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8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综述 
述评
困难面罩通气——麻醉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收藏
薛富善, 刘鲲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0-0.  
摘要( 2 )   HTML( 0 )     PDF( 0 )

论著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收藏
孔令锁, 王冠军, 方云, 赵侠, 陈兰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1.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60~75岁,体重49~80kg,ASA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瑞芬太尼-七氟烷组(R组)和舒芬太尼-七氟烷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以持续吸入3%~5%七氟烷,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 或舒芬太尼0.3μg/kg、罗库溴铵0.9 mg/kg,BIS值 ≤60维持 5 s 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烷,小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维持MAP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于麻醉前(T0)和拔管后1h(T1)、3h(T2)、6h(T3)、24h(T4) 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SOMCT)和改良的 RLAS 双盲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 SOMCT 评分和 RLAS 评估基础值比较无差别,T1和T2 时点R组SOMCT 评分明显高于S组(P <0.05); RLAS评估Ⅷ级T1时点R组23人(77%)、S组8人(27%) (P <0.05),T2时点 R组28人(93%)、S组15人(50%) (P<0.05), T3时点R组30人(100%)、S组28人(93%) (P>0.05);T4时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回到术前水平。结论 上腹部手术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早期皆可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 但瑞芬太尼-七氟烷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对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的保护   收藏
许锁, 李小民, 许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2-2.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 UTI)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X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 随机分为4组: 空白对照组(Con组)(n=6), 脂多糖组(LPS组)(n=6), 脂多糖+乌司他丁组(UTI组)(n=6), 脂多糖+地塞米松(DXM组)(n=6)。在8小时放血处死大鼠,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GRmRNA的表达,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和 IL-10的浓度,同时检测肺水含量,以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GR蛋白的表达:LPS组大鼠肺组织中GR蛋白的表达量较Con组明显降低(p<0.05),UTI组和DXM组大鼠肺组织GR蛋白的表达量高于LPS组(p<0.05),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mRNA的表达 :LPS组大鼠肺组织中GRmRNA的表达量较Con组明显降低(p<0.05),UTI组大鼠肺组织GRmRNA的表达量略高于LP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XM组GR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UTI组、LPS组、Con组(p<0.05); TNF-α的表达:LPS组中TNF-α的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UTI组和DXM组中大鼠肺组织中TNF-α的表达量较LPS组明显下降,其中DXM组下降更明显,但都高于Con组(p<0.05);IL-10的表达:LPS组中IL-10的表达较Con组明显升高(p<0.05),UTI组中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表达量较LPS组进一步升高(p<0.05),DXM组IL-10的表达量较LPS组下降(p<0.05),但高于Con组(p<0.05);肺组织湿/干比: LPS组肺组织湿/干比较Con组明显增加(p<0.05),UTI组和DXM组湿/干比较LPS组明显下降(p<0.05),DXM组较UTI组效果更好(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LPS组肺组织见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出血,水肿,UTI组、DXM组肺组织病理损害较LPS组明显减轻,DXM组更好一些。结论: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改善肺损伤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地塞米松改善肺损伤的效果更好一些。

温灌洗液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寒颤的发生率   收藏
高成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3-3.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温灌洗液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全麻下PCN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n=40),Ⅰ组(室温静脉输液和室温灌洗液组);Ⅱ组(室温静脉输液和温灌洗液组);Ⅲ组(温静脉输液和温灌洗液组)。各组均在室温相同的条件下麻醉,统计静脉输液总量和灌洗液总量,同时记录有创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围术期平均体温以及术后寒颤发生的比例。结果 Ⅰ、Ⅱ组患者苏醒期平均体温低于术中平均体温0.7℃左右,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患者苏醒期与术中平均体温相比变化不大,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患者术中及苏醒期平均体温低于Ⅱ、Ⅲ组,术后寒颤发生的比例Ⅰ组为57.5%、Ⅱ组为32.5%、Ⅲ组为1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患者术中和苏醒期平均体温以及术后寒颤发生的比例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温灌洗液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围术期寒颤的发生率,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有效。

