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论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效果   收藏
李中云, 陆健君, 杨焱焰, 文建乾, 牙耀, 刘文伟, 甘立书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 拟行心脏手术的重症瓣膜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A组)患者术前置入IABP备心脏复跳后行反搏,对照组(B组)不用IABP。于转机前(T2)、转机后60min(T3)、停机时(T4)、术后6h(T5)、12h(T6)、24h(T7)、48h(T8)时记录两组患者尿量及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的值。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与B组比较,两组各时点MAP、HR、CVP、LAP、尿量、手术时间、ECC时间、心脏复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5~T8时CK (623±45)、(432±34)、(339±40)、(252±21)u/L,CK-MB(172±37)、(146±29)、(122±29)、(78±21) u/L,cTnI(48.8±7.7)、(41.3±8.3)、(30.8±6.4)、(20.2±6.0) μg/L,Lac(3.12±0.79)、(2.10±0.86)、(1.53±0.74)、(1.19±0.48) mmol/L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多巴胺(7.2±2.1) 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7.2±2.1) μg•kg﹣1•min﹣1用量明显减少 (P<0.05),且肾上腺素使用例数(0/30)显著减少(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8.3±7.6)h、ICU停留时间(4.8±1.2)d、术后住院时间(13.8±4.8)d均缩短(P<0.05),早期死亡率(0/30)显著下降(P<0.01)。结论 IABP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在心脏复跳后行IABP支持,对术后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氨甲环酸减少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出血的临床研究   收藏
高成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凝血、肾功能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T组应用氨甲环酸0.5g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C组则应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输注完毕。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和输血总量,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术前和术后24小时血常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结果 术中T组患者出血约为70ml,C组约为200ml;术后T组患者术中出血约为80ml,C组约为220ml左右(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术后患者凝血及肾功能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有效,在围术期的合理应用有其重要的价值。

脑功能状态指数对椎管内麻醉中两种药物的镇静效果的评价比较   收藏
曾令全, 刘艳, 叶伦辉, 石宗莉, 吴佳穗, 熊开凯, 魏安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应用脑功能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 , CSI)监测,观察并比较椎管内麻醉下行丙泊酚或咪达唑仑镇静效果,探讨CIS用监测椎管内麻醉辅助镇静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各20例,Ⅰ组以丙泊酚镇静,Ⅱ组咪达唑仑静注镇静,记录OAA/S评分与对应的CSI值,血压及SPO2,在SPO2<92% 时停止注药。结果:(1)在SPO2<92%前,Ⅰ组OAA/S评分均可达到1分,Ⅱ组均可达到OAA/S评分3分,有6例达到2分,有2例达到1分。(2)两组随OAA/S评分的降低,对应的CSI、SBP、DBP、SPO2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3)OAA/S评分≥3分时,I组OAA/S评分与CSI的相关系数为0.745(p<0.01),Ⅱ组OAA/S评分与CSI的相关系数为0.684(p<0.01)。两组相关系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AA/S评分<3分时,I组OAA/S评分与CSI的相关系数为0.672(p<0.01)。结论 CSI可用于监测椎管内麻醉辅助丙泊酚镇静或咪达唑仑清醒镇静,能较好地反映镇静深度的动态变化。

