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述评
2015年国际麻醉领域指南回顾   收藏
薄禄龙, 卞金俊,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麻醉学发展日新月异,麻醉指南的更新与发布有助于推动临床麻醉工作。目的 介绍2015年国际麻醉领域内多部指南及共识。内容 对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成人非预计困难气管插管管理指南、产科困难气管插管和插管失败的管理指南、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实践指南、肥胖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指南、麻醉和恢复期监测标准建议等国内外近20部指南或共识的概况、要点予以介绍。 趋向 及时追踪掌握国际麻醉领域内指南,有助规范临床麻醉实践,保证临床麻醉安全实施。

论著
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用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收藏
李燕萍, 卢玉蓉 , 李晓欣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观察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用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探讨该类患者麻醉中适宜的液体管理方案。 方法 81例重度创伤性休克并实施手术的患者,分为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组(DCR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分别在入室即刻、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检测PT、APTT、INR、PH、乳酸、BE、体温,并记录死亡例数。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CR组术毕即刻