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2年, 第8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综述 
述评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展望   收藏
曾因明, 麻醉编辑部, 宋杰, 谢伟斌, 曹汉忠, 史宏伟, 嵇富海, 马正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9 )   HTML( 112 )     PDF( 333 )

论著
异氟醚通过激活PERK/eIF2α通路诱导神经元凋亡 和ERS在PND中的作用机制   收藏
董营, 何二涛, 师荣荣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3 )   HTML( 114 )     PDF( 97 )

目的 探究异氟醚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 eIF2α)通路诱导神经元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异氟醚组和PERK抑制剂组(GSK组)。异氟醚组和GSK组大鼠放置于麻醉箱,通过吸入2%异氟醚4 h建立PND模型,GSK组大鼠在吸入异氟醚6 h前使用PERK抑制剂GSK2606414(150 mg/kg)灌胃;对照组大鼠进行同样处理,但不吸入异氟醚,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吸入异氟醚4 h后进行水迷宫试验,记录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析大鼠神经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ERK、eIF2α磷酸化水平及78 kDa葡糖调节蛋白(78 kDa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 Bcl‑2)、B淋巴细胞瘤‑2‑Associated X(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 Bax)水平。 结果 异氟醚组逃避潜伏期长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少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异氟醚组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高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PERK、eIF2α磷酸化水平高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GRP78、CHOP水平高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Bax水平高于GSK组及对照组,Bcl‑2水平低于GSK组及对照组(P<0.05)。 结论 异氟醚可能通过激活PERK/eIF2α通路和ERS引起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抑制PERK/eIF2α通路的激活可通过抑制ERS缓解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对PND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电针治疗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 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收藏
曾亚飞, 吴兴鉴, 陈玮, 陈梦, 邓超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18 )     PDF( 82 )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3月—2020年4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假电针治疗,观察组予以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肌瘤个数、肌瘤直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1、6、12 h 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3 d静脉血CD3+、CD4+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肌瘤个数及肌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h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 h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 h VAS疼痛评分增加(P<0.05);术后12 h与术后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静脉血CD3+、CD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静脉血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 d 静脉血CD3+、CD4+水平降低(P<0.05);与术后1 d比较,观察组术后3 d 静脉血CD3+、CD4+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电针治疗能减轻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 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加快功能恢复   收藏
刘琳肖, 张宗旺, 蔡爱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14 )     PDF( 122 )

目的 探讨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疼痛、全身炎症反应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单侧TKA的患者4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1例):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麻醉其他用药相同基础上,L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以1.5 mg·kg−1·h−1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按同样的方式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主要结局指标为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出PACU、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次要结局指标为出PACU、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时患者膝关节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术后6、24、48 h大腿根部VAS疼痛评分,入室时(T0)、止血带充气时(T1)、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2)、松止血带时(T3)、拔管后(T4)的MAP、心率,术后24 h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lymphocyte, N/L)、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lymphocyte, P/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术后6 d膝关节关节活动度(knee range of motion, ROM)。 结果 与C组比较,L组出PACU、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时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出PACU、术后6 h膝关节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T4时MAP、心率降低(P<0.05)。两组术后6、24、48 h大腿根部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 h静脉血N/L、P/L、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6 d 膝关节ROM大于C组(P<0.05)且ROM更早达到90°(P<0.05)。 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减少TKA后舒芬太尼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术后6 d 膝关节ROM,且能使ROM更早达到90°。

氟比洛芬酯不同时机给药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 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收藏
王行何, 李童, 郭科迪, 李笑笑, 杨玉萍, 刘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4 )   HTML( 127 )     PDF( 110 )