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收藏
李秀娟, 王嘉锋, 王俊, 张燕, 李金宝,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在脓毒症小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致脓毒症小鼠模型,将18只雄性C57BL/6小鼠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Sham(n=6)、CLP组(n=6)和CLP+腹腔注射BLT1拮抗剂U-75302组(n=6),手术24 h之后取小鼠外周血和腹腔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并取小鼠肝、肺组织行病理检测。同样方法致脓毒症小鼠模型,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8)、CLP组(n=8)和CLP+腹腔注射BLT1拮抗剂U-75302组(n=8),观察小鼠七天生存率。结果 与CLP组相比,腹腔注射BLT1拮抗剂U-75302组小鼠外周血细菌负荷和腹腔灌洗液细菌负荷分别降低约74%和68%(P<0.01),其肝、肺病理损伤评分分别降低约62%和47%(P<0.01),且七天生存率提高约16%(P<0.05)。结论 白三烯B4受体1拮抗剂对脓毒症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机制仍有待探讨。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收藏
仇利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因二尖瓣狭窄需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年龄45~70岁,ASA分级Ⅱ~Ⅲ级。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SF组)和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S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h(T1)、24h(T2)、36h(T3)、48h(T4)疼痛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VAS评分比较:SD组T1、 T2、T3、T4时[(2.4±0.6)、(2.8±0.7)、(2.3±0.6)、(2.0±0.4)]VAS评分与SF组[(4.0±1.0)、(4.3±1.1)、(3.7±0.7)、(3.5±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amsay评分比较:T1、 T2、T3、T4时SD组[(3.3±0.5)、(3.0±0.4)、(3.5±0.6)、( 3.2±0.7)]Ramsay评分与SF组[(1.2±0.6)、(1.4±0.4)、(1.2±0.5)、(1.1±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P比较:与患者入室(T0)(82.9±11.9)时比较,SF组T1、 T2、T3、T4时[(98.6±10.9)、(98.9±12.1)、(95.7±13.1)、(93.1±12.9)]MAP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82.1±12.9)时比较SD组T1、 T2、T3、T4时[(85.6±10.4)、(86.2±9.7 )、(84.3±10.6)、(82.8±10.2)]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T0时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T1、 T2、T3、T4时SD组的MAP较SF组更为平稳(P<0.05)。(4)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T1、 T2、T3、T4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SD组[10%、5%]明显低于SF组[25%、1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镇痛,可以增加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糖尿病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收藏
凌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WIRS)糖尿病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急性胃粘膜损害模型采用经典WIRS改良法复制。雄性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大鼠WIRS组(B1组),糖尿病大鼠WIRS组(B2组),舒芬太尼预处理+B1组(C1组),舒芬太尼预处理+B2组(C2组)。WIRS大鼠6h后处死取胃组织标本,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GI)与组织学改变,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MDA、SOD、MPO含量。结果 WIRS6h后,各组大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胃粘膜损伤,与A组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最为严重,且B2组GI又明显高于B1组(P0.05);舒芬太尼预处理可有效减轻WIRS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AGML的损伤,但与A组比较差别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1和C2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见大鼠WIRS6h后胃粘膜均出现不同程度形态学改变,其损伤程度以B2组最为严重,经舒芬太尼预处理后充血、水肿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更容易发生并加重WIRS所致急性胃粘膜损伤。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减轻这种WIRS所致的急性胃粘膜损伤,其机制可能舒芬太尼对伤害性应激反应的控制,以及氧自由基清除增加和脂质氧化减少有关。

经蝶垂体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单中心调查分析   收藏
徐振东, 车薛华, 党丹丹, 焦微, 徐江慧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调查经蝶垂体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研究影响其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前瞻性定群研究的方法,对于2012年5月至10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择期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术后6h内和6~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因素。结果 经蝶垂体瘤手术后恶心呕吐总的发生率为22.5%(27/120),其中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发生率为1.7%(2/120),术后6h内为11.7%(14/120),术后6~24h为15%(18/120)。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女性(OR 4.69, 95%CI 1.4-15.5)和术后6h较高的疼痛评分(OR 3.54, 95%CI 2.1-6.0)是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和疼痛是经蝶垂体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右美托咪啶对脊神经结扎大鼠脊髓背角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收藏
冯涛, 倪婉, 翁泽林, 张建成, 袁世荧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对脊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作用及对脊髓背角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 HMGBl)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脊神经结扎组(SNL组)和右美托咪啶处理组(DEX)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经L4-5鞘内置管后,SNL组和DEX组大鼠行左侧L5脊神经结扎术。DEX组于术后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2 μg/10 μl,Sham组和SNL组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7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7天后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侧L4-5脊髓背角HMGBl表达。结果 SNL组大鼠左后肢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开始分别明显降低,且持续到术后第7天(P<0.05)。术后第7天PWT、PWL分别为12.9±1.6 g和8.3±0.9 s,与Sham组比较分别降低67%和41%(P<0.05),而脊髓背角 HMGBl表达增高84%(P<0.05);与SNL组比较,DEX组大鼠相应时间点PWT和PWL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7天PWT、PWL分别为22.3±3.2 g和10.4±1.1 s,较SNL组分别升高73%和25%(P<0.05),而脊髓背角HMGBl表达降低29%(P<0.05)。结论 脊髓背角HMGB1表达增高参与了SNL诱导的神经病理痛;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啶能明显缓解SNL诱导的神经病理痛,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HMGB1水平有关。