右美托咪啶辅助强化麻醉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效果观察   收藏
缪文丽, 张元信, 王德明, 武春敏, 曲彦亮, 温宝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4-4.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odine ,DEX)在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辅助强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 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出现阻滞不全的手外伤择期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给予杜氟合剂(盐酸哌替啶25mg+氟哌利多2.5mg)。B组给予DEX,DEX以2ml(200ug)加入48ml生理盐水中,以0.8ug•kg-1的剂量以微量泵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给予负荷量,继以0.4u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前10min停用。于强化麻醉前(T0)、强化麻醉后5min(T1),10min (T2),30min(T3),术毕(T4)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VAS评分、Ramsay评分及相关副作用。 结果 B组于T1、T2、T43个时间点VAS评分优于A组,P<0.05;T1~T4时间点的Ramsay评分B组优于A组,P<0.01;两组组内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性高,可作为臂丛麻醉阻滞不全时的强化麻醉药物选择。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临床观察   收藏
钟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5-5.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骨科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 I-II),随机分为喙突下组(A组)和腋路组(B组)。A组在喙突下2cm处,用神经刺激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最强处进针。刺激器初始电流设置为1mA,频率2Hz。A组当电流减少至0.5mA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三支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各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mL。B组准备与A组相同,诱发出无名指和小指颤搐反应,注入相同局麻药30mL。观察记录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臂丛阻滞效果及感觉阻滞成功率;记录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满意度。结果 阻滞起效时间A组较B组短(P<0.05);维持时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A组桡、肌皮、腋、前臂内侧、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为93.3%-100%,明显高于B组(60%-86.7%) (P<0.05);尺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似。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阻滞方法操作简便,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阻滞成功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后手术的麻醉方法比较   收藏
胡杰, 张承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6-6.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后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使用电脑随机编码、随机抽签将60例年龄为80~99岁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轻比重腰麻组(S组),N组行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S组行轻比重腰麻,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min、3min、5min、10min、15min、30min、1h、2h、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血氧饱和度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记录两组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辅助用药、感觉阻滞平面;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副作用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N组麻醉后10minMAP、HR、SPO2分别为155.514.5、84.56.5、98.51.5,(P>0.05);S组麻醉后10minMAP、HR、SPO2分别为98.510.5、98.54.5、98.51.5,(P<0.05);S组与N组MAP比较P<0.05。HR两组间比较P>0.05。N组SPO2麻醉后与术前比较P<0.01,S组SPO2麻醉后与术前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S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升高(P<0.05,P<0.01)。结论 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轻比重腰麻更安全, 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发症少,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作为高龄患者的下肢手术不适宜腰麻而又不愿全麻时的麻醉方法之一。

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后手术的麻醉方法比较Narcotrend在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收藏
曾蓉, 雷勇静, 刘小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7-7.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Narcotrend在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寻求其在检查中最适宜的NTI(Narcotrend index, NTI)范围。方法 60例择期行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Ⅰ组:NTI(79-65)、Ⅱ组:NTI(64-37)、Ⅲ组:NTI(<37),监测各时间点的NTI、无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末二氧化碳(ETCO2);记录置喉罩后各组达到靶NTI的时间及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置喉罩后各组丙泊酚用量I组(2.16±0.31)mg/kg、Ⅱ组(2.78±0.37)mg/kg、Ⅲ组(3.15±0.29)mg/k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镜顺利率Ⅰ组85%,其余两组顺利率100%。各时间点Ⅰ、Ⅱ、Ⅲ三组两两比较SBP、DBP、MAP和HR波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术中有2例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表现。同时在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上Ⅲ组(9.4±3.1 、10.8±4.2)较Ⅱ组(6.2±2.4、7.5±2.5)明显延长(P<0.05)。结论 应用Narcotrend监测老年患者在术中的麻醉镇静深度和调控丙泊酚的用量是安全、平稳、有效的,对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适宜NTI在D(64-37)。

