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8年,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论著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中应用顺阿曲库铵的肌松时效研究   收藏
王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57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吸复合麻醉中应用顺阿曲库铵的肌松时效,探讨顺阿曲库铵的合理使用剂量。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我院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进行手术的10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将婴幼儿分为两组,A组(3~6个月),B组(7~36个月),再根据顺阿曲库铵负荷剂量(2ED95 0.10mg/kg, 3ED95 0.15mg/kg)将婴幼儿平均分为两个亚组,共A0.10、A0.15、B0.10、B0.15四组,每组25例。观察肌松时效指标(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RI、Th时间与TOF恢复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高负荷剂量组(0.15mg/kg)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低负荷剂量组(0.10mg/kg) (P<0.05);临床作用时间与恢复时间在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的年龄与顺阿曲库铵的负荷剂量是影响肌松时效的关键因素。

心动超声下丙泊酚影响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的有效血浆浓度   收藏
潘新芳, 谢红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36 )

【摘要】 目的 利用心动超声结合靶控输注(TCI)技术研究丙泊酚影响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的有效血浆浓度。 方法 拟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60~69岁患者50例,ASA I~II级,无心血管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TCI血浆浓度随机分为5组(I~V组,n=10),分别为3.5μg/ml、4.0μg/ml、4.5μg/ml、5.0μg/ml、5.5μg/ml,于注药前(T0)及注药后1min(T1)、3min(T2)、5min(T3)、8min(T4)、10min(T5)用无创监测记录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同时用心动超声连续监测左心室活动情况,并记录上述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心排血量(CO)。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EF下降幅度>10%和20%的EC50,以及FS下降幅度>10%和20%的EC50。 结果 与T0时比较,T2、T3、T4、T5时I~V组SP、DP、CO均下降,T3、T4、T5时,II~V组EF、FS下降(P<0.05);与T2时比较,T3、T4、T5时II~V组SP、EF、FS下降(P<0.05),V组DP下降(P<0.05),I~V组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T3、T4、T5时II~V组EF、FS下降(P<0.05);与IV组比较,T3、T4时V组EF、FS下降(P<0.05);I~V组T3时引起患者EF下降幅度>10%及20%的EC50分别为4.40、5.20μg/ml,FS下降幅度>10%及20%的EC50分别为4.01、5.20μg/ml。 结论 当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在4.0~5.5μg/ml时可对60~69岁患者的心肌收缩产生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此范围内引起患者EF下降幅度>10%的EC50为4.40μg/ml,EF下降幅度>20%的EC50为5.20μg/ml。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的研究   收藏
张倩, 陈思, 马锐, 董海龙, 曾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28 )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滴鼻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的患儿160例,年龄3~7岁,ASAⅠ~Ⅱ级,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DEX 1ug/kg组(D1.0组),DEX 1.5ug/kg组(D1.5组),DEX 2ug/kg组(D2.0组),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S组),每组40例。由麻醉准备间麻醉护士配置好滴鼻液,总量均为1ml,患儿在家属陪同下由一名麻醉医生用滴鼻器经鼻滴入容量为1ml的滴鼻液,记录患儿滴鼻给药后10min、20min、30min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指脉氧饱和度(surplus pulse O2, SpO2)。30min后将患儿接入手术室,进行静脉穿刺,记录患儿的Funk评分。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 2mg/kg,芬太尼 3ug/kg,维库溴铵0.1mg/kg,经口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维持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 NI)在40~60之间。手术结束时停止药物泵注,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对患儿术后进行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pediatric ana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评分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odified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 m-CHEOPS)。 结果 D1.0组患儿静脉穿刺抵抗评分较 D1.5组及D2.0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用量S组大于DEX滴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儿拔管即刻(T5),拔管后5min(T6)的MAP、HR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苏醒后入恢复室,S组患儿PAED评分,m-CHEOPS评分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0组有两例患儿术后出现嗜睡,其它各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DEX术前30min滴鼻,能有效并安全的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1ug/kg 及 1.5ug/kg 滴鼻安全性优于2ug/kg滴鼻。