目的 探讨术中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 FA)不同时机给药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4例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1例):术前给药组(Pre组)、术中给药组(Intra组)、术毕给药组(Post组)、对照组(Control组)。4组麻醉在其他用药相同基础上,Pre组麻醉诱导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FA 100 mg,Intra组气腹建立1 h后缓慢静脉注射FA 100 mg,Post组缝皮结束后缓慢静脉注射FA 100 mg,Control组不使用FA。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手术相关基本信息及术中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T0)、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术后72 h(T4)时外周血CD4+水平、CD4+/CD8+、TNF‑α水平、IL‑6水平,记录患者术毕(T1)、T2、T3、T4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及总体生存率。 结果 Pre组、Intra组瑞芬太尼用量少于Post组和Control组(P<0.05)。T0时4组患者CD4+水平、CD4+/CD8+、TNF‑α水平、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T2时4组患者CD4+水平、CD4+/CD8+降低(P<0.05),T2~T4时4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5)。与Control组比较:T2时Pre组、Intra组、Post组,T3时Pre组、Intra组,T4时Pre组CD4+水平升高(P<0.05);T2、T3时Pre组、Intra组,T4时Pre组CD4+/CD8+升高(P<0.05);T2、T3时Pre组、Intra组、Post组,T4时Pre组、Intra组TNF‑α水平降低(P<0.05);T2、T4时Pre组、Intra组、Post组,T3时Pre组、Intra组IL‑6水平降低(P<0.05)。与Post组比较:T3、T4时Pre组CD4+水平升高,T4时Pre组IL‑6水平降低(P<0.05)。与Intra组比较:T4时Pre组CD4+水平、CD4+/CD8+升高(P<0.05)。T1时Pre组、Intra组、Post组静息及咳嗽VAS疼痛评分均低于Control组(P<0.05)。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组、Control组各有1例提示存在肿瘤复发,1年内各组均无死亡病例,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FA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效果优于术中及术毕给药。

体外循环前与浅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异丙酚麻醉 脑频谱图比较分析   收藏
曲宗阳, 周淑珍, 郑元庄, 杨帆, 华震, 杨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0 )   HTML( 111 )     PDF( 90 )

目的 比较CPB前后异丙酚麻醉患者前额脑频谱图变化并分析其特征。 方法 纳入分析2019年5月—2020年9月29例异丙酚麻醉维持在CPB浅低温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例,比较CPB前与CPB浅低温阶段(约30 ℃)脑频谱图β波、α波、θ波、δ波能量,绘制CPB期间脑频谱图,重建CPB前与CPB浅低温阶段平均脑频谱图并进行比较,做差异谱分析描述两个阶段频谱变化。 结果 CPB期间脑频谱图呈现动态性变化,其中CPB浅低温阶段与CPB前相比,脑电θ波能量增强[2.8(1.9~3.9) dB,Z=−4.64,P<0.001],但β波能量[−3.4(−4.1~−2.6) dB,Z=−4.62,P<0.001]、α波能量[−2.9(−3.9~−2.0) dB,Z=−4.01,P<0.001]以及δ波能量[−1.5(−1.9~−0.9) dB,Z=−3.53,P<0.001]均减弱。前额脑频谱图可以直观地反映这种改变,降温时呈现动态α‑θ频率减慢,复温时呈现动态α‑θ频率增快。差异谱分析提示CPB浅低温状态时在4~8 Hz具有较高的能量[两个阶段间能量分布在4~8 Hz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频谱图在CPB浅低温阶段发生显著改变,θ波能量增强和β波、α波、δ波能量降低的脑频谱图可作为异丙酚维持输注CPB麻醉状态分析的参考。

潜伏期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收藏
厉雪, 冯善武, 王菁, 吴海波, 范云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9 )   HTML( 110 )     PDF( 88 )

