藏
肖玮, 蔡兵,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心脏并发症风险极高,与此同时,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也属于可导致心脏不良事件高发的高危手术。对于一例急性心梗后8天,拟行腹主动脉瘤覆膜置入术的患者,在充分了解手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手术要求滴定麻醉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制定合理的镇痛镇静方案,从而保证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综述
麻醉对NK,T辅助细胞的影响及于肿瘤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   收藏
周荻, 缪长虹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手术应激会影响自然杀伤(NK)和T辅助细胞活性,这也是肿瘤术后转移复发的原因之一,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对NK和T辅助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是近期研究的热点。 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手术应激对NK和T辅助细胞活性影响的机制,来指导麻醉方法和药物的选择,从而减少肿瘤术后转移复发的机会。内容 总结了NK细胞和T辅助细胞对肿瘤的作用,手术应激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炎症,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低体温和输血等五个主要方面的作用来影响NK细胞和T辅助细胞的功能。麻醉可以通过β受体阻滞药,COX抑制剂,良好的镇痛以及谨慎选择吸入和静脉麻醉药来减少手术对NK细胞和T辅助细胞的影响。趋向 麻醉方法与药物的选择能减少肿瘤术后的转移复发,但仍需大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围术期血液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收藏
张帆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术期血液保护是指围术期通过各种方法充分保护及利用好自体血液,尽可能地防止输血相关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措施,血源紧张和血液供需矛盾以及输血并发症的凸显使得围术期血液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目的 展望血液保护新形式,呼吁完善现有输血指南,并以此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及血液保护工作开展。内容 综述近年来围术期血液保护手段。趋向 虽然近年来血液保护技术不断更新,但大多因费用昂贵等原因临床实用性不强,同时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完善的围术期输血指南,简单易行的血液保护方式、客观科学的围手术期输血指南是麻醉同仁共同寻求的目标

七氟烷对围术期肺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收藏
宋文沁, 李文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术期肺功能保护仍然是临床上难题之一,如何降低其发生率一直被麻醉学界所关注,七氟烷作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剂,已有研究证明其对肺功能有保护作用。目的 总结七氟烷对肺脏保护作用。内容 对七氟烷对各种肺损伤的作用、不同给药方式对肺脏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趋势 围术期对肺功能欠佳的患者肺功能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阿司匹林对心脏手术围术期肾脏的保护作用   收藏
何建斌, 姚立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急性肾功能损伤是心脏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高于30%,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率。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和预防药物。目的:本文综述近期围术期阿司匹林对心脏手术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并简要分析其可能机制。内容:多项回顾性临床调查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围术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减少术后肾透析需要,降低死亡率并且明显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趋势:阿司匹林对心脏手术患者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尚需深入研究,维持肾脏血流灌注和减少炎性反应可能是主要原因。

心血管手术围术期血液保护的研究进展   收藏
代晶, 潘道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绕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围术期之血液保护有诸多研究。目的 本文就心血管手术围术期血液保护进展做一综述。内容 心血管手术输血指征及安全输血;围术期自体血液回输;自体血预充;血液稀释,血液麻醉等相关技术与方法。趋向 综合运用多种血液保护方法已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个体化的血液保护策略还需进一步探索。