纳美芬对小儿全麻瑞芬太尼诱导所致咳嗽的影响   收藏
宋兆孟, 金泉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83 )

目的 观察纳美芬对瑞芬太尼在小儿全麻诱导中所致咳嗽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100例,年龄2~6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纳美芬观察组(N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组于麻醉诱导前2min静脉注射纳美芬0.25u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病人在静注瑞芬太尼后1min内发生呛咳例数及发生的强度,记录静注纳美芬前(T0)、静注瑞芬太尼前(T1)、静注瑞芬太尼1min后(T2)和置入喉罩时(T3)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N组咳嗽发生率为 4%,C组咳嗽发生率为36%。与C组比较,N组咳嗽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二组各时间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纳美芬0.25ug/kg可有效抑制瑞芬太尼导致的咳嗽反应。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腹腔镜阑尾术后疼痛的影响   收藏
高瑞, 冯慧悦, 马益平, 吴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99 )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小儿腹腔镜阑尾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40例,ASA分级I~II、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TAP阻滞,分别给予双侧注射局麻药各0.4ml/kg 。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复合1ug/kg右美托咪定。记录TAP阻滞前后各个时间点的BIS、HR、MAP,入、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的改良Aldrete评分、Ramsay评分,PACU滞留时间,TAP阻滞至疼痛开始的无痛时间(T-pain free),记录疼痛即刻(T-pain)FLACC评分;记录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的干预情况及实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D组T2、T3、T4时刻BIS值显著低于R组(P<0.05); RD组T2时刻的MAP高于R组(P<0.05);HR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在入、出PACU时的改良Aldrete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Ramsay评分显著高于R组(P<0.05);PACU滞留时间明显长于 R组(P<0.05);TAP阻滞到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间隔T-pain free明显较R组延长(P<0.05);疼痛即刻T-pain FLACC评分显著低于R组(P<0.05);RD组仅一例小儿口服镇痛药。两组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显著延长小儿腹腔镜阑尾术后无痛时间,增强镇痛效能;但增加术后镇静深度,延长恢复室滞留时间。

回顾性分析氨甲环酸对癫痫手术患儿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   收藏
王培, 范婷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77 )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中给予氨甲环酸(TXA)对癫痫手术患儿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7年1月-12月择期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患儿45例,分为3岁及以下未用氨甲环酸组(N1组)、3岁及以下氨甲环酸组(TXA1组)、3岁以上未用氨甲环酸组(N2组)和3岁以上使用氨甲环酸组(TXA2组)。比较四组患儿在术前、术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输液量、公斤失血量、失血量占估计血容量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N1组与TXA1组相比、N2组与TXA2组相比患儿身高、体重、手术时间、估计血容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A1组患儿出血量、输血量、公斤失血量、出血量占估计血容量百分比均小于N1组(P<0.05)。TXA2组患儿出血量、输血量小于N2组(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A1组术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均低于N1组术后(P<0.05)。N2组和TXA2组术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相比术前、术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癫痫手术患儿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对小儿开胸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收藏
杨婷, 邱永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49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对小儿开胸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D1~D3组用药分别为右美托咪定(0.5、0.75、1.0ug/kg)+0.375%罗哌卡因,C组为单纯0.375%罗哌卡因。记录患儿麻醉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手术结束至自然睁眼)、拔管时间。观察术后即刻(T0)、10分钟(T1)、15分钟(T2)、拔管时(T3)的MAP、HR。记录患儿拔管时(T3)镇静-躁动评分及患儿拔管后5min(T4)、10min(T5)、苏醒时(T6)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与C组相比,D1、D2、D3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1~D3组T0、T1、T2、T3各时间点MAP、HR明显低于C组;D2、D3组T0、T1、T2、T3各时间点MAP、HR明显低于D1组;D2、D3组T0、T1、T2、T3各时间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1、D2、D3组T3时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D1、D2、D3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组之间比较,D2、D3组躁动评分低于D1组,D2、D3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椎旁阻滞能有效预防小儿开胸手术苏醒期躁动。