目的 探讨分娩潜伏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对初产妇围生期镇痛效果、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的影响。 方法 将13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潜伏期VR联合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一活跃期硬膜外阻滞组(B组)。A组潜伏期(规律宫缩至宫口开至1 cm)行VR干预30 min,B组潜伏期不进行VR干预,两组产妇均于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T0)、宫口开至1 cm后30 min(T1)、宫口开至1 cm后1 h(T2)及硬膜外给药前(T3)、给药后10 min(T4)、给药后30 min(T5)、给药后1 h(T6)、给药后2 h(T7)、宫口开全(T8)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评分,T0、T1、T5、产后2 h(T9)时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评分[包括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AI)评分],T0、T1、T5、产后3 d(T10)时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分;ELISA法检测T0、T1、T9时两组产妇唾液皮质醇(cortisol, COR)、IL‑6水平及脐动脉血COR、IL‑6水平;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次数及产后满意度等。 结果 与B组比较:A组T1、T2时NRS疼痛评分,T1、T5时S‑AI评分,T1时T‑AI评分,T1、T10时EPDS评分,T1时唾液COR及IL‑6水平降低(P<0.05),产后满意率升高(P<0.05)。与T0比较:A组T1~T8时NRS疼痛评分,T1、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10时EPDS评分,T1、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B组T3~T8时NRS疼痛评分,T5、T9时S‑AI评分及T‑AI评分,T9时唾液COR、IL‑6水平降低(P<0.05)。两组产妇脐动脉血COR及IL‑6水平、产程时间、镇痛药物用量、PCA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娩潜伏期应用VR技术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初产妇围生期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应激,提高产妇产后满意度。

全身麻醉深度对糖尿病患者术中血清CGRP、 SP浓度的影响   收藏
李怀亮, 马崇皓, 张妙, 李宇恒, 郭政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3 )   HTML( 112 )     PDF( 80 )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糖尿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和P物质(substance P, SP)浓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8例,年龄42~7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术前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NDM组,40例)和糖尿病组(DM组,38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糖尿病浅麻醉组(LNDM组,20例)、非糖尿病深麻醉组(DNDM组,20例)、糖尿病浅麻醉组(LDM组,19例)、糖尿病深麻醉组(DDM组,19例)。LNDM组、LDM组BIS值维持在50~59,DNDM组、DDM组BIS值维持在40~49。记录4组患者术前及术中情况(如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后睁眼时间、PACU停留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中补液量、术中失血量、尿量等),记录4组患者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采用ELISA法测定4组患者术前和术毕时血清CGRP、SP浓度。 结果 与LNDM组比较:LDM组、DDM组术前血清CGRP、SP浓度均较低(P<0.05);DNDM组、DDM组丙泊酚用量增多(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延长(P<0.05);DNDM组、LDM组、DDM组术毕血清CGRP、SP浓度均降低(P<0.05),DDM组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总使用率升高(P<0.05)。与DNDM组比较:LDM组、DDM组术前、术毕血清CGRP和SP浓度均较低(P<0.05);LDM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缩短(P<0.05);DDM组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P<0.05),DDM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升高(P<0.05)。与LDM组比较:DDM组丙泊酚用量增多(P<0.05)、停药后睁眼时间延长(P<0.05),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升高(P<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升高(P<0.05),术毕血清CGRP、SP浓度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血清CGRP[比值比(odds ratio, OR) 0.78,95%CI 0.65~0.94,P=0.010]、SP浓度(OR 0.98,95%CI 0.97~0.10,P=0.020)是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的影响因素。 结论 深麻醉是CGRP、SP降低的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清CGRP、SP浓度降低与深麻醉有关,糖尿病患者术中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与血清CGRP、SP浓度降低有关。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收藏
赵凯, 刘廪, 谢红, 朱江, 周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1 )   HTML( 106 )     PDF( 91 )

目的 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影响。 方法 将4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12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12只)、白藜芦醇组(Res组,12只)和地尔硫卓组(阳性对照组,6只)。IR组、Res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建立MIRI模型,Sham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建立MIRI模型前,Res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连续7 d、每天分别腹腔注射1次Res(20 mg/kg )和地尔硫卓(5 mg/kg),Sham组和IR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1次等容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溶液。4组大鼠于再灌注2 h时取腹主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浓度;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Sham组、IR组和Res组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 FTH)、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fatty acid‑coenzyme A ligase 4, FACL4)蛋白水平。 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Res组、阳性对照组血清CK‑MB、LDH浓度升高(P<0.05),IR组、Res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增大(P<0.05);IR组心肌组织铁含量、MDA含量和FACL4蛋白水平升高(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和FTH、GPX4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IR组比较:Res组和阳性对照组血清CK‑MB、LDH浓度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减少(P<0.05);Res组大鼠心肌组织铁含量、MDA含量和FACL4蛋白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FTH、GPX4蛋白水平升高(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es预处理可降低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以抑制铁死亡,从而减轻MIRI。