白细胞介素-10 对脓毒症肺组织大鼠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的影响   收藏
徐丽, 鲍红光, 王晓亮, 沈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8-8.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nterlukin,IL-10)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120 只雄性 Wistar 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只):对照组(C 组)、脓毒症模型组(CLP 组)和 IL-10 预处理组(IL-10 组)。各组分别于术后 2、6、12、24h 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 IL-6 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 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 的表达水平;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技术检测肺组织 STAT3 DNA 结合活性;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 结果 与 C 组比较,CLP 组肺组织 IL-6 含量(409.42±12.34)vs(175.14±12.34)、IL-6 mRNA表达(0.37±0.02)vs(0.09±0.01)、STAT3 DNA 结合活性(46.81±2.52)vs(1.75±0.20)、NO 含量(5.82±0.09)vs(4.72±0.11)和 iNOS mRNA表达(2.61±0.04)vs(1.04±0.02)均于术后 2h 显著升高(P<0.05),于12h 达高峰(P<0.05);IL-10 组各指标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 结论 IL-10 可能通过抑制 IL-6/STAT3 信号转导通路减轻脓毒症性肺损伤。

依达拉奉对犬体外循环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影响   收藏
谢海辉, 张曙, 杜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9-9.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犬体外循环(CPB)后肺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影响。方法 建立成年犬CPB相关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n=10),C组(CPB中用生理盐水),E1组(CPB前用依达拉奉),E2(CPB中用依达拉奉)。通过监测5个不同时段,即CPB前(T0)、CPB中30min(T1)、停机后15min(T2)、30min(T3)、60min(T4)时间点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TGF-β1的表达并光镜学观察病理结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于T0、T3、T4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 与T0比较,T3、T4 3组RI均升高(P <0.05),E1组、E2组升高幅度低C组 (P <0.05),且E1组低于E2组(P <0.05);与T0比较,3组肺组织中SOD活性均下降(P <0.05),与C组比较,E1组、E2组肺组织中SOD活性下降幅度低(P <0.05);组织学检查:C组肺部炎症改变较重;E1组、E2组相应改变明显减轻; T0时3组肺组织中偶见TGF-β1表达;随CPB时间的延长,TGF-β1表达均增强,且E1组弱于E2组、C组(P<0.05)。结 论 CPB可使肺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强,依达拉奉能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改善RI,减轻肺损伤;且CPB前依达拉奉的保护效果且优于CPB中用。

综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许晓东, 徐桂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1.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主要产生于肺脏和肾脏的内皮细胞,作用于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目前研究表明ACE除了具有促使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I,Ang 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 II),调节血容量和动脉血管的收缩和降解缓激肽的作用外, ACE在一些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肉状瘤病、肺癌、慢阻肺(COPD),急性肺损伤等。本文重点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ACE在各种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肺损伤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收藏
毛煜, 顾尔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2-2.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30%。虽然国际上已公布了防治PONV共识和指南,但临床应用仍是临床研究与临床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目的 探究PONV防治指南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障碍,为临床防治PONV工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内容 复杂的PONV预测模型是临床防治PONV最大的障碍,多模式防治PON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PONV发生的方法。趋向 多模式防治PONV更容易被临床麻醉医生接受和应用,新型的抗PONV药物和传统经典的抗呕吐药物为临床多模式防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心血管手术围术期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应用进展   收藏
魏海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3-3.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等药理作用,围术期应用可起到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降低心肌氧耗的作用。本文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收藏
张静, 刘秀兰, 上官王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4-4.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瘙痒是椎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都起到一定作用,中枢性μ阿片受体可能是其主要机制。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的瘙痒常规抗组胺治疗无效,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效果明确,但因逆转镇痛效果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他治疗药物如κ-阿片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丙泊酚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瘙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可能机制,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内容 本文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发生机制及目前存在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趋向 最近鉴别出的瘙痒特异性μ1D受体(μ1D-opioid receptor,MOR1D)为椎管内阿片类物质所致瘙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的麻醉管理   收藏
丁玲玲, 袁维秀 , 米卫东, 张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5-5.  
摘要( 2 )   HTML( 0 )     PDF( 0 )

目的:对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的麻醉管理策略进行综述。 方法:对人工智能辅助手术患者的麻醉术前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内环境、中枢神经系统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结果:长时间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增加了麻醉的复杂性,对麻醉提出了新挑战。 结论:人工智能辅助手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进步,其手术中对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影响待进一步总结。