回顾性分析OSA儿童行药物诱导睡眠电影磁共振检查的麻醉管理   收藏
张瑞冬, 刘道清, 何珊, 宋蕴安, 陈洁, 郑吉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685 )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儿童行药物诱导睡眠电影磁共振检查(Drug Induced Sleep C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ine MRI)的麻醉用药和管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行cine MRI检查的OSA患儿资料,包括人口学状况、麻醉用药和监测、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和用药后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 经cine MRI检查后18例OSA患儿中有11例(61.1%)发现阳性结果。右美托咪定诱导给药后,OSA患儿的心率明显减慢(P<0.05),且SpO2有所降低(P<0.05)。行cine MRI检查时有2例患儿因发生体动反应而追加氯胺酮,麻醉成功率为88.9%;有8例OSA患儿发生心动过缓,发生率为44.4%;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低氧(SpO2<90%)。阳性结果组患儿检查时心动过缓的发生率(63.6%)明显高于阴性结果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是OSA儿童进行药物诱导睡眠电影磁共振检查时合适的麻醉药物,对呼吸抑制轻微,但需注意心动过缓,出现体动反应时可考虑氯胺酮作为联合用药。

布洛芬用于儿童骨折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收藏
张广源, 索生红, 杨森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99 )

目的:评价布洛芬对比其他镇痛药对儿童骨折的镇痛、不良反应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和万方7个数据库。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数据。 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1225名患者。纳入研究的研究设计科学合理、实施过程严谨规范。与其他镇痛药相比,服药0.5小时后布洛芬的镇痛效果较差劣(SMD = -0.25,95%CI:-0.48~-0.02,P=0.03),但服药1小时及2小时后布洛芬缓的镇痛效果更佳(SMD = 0.61,95%CI:0.03~1.19,P=0.04;SMD = 0.88,95%CI:0.57~1.18,P<0.00001),而两组在镇痛失败的比例上无明显差异(RR = 0.83,95%CI:0.64~1.08,P=0.16)。在不良反应方面,布洛芬组的总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瞌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镇痛药组。在骨折愈合方面,布洛芬和其他镇痛药的影响无明显差异(RR = 0.99,95%CI:0.18~5.55,P=0.99)。 结论:服药1小时后和2小时后布洛芬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镇痛药,总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瞌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其他镇痛药;而布洛芬和其他镇痛药对儿童骨折愈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脑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征   收藏
潘守东, 韩丁, 欧阳川, 罗毅, 李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23 )

目的: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婴幼儿双心室矫治术中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研究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6个月~3岁择期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TOF根治术的患儿38例,年龄1.1±0.8岁,体重8.9±2.5 kg。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使用Fore-sight(CASMED,美国)连续监测右侧额部区域rScO2。所有患儿均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MostCare(PRAM)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切皮前(T1)、切开心包(T2)、CPB全流量(T3)、CPB减流量(T4)、CPB结束(T5)、改良超滤结束(T6)和术毕(T7)7个时点记录rScO2和体温(T),在T1、T2、T5~T7 5个时点记录SpO2、HR、SBP、DBP、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每搏量指数(SVI)、脉压变异度(PPV)和压力升支最大斜率(dp/dt)等指标。分析rScO2的变化特征及与其它观察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与T1相比(72%±6%),rScO2在T2~T4时点无明显变化(P > 0.05),T5时点降低(67±8%,P < 0.05),T6时点(76%±7%)升高(P < 0.05),T7(74%±7%)与T6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1相比,T5时点SBP、DBP、CI、SVI、dp/dt降低,SpO2、HR、SVRI、PPV升高(P < 0.05)。与T5相比,T6、T7时点SBP、DBP、CI、SVI、dp/dt升高,PPV降低(P < 0.05)。rScO2仅在T1、T2和T7时点与SpO2呈正相关(r = 0.41、0.65、0.49,P < 0.05),在T2时点与CI呈正相关(r = 0.35,P < 0.05),在T1、T2、T4~T7时点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r = 0.34~0.58,P < 0.05)。T5~T7时点rScO2均与T4时点rScO2呈正相关(r= 0.86、0.71、0.45,P < 0.05)。 结论: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脑氧饱和度维持相对稳定,并与年龄呈正相关;脱离体外循环时易发生脑氧饱和度降低,改良超滤后脑氧饱和度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而明显改善;体外循环结束后各时点的脑氧饱和度水平与体外循环结束前减流量时的脑氧饱和度呈正相关。