不同硬膜外导管设计及脉冲速率对脉冲压力的影响   收藏
杜唯佳, 易娟, 宋英才, 刘志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13 )     PDF( 85 )

目的 探究不同硬膜外导管设计和脉冲速率对脉冲压力的影响。 方法 对国内常用的12种硬膜外导管联合5种脉冲速率(120、240、360、480、600 ml/h)进行体外测压(峰值压力及脉冲平均压力)。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脉冲速率与脉冲平均压力的关系,并比较不同设计两种硬膜外导管在不同脉冲速率下脉冲平均压力的差异。 结果 不同硬膜外导管和脉冲速率总共产生60种组合,共进行180次测压。峰值压力变化范围为1.81~14.84 psi。12根导管的脉冲速率和脉冲平均压力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P<0.05)。末端封闭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末端开孔导管(P<0.001);20 G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19 G导管(P<0.05);钢丝加强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无钢丝加强导管(P<0.05)。 结论 脉冲平均压力与脉冲速率呈正相关,细管径、末端封闭、钢丝加强型的导管设计会增加脉冲平均压力,在使用较高脉冲速率(>360 ml/h)时,应使用粗管径的硬膜外导管以降低报警风险。

基于脑电信息样本熵计算的麻醉深度指数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收藏
李姣阳, 杨玉峰, 曾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9 )   HTML( 109 )     PDF( 83 )

目的 探讨基于脑电信息样本熵计算的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AI)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24例,年龄3~1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E组根据AI调节麻醉深度,维持AI在40~60,C组根据血压、心率变化调节麻醉深度。记录两组患儿入室(T1)、诱导前(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3 min(T5)、插管后5 min(T6)、手术开始(T7)、扁桃体切除(T8)、腺样体刮除(T9)、手术结束(T10)、苏醒(T11)、拔管(T12)时的MAP、心率、AI;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儿术后30 min、术后2 h的小儿苏醒期谵妄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T7~T10时E组心率、MAP、AI均高于C组(P<0.05);E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丙泊酚用量少于C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30 min、术后2 h PA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I监测有助于减少术中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用量、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可安全用于儿童。

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 半数有效量   收藏
左荣华, 庄婧雯, 陈倩敏, 王志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0 )   HTML( 113 )     PDF( 104 )

目的 测定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ED50及95%有效量(95% effective dose, ED95)。 方法 选择行胃镜检查的患者60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Y组,年龄18~44岁)和中年组(M组,年龄45~60岁),每组30例。所有患者静脉推注阿芬太尼5 μg/kg,30 s后推注瑞马唑仑,初始剂量为0.1 mg/kg,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mOAA/S)<3分时进行胃镜检查。按照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确定下一位患者的瑞马唑仑剂量。患者镇静“成功”,则下一例患者瑞马唑仑剂量降低0.03 mg/kg,否则增加0.03 mg/kg。记录患者瑞马唑仑用量、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瑞马唑仑的ED50、ED95及其95%CI。 结果 Y组的ED50为0.13(0.11~0.16) mg/kg,ED95为0.19(0.16~0.33) mg/kg;M组的ED50为0.09(0.07~0.12) mg/kg,ED95为0.18(0.13~0.57) mg/kg。M组与Y组的等效比值为0.68(0.22~0.98)。两组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瑞马唑仑用量高于M组(P<0.05)。无患者存在术中知晓。 结论 复合阿芬太尼5 μg/kg时,瑞马唑仑用于青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ED50为0.13(0.11~0.16) mg/kg,用于中年患者的ED50为0.09(0.07~0.12) mg/kg,两者对应的等效比值为0.68(0.22~0.98)。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 老年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收藏
顾毓庭, 徐雅文, 陈天成, 张萌萌, 彭鹏, 胡书群, 燕宪亮, 许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10 )   HTML( 106 )     PDF( 72 )