七氟醚对发育中大脑是保护还是损害?   收藏
薛荣亮, 镇路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七氟烷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吸入麻醉剂,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深度易于控制,清醒速度快,肝肾功能影响小,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点。而其所具有的芳香味,使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更具优势。了解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可使麻醉医师在临床应用时扬长避短。目的 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并综合目前最新研究进展,对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内容 已有大量关于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影响的研究,由于临床试验的局限性,大部分研究都在动物模型上实施[1],七氟烷对发育中大脑是具有保护作用抑或是损害,其机制是什么,不同的研究者试验结论不一致甚至相悖。趋势 目前关于吸入麻醉药的麻醉作用机制和神经保护、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由于大脑内存在多种信号通路,离子通道以及神经递质,使得七氟烷对大脑影响的机制变得复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迫在眉睫。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及过度灌注综合征   收藏
贾宾, 王天龙, 李俊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从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诊断、评估过度灌注方法及治疗等方面对这一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单肺通气萎陷肺损伤机制的研究   收藏
任毅, 李冬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常用于胸科手术中,但是OLV可导致严重炎症反应,甚至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死亡率极高。OLV不仅导致通气侧肺损伤,缺氧、低灌注状态也会导致萎陷侧肺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造成远端器官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目的 简要归纳总结OLV期间萎陷肺损伤可能的发生机制。内容 OLV期间萎陷肺损伤可能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及萎陷肺水肿。趋向 通过探讨OLV萎陷肺损伤的机制为临床中预防和治疗OLV萎陷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氢分子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收藏
石海梅, 刘金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活性氧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氢通过选择性清除活性氧簇保护各种细胞、组织、器官免受氧化损伤。目的 分析总结氢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更好地认识氢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内容 氢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文就氢对各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及机制做全面的阐述,并对氢作为一种治疗性气体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趋向 氢治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为了识别氢作用的确切机制及验证氢气在临床上的治疗潜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TLR4在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作用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收藏
宿明艳, 钱燕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概述:小胶质细胞在术后早期中枢炎症反应中担当主角。而TLR4在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枢炎症细胞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中枢有关受体或递质功能,从而影响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 目的:探讨TLR4在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作用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述:TLR4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小胶质细胞与中枢炎症的关系、炎症和TLR4对认知的影响 趋向: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反应中担当主角。Toll样受体4(TLR4)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但TLR4在小胶质细胞相关的中枢炎症反应和认知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选择的必要性   收藏
余骏马, 张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1-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后疼痛值得重视,目前,罗哌卡因已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治疗。 目的 总结罗哌卡因对LC术后疼痛的作用。 内容 综述罗哌卡因在LC术后镇痛中的不同使用方法。趋向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寻求更好的联合用药和联合方法用于LC术后镇痛。

持续周围神经阻滞在围手术期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蒋鑫, 蒋京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2-1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近年来持续周围神经阻滞(CPNB)在围手术期疼痛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目的: 阐述CPNB在围手术期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优势、技术方法及并发症。内容: CPNB的镇痛机制在于阻断伤害性冲动向中枢传导,预防脊髓背角突触长时程增强和中枢敏化的形成。CPNB可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与之相关的副作用,避免形成硬膜外血肿的风险。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技术均可用于CPNB导管置入,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是CPNB最常用的局麻药。CPNB可安全用于四肢、躯体手术以及创伤、门诊和居家病人的疼痛治疗。CPNB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移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感染。趋向: 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CPNB的置管技术、用药方案和持续时间,评估其对术后远期效益的影响。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对预测术中液体反应性的指导价值   收藏
魏巍, 李国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3-1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鉴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等静态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预测液体反应性方面的不准确性及不实时性,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作为一个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而日趋受到重视。目的 探讨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可靠性及指导价值,为目标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内容 本文综述其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等。趋向 SVV预测液体反应性的价值日趋受到重视,很可能会替代CVP而成为新的容量预测指标。

microRNAs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收藏
罗婷, 吴安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14-1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microRNAs是一群长约21-23个核苷酸的小片段非编码内源性RNAs,通过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个靶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诊断疾病、评估预后、防治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 阐述miRNAs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内容miRNAs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分化过程、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肿瘤以及脑缺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趋向miRNAs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

其他
不能气管插管不能氧合状态的紧急处理策略   收藏
薛富善, 崔昕龙, 熊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9):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0 )

在麻醉和急诊治疗中,采用无创方法不能维持患者满意氧合是一个十分紧迫的急症。为了避免缺氧性脑损害甚至死亡的发生,当遇到不能气管插管不能氧合状态时,应立即实施紧急经皮气道。虽然这种危急情况十分少见,但是每个麻醉科医师均应掌握紧急经皮气道技术。目前已有数种紧急经皮气道技术可供选用,但是关于那种是最好的技术,目前尚无一致意见。由于每种技术均具有局限性,所以一般推荐每个麻醉科医师均应掌握一种以上的紧急经皮气道技术。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