病例析评
小儿口底颅脑贯通伤继发性困难气道麻醉管理1例   收藏
钟良, 卢燕, 余静, 陈雪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39 )

儿童创伤性脑损伤非常普遍且具有较高死亡率[1]。口底颅脑贯通伤继发困难气道的病例罕见报道。现通过1例因颅脑贯通伤继发困难气道的病例,讨论分析该类患儿适合的麻醉及气道管理放式。

综述
小儿气道管理的现况和争议   收藏
李慧娴, 薛富善, 刘亚洋, 杨桂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817 )

背景 小儿气道管理对麻醉医师极富挑战性,尤其是非小儿专业麻醉医师。目前已有许多专用于小儿气道管理的新型器具,并提出了几个特别针对小儿困难气道管理的系统路径和指南。目的 本文的目的回顾有关小儿气道管理的最新文献,介绍小儿气道管理的基本问题,并评价新型工具和技术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作用。内容 本文重点综述了小儿正常和困难气道的挑战、小儿预知性和非预知性困难气道处理、小儿气道管理的可用工具和困难气道小儿的拔管等。特别是强调,对于预知的和非预知的小儿困难气道,均需要预先合理的处理计划,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的安全。再者,明确了声门外气道装置和直接喉镜的替代工具在小儿气道管理中的争议。 趋向 尽管小儿气道管理策略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技术和器具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小儿困难气道管理仍然是伴有明显风险和并发症的临床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多中心研究来确定小儿困难气道处理的最佳方法。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真, 杨谦梓, 董海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563 )

背景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作为近年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脑电信号分析方法,能较好地监测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及其变化。BIS采用0-100的数值指数反映麻醉中意识深度的变化,已在成人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得到验证。然而,BIS监测是否适用于小儿患者的麻醉深度监测,及尚存在哪些不足仍不明确。 目的 就BIS应用于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现状做一综述。 内容 介绍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麻醉深度监测中的最新进展,分析BIS监测在小儿患者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局限性,为未来临床麻醉深度监测设备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趋向 BIS对预测麻醉深度、术中知晓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BIS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有效性。

围麻醉期哺乳对婴儿影响的最新认识   收藏
丁楠楠, 栾永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721 )

背景 哺乳期妇女接受麻醉及外科手术治疗后,由于担心母乳中的药物成分可能给婴儿带来不利影响,经常会导致哺乳期妇女不适当停止哺乳。目的 对围麻醉期哺乳对婴儿影响的最新认识做一综述。内容 婴儿摄取药物的剂量受母体血药浓度、药物半衰期、摄入母乳量、婴儿体重等因素影响。当然,药物种类对婴儿影响也很大,可划分为绝对安全、比较安全、中等安全、相对危险和禁止使用五类。对于早产儿或其他抵抗力低下的婴儿,因药物清除率降低,需要重视对这些孩子的妈妈调整用药剂量,个体化评价利与弊。最后,本文列举了国际上对围麻醉期常用药物最新的安全性分级。趋向 总体上讲,母乳中的药物含量在治疗量范围内的话,早期哺乳带来的综合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父母陪伴麻醉诱导的研究进展   收藏
姚静, 巩鹤松, 赵晓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13 )