目的 探讨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lymphocyte, N/L)对原发性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ICH)老年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AICH老年患者155例,根据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92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63例)。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间差异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分析,确定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N/L对原发性AIC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占比、血肿体积、WBC计数、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N/L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比值比(odds ratio, OR) 1.108,95%CI 1.048~1.172,P<0.001]、N/L(OR 1.342,95%CI 1.178~1.528,P<0.001)是原发性AIC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N/L预测AIC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 0.723~0.866,P<0.001),截断值为5.36,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4%、66.3%;NIHSS评分预测AIC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 0.640~0.804,P<0.001),截断值为16.50,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9.4%、67.4%。 结论 N/L和NIHSS评分是原发性AICH老年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综述
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收藏
李静静, 马武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9 )   HTML( 109 )     PDF( 112 )

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HFNO)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输送方法,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而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回顾关于HFNO的近期研究,综述HFNO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围麻醉期患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应用。分析与无创通气、鼻导管氧疗、面罩通气相比,HFNO对患者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率、窒息氧合、SpO2的影响,为HFNO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   收藏
孙琪荣, 李卓柠, 余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12 )     PDF( 127 )

在过去的20年里,有许多关于液体和血流动力学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异质性,不同研究之间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文章着重介绍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加速康复外科路径中实施术前禁饮、禁食的最佳策略。结合文献,从液体容量及液体类型两个维度分析目前术中液体管理方案的优劣。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础上,分析个体化液体管理的优势,以寻求更优的液体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的研究进展   收藏
郭嘉, 王迎斌, 李欣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07 )     PDF( 125 )

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 RLB)是一种新颖的脊柱旁阻滞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胸部和脊柱手术的麻醉与镇痛。由于RLB操作既简单又安全,有望代替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PVB)以满足围手术期的镇痛需求。超声引导下RLB不仅能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还可以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文章通过对RL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超声定位方法、临床应用及其不足之处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支气管套囊相关研究进展   收藏
邓智敏, 罗天元, 王海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05 )     PDF( 148 )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 DLT)是胸科手术中最常用的肺隔离工具,而其支气管套囊是确保成功单肺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气管套囊的管理能够直接影响肺隔离效果及患者临床转归。文章综述了DLT支气管套囊的分类,压力影响因素及监测方法,支气管套囊在插管过程中定位管理、移位判断以及在特殊病例中潜在作用等,以期加深对支气管套囊管理的认识。未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用于支气管套囊的管理中。

经皮穴位电刺激调节术后睡眠障碍的机制 研究进展   收藏
王隽, 卢飞飞, 江志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8 )   HTML( 112 )     PDF( 106 )

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s, PSD)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患者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PSD,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文章对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调节PSD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着重从TEAS对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术后疼痛及睡眠‑觉醒周期等方面的影响来探讨TEAS调节PSD的机制,为临床治疗PSD、加速患者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超声引导下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进展   收藏
王梓峄, 刘立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7 )   HTML( 105 )     PDF( 130 )

桡动脉穿刺置管是临床常用技术之一,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小儿动脉的解剖特点增加了穿刺置管的操作难度。超声引导技术为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提供了较大帮助但仍存在较多困难。文章总结现有文献,介绍不同超声引导下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的应用、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及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思考。

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术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收藏
严诗婷, 郁言龙, 王莹, 张冬生, 张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7 )   HTML( 108 )     PDF( 147 )

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PSD)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可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如谵妄风险、疼痛敏感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等,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节兴奋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文章总结了既往SGB对PSD的治疗方案及效果,从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来探讨SGB改善PSD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围绕褪黑素分泌、应激反应、脑血管舒缩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PS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进展   收藏
李秋冬, 李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2,43 (8): 0-0.  
摘要( 7 )   HTML( 107 )     PDF( 116 )

肥胖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的特殊性,常合并困难气道、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问题。如何为肥胖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给临床麻醉带来了挑战。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HFNO)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辅助通气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广受关注。文章介绍了HFNO技术及其生理效应,综述了近几年HFNO技术在肥胖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讨论了HFNO技术应用的优缺点,为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支持提供新技术。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