细胞骨架与机械应力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收藏
方梦可, 陈畅, 张宗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6-6.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过度牵拉引起的细胞机械应力是由细胞骨架以及细胞-细胞间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调节完成。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丰富和完善VILI理论。 内容 此文描述了机械通气刺激被转化为细胞内的生理信号,从而诱导细胞活化、增加肺血管通透性导致肺损伤。对细胞骨架与机械应力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进行详尽的阐述。趋向 关于细胞骨架及其相关结构在VILI的病理生理变化中作用的体外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体内VILI模型较少,需进一步的研究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型变化极其意义的研究进展   收藏
赵燕君, 王嘉锋,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7-7.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多种功能分子的表型发生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恶化存在潜在联系。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型的生物学效应及意义。内容 中性粒细胞三大主要功能粘附、趋化和吞噬相关的多种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现状的研究。 趋向 随着对中性粒细胞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的相关机制研究地不断深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方向。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进展   收藏
孙乐英, 李玉梅, 李秋杰, 袁世荧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8-8.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在较高的平均气道压基础上以3-15Hz的频率传送小潮气量(<6ml/kg)的一种通气方式。理论上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CMV)下仍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目的:研究表明HFOV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但是其肺保护作用利用欠佳,HFOV是否影响ARDS患者预后仍不确定,本文目的是讨论如何最好的发挥HFOV的肺保护作用并同时满足氧合和安全性要求。内容:总结以往HFOV应用于ARDS患者的研究,并讨论HFOV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趋向:在等待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同时,建议HFOV应作为常规肺保护性通气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使用HFOV前,要慎重考虑深度镇静肌松、血流动力学变化、气压伤和噪音等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运动皮质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收藏
王长明, 刘大船, 蔡长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9-9.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慢性、顽固性疼痛,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疗效不佳,探讨新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运动皮质刺激(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 MCS)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多。目的 探讨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内容 总结分析近20年来国外MCS临床应用及研究有关文献,探讨其方法、可能的治疗机理及研究进展,对MCS临床疗效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趋向 MCS是临床上治疗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较为理想的方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行更多研究、不断改进及完善。

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尹晴, 屠伟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0-10.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VDCCs)参与了疼痛的发生及维持机制,钙通道阻滞剂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作用。目的 对主要的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回顾和总结。内容 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元上有大量VDCCs分布,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Ca2+内流,从而影响谷氨酸和P物质等与疼痛有关的神经递质释放。Ziconotide等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且不易形成耐受性及引起呼吸抑制,但给药途径受限,治疗窗狭窄。趋向 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开发更加安全方便的新型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收藏
元元, 王超, 王国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1-11.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其发生机制与NMDA受体- PKC通路介导的脊髓中枢敏化相关。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 Cα kinase, PICK1)是蛋白激酶Cα (protein kinase Cα , PKCα )的靶蛋白之一,也是在PKCα和突触后膜受体蛋白间起重要作用的衔接蛋白。目的:探讨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发生及维持中的作用。内容:本文对PICK1 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进行综述。趋势:通过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微小RNA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收藏
曹嵩, 刘云, 喻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2-12.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 近年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 miR)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进程。目的 综述miRNA参与心肌IRI的研究进展。 内容 概述miRNA及与心肌IRI有关的miRNA的作用,并作展望。趋势 miRNA与心肌IRI密切相关。以miRNA为靶点的治疗将可能被用于心肌保护。

大麻素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收藏
郑旭, 顾小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3-13.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POCD的发生可能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中枢胆碱能系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素系统在认知功能障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目的 综述大麻素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内容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大麻素系统,总结目前对于大麻素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趋向 通过本文综述,为研究者提供最新信息,期望对于POC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的研究进展   收藏
罗慧琴, 林健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3,34 (8): 14-14.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 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有毒废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源性H2S作为最新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机体多个系统中具有复杂的生理病理学意义。 目的 探讨H2S的生理、病理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并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内容 H2S不仅对全身各系统的缺血性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对神经性及炎症性疼痛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更是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其是内源性血管平滑肌的KATP通道开放剂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相关。 趋向 H2S这些新用途对探寻临床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重点应在H2S对疼痛作用的确切机制上。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