背景 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技术是指为了减轻患儿麻醉诱导期焦虑和痛苦和增加小儿麻醉诱导的顺应性的而采取的医疗干预措施。 目的 就父母陪伴麻醉诱导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内容 讨论父母陪伴麻醉诱导及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量表(modified Yale preoperative anxiety scale,mYPAS)的发展,父母陪伴麻醉诱导的优点、潜在风险及父母陪伴麻醉诱导联合其他减轻患儿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的干预措施的特点。 趋向 父母陪伴麻醉诱导与其他减轻患儿麻醉诱导时焦虑程度的干预措施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但最优联合方式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全身麻醉苏醒的研究进展   收藏
朱秋宇, 付豹, 张宇, 张益, 喻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622 )

背景 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在学习、记忆、精神活动和运动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也参与促进全身麻醉觉醒,但其机制有待阐明。目的 探讨脑内多巴胺系统参与全身麻醉苏醒相关机制。内容 本文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投射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进行总结,综述其参与全身麻醉苏醒的机制研究进展。趋向 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了全身麻醉苏醒过程,可作为研究和解释全身麻醉意识恢复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

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收藏
潘四磊, 王梅芳, 濮健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1 )   HTML( 0 )     PDF( 683 )

背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是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临床上的镇痛方法多样,每种镇痛方法都有其优势和不足。目的 回顾近些年来临床常用的TKA术后的镇痛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劣势及可行性进行综述。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TKA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其中包括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等传统方法,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等外周神经阻滞,和近几年骨科医师所喜欢的膝关节周围阻滞浸润注射,以及冷疗等物理方法,还有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等。趋向 探讨各种镇痛方法在TKA术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为临床上TKA术后镇痛提供指导意见。

儿童肝移植围术期输血   收藏
潘志英, 范逸辰 , 陈灵科, 杨立群 , 俞卫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490 )

【摘要】背景 输血是儿童肝移植围术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输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 目的 概述输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输血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内容 介绍输血对患者的预后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术中输注红细胞是术后死亡率的主要预测因素,其他包括增加感染发生率、增加动脉栓塞发生率等等。血液管理目标为:减少出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降低输血阈值,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趋向 儿童肝移植围术期血液管理趋势是:合理用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儿童中的应用   收藏
陈灵科, 潘志英, 苏殿三, 俞卫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1062 )

背景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 HFNC)是一种无创的呼吸支持模式,通过高流量鼻导管,给病人提供加温湿化、吸入氧分压(fraction of inspiratory oxygen, FiO2)为21%到100%的氧气,以达到或超过病人的吸入流量来实现供氧、窒息氧合和通气的技术。 目的 综述HFNC在儿童围术期和呼吸功能不全相关疾病氧疗中应用的价值。 内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FNC在儿童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应用可能和减少呼吸功、提高通气效率和减少插管需求等机制相关。另外,HFNC可能延长麻醉诱导和插管期间安全的窒息时间,并且可在手术操作期间的应用。综述HFNC在儿童中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优势和并发症。 趋向 HFNC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没有被充分认识的新技术。将来的研究需要明确其在儿童应用中的适应症,并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小儿麻醉近期进展   收藏
许文妍, 张马忠, 左云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39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1184 )

背景 儿科学、麻醉学及麻醉设备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助推了小儿麻醉的飞速发展,但小儿麻醉进展依然滞后于成年人麻醉,小儿麻醉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仍然较高。目的 综述小儿麻醉近期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小儿麻醉水平。 内容 近期研究发现儿童气道的最窄处位于声带水平或其下少许的位置,且前后径大于横径。这一认知的更新,促进了气囊导管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加用地塞米松等可减少(tonsillectomy and adenoidectomy, TA)日间手术术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日间手术模式增加了提高TA术后舒适度的难度。儿童手术室外麻醉的气道管理相比成年人风险更大,手术室外镇静监测及管理指南可能避免相关副作用发生。在七氟醚麻醉的基础上预防性用药(术中维持用药和手术结束前给药)能够有效降低小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期镇痛完善和控制麻醉深度适当是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措施。小儿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趋向 小儿临床麻醉实践中应对麻醉风险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麻醉与小儿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需大量长期的临床研究进行探究。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