右美托咪定不同静脉给药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的分析   收藏
李烜, 王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不同静脉给药方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年龄20~5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 [单次泵注组(D1组)、持续泵注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用七氟醚吸入,间断追加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在术前10 min时,D1组先单次静脉泵注Dex0.5 µg/kg 10 min,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D2组持续静脉泵注Dex0.5 µg•kg-1•h-1;C组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三组均在术毕前30 min时停止泵注。记录用药情况;记录诱导前 (T0), 术毕(T1), 拔管前(T2), 拔管时(T3), 拔管后 1、3、5、10、15、30、45 min (T4~T10)时的循环、呼吸和意识变化;记录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拔管后3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术前1d和术后1d的认知功能。 结果 ①与T0时比较,C组在T2~T5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显著升高(P<0.05);②与C组比较, D1、D2组在T1~T4、T6~T8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降低(P<0.05),在T3~T6时间点的HR均显著降低(P<0.05);③D1、D2组的术中七氟醚用量、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躁动发生率和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D1组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④三组的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给予Dex能保持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呛咳和躁动的发生,不影响苏醒和术后认知功能。Dex持续泵注致心动过缓较单次泵注更少。

病例析评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左下肢瘫痪1例   收藏
李林, 刁玉刚, 周锦, 孙莹杰, 张铁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腰-硬联合麻醉相关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罕见,但一旦出现,往往引起患者部分神经功能丧失,故应给予足够重视。报道1例60岁女性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腰椎减压术后出现左下肢瘫痪的病因分析、处理及转归。

综述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临床的应用   收藏
孙传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由于其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费用相对经济等优点,逐渐被麻醉医生所接受和使用。目的 综述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及目前应用情况。内容 该文比较了外周神经阻滞麻醉中传统穿刺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法的优缺点,指出了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法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详述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上下肢手术和镇痛方面的应用状况。趋向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将会广泛应用。

P2X受体参与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徐昊, 许涛, 江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长期使用吗啡会导致其镇痛效能减弱,发生吗啡耐受。目前对吗啡耐受发生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数十年,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以往对吗啡耐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髓神经元及其递质相关的适应、敏化等神经机制。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胶质细胞及嘌呤受体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本文就P2X受体参与吗啡耐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收藏
安磊, 王月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肌松药是复合全麻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式阿曲库铵作为一种新型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有很多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非去极化肌松药。但是诱导时起效时间较慢,麻醉诱导时容易发生缺氧、返流误吸等并发症。目的 综述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为该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内容 加快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方法有加大剂量法、预注法、联合用药等,本综述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各方法的优缺点。趋向 加快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能减少诱导期的并发症,提高麻醉安全性。

右美托咪啶在产科麻醉和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韩传宝, 周钦海, 蒋秀红, 丁正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有镇静、镇痛、抗交感等多种药理作用和独特的“清醒镇静”而无呼吸抑制的特点,作为DEX“规定之外(off - lable)”应用之一的在产科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DEX在产科麻醉和镇痛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目的 概述及评价DEX在产科麻醉和镇痛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内容 分析DEX在产科麻醉和镇痛中应用时可能存在的优势。趋向 DEX在产科麻醉和镇痛中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并有更广阔的前景,但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去证实。

全身麻醉药在蛋白模型和离子通道的分子靶位及变构调节机制   收藏
高少龙, 何绍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全麻药地氟醚和丙泊酚与原核细胞膜中的五聚体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pentamer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s,pLGICs)复合体的结晶结构,为研究全麻药与大脑pLGICs变构调节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奇的结构框架,使全麻药作用机制的变构调节学说有了许多新的实验支持。 目的 概述全麻药作用的分子靶位及变构调节机制。 内容 简介“变构”(“allosteric”)一词的由来及发展,阐述麻醉药在蛋白模型和离子通道的分子靶位及调节机制,提出麻醉药在pLGICs的分子靶位有两个关键结合位点,分别通过影响受体的亲和力或直接对受体发挥作用,而影响受体亲和力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变构调节。 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全麻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分子靶位及调节机制将逐步得到破解。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郝学超, 闵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是常见的手术、麻醉并发症,以老年患者及心脏术后患者多发,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近年来,随着老年患者被纳入手术对象的比例增加,POCD将成为一个严重的临床及社会问题。 目的 旨在推进POCD的相关研究进展,促进POCD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揭示。 内容 关于POCD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然而其明确机制仍未阐明,存在较大争议。手术及麻醉的作用是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且大量研究发现,老年是POCD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的是POCD发生的基础,手术及麻醉引起的病理改变是POCD发生的外在因素。 趋向 炎症发应是手术创伤后机体产生的固有的抗损伤反应,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则会起到损伤机体的负面作用。关于POCD发病机制的多种阐释中,机体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神经炎症(neuroinflammation)机制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本文从CNS神经炎症角度出发,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综述POCD的发生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4在免疫反应与疾病中的作用   收藏
于雄伟, 薄禄龙,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TIM)家族能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4(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4,TIM4)只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表面。作为T细胞活化强有力的免疫共刺激分子,调控Th细胞的分化增殖。目的 研究TIM4与其配体结合后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的机制,探究TIM4在疾病中的作用。内容 TIM4的基础研究进展,TIM4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趋向 TIM4对T细胞增殖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取决于其结合的配体和T细胞分化的程度。TIM4的表达异常与多种过敏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可能成为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钙结合蛋白S100A8在急性炎症反应中的生物学机制   收藏
张丽珍, 黎阳, 黄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钙结合蛋白S100A8(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8,S100A8),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能与钙结合蛋白S100A9(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9,S100A9)特异性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后行使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其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钙结合蛋白S100A8通过参与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κB,NF—кB)信号通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活性氧信号通路(NADPH oxidase-active oxygen signal,NADPH-R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介导炎性细胞的趋化、参与急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目前研究发现钙结合蛋白S100A8特异抗体有中和钙结合蛋白S100A8的作用,能阻断钙结合蛋白S100A8的部分生物学功能。 目的 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8在急性炎症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 内容 现就钙结合蛋白S100A8与急性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趋向 为急性炎症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思路。

TAT蛋白转导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李立亚, 钟海星, 王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概述 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er domain, PTD)使大分子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受到了日益广泛地关注。目的 以应用最为广泛的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为核心,通过总结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内容 TAT蛋白转导结构域是人类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功能性结构域。目前已与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Nogo-A细胞外肽1-40(NEP1-40)、抗凋亡蛋白等多种功能性蛋白重组融合,不仅使其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减少了药物副作用。尤其是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融合形成的TAT-NR2B9c可减少脑梗死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趋向 TAT蛋白转导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为临床治疗脑卒中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腰麻中的心跳骤停   收藏
高申山, 刘友坦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腰麻具有适用手术种类广、麻醉阻滞完全和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因此,近二十多年来,随着腰麻技术的改进,腰麻已成为临床麻醉中一种比较盛行的麻醉方法。但是,腰麻有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即心跳骤停。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一并发症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腰麻中心跳骤停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机理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内容 本研究综述了腰麻中心跳骤停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生机理,初步给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 趋势 下一步研究需要更精确统计腰麻中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进一步阐述其发生机理以及给出正确预防和处理这一并发症的方法。

高位脊髓损伤后心血管功能改变及其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收藏
苏春侠, 陈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不断增长的发生率和不容乐观的预后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SCI后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 目的 明确SCI后的心血管功能改变及其机制和影响因素。 内容 阐明SCI后的血压、心率改变,心肌损伤,以及手术治疗和麻醉操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趋向 通过对SCI后的心血管功能改变及其机制的了解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提供基础,可能带来SCI治疗的新突破。

AMPAR与GABAR磷酸化水平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调整电休克治 疗抑郁症疗效中的作用研究   收藏
陈婧, 闵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概述 电休克治疗(ECT)是治疗重度抑郁症最有效的手段。研究证实,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与ECT具有抗抑郁协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MPA受体、GABA受体活性相关。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对其受体磷酸化水平的调控在调整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中起重要作用。目的 对AMPAR、GABAR磷酸化水平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调整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中有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内容 包括①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现状;②氯胺酮与异丙酚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③ AMPAR、GABAR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 机制中的作用。趋向 深入研究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调整ECT治疗抑郁症的AMPAR、GABAR磷酸化水平调控机制可为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评估系统   收藏
张朝宾, 张浩, 晏馥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4,35 (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分(the Risk Adjustment in Congenital Heart Surgery-1 method,RACHS-1)和Aristotle评分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被证实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有较强的联系,其中Aristotle评分系统又分为Aristotle Basic Complexity(ABC)和Aristotle Comprehensive Complexity(ACC)评分。目的 对两个评分系统的应用及优略进行综述比较。内容 RACHS-1评分在预测死亡率和术后病态率方面优于ABC评分,而ACC评分则优于RACHS-1评分,为了达到相似的预测能力,RACHS-1需要对年龄、早产和主要心脏外异常进行调整。趋向 两个评分系统正被进一步精确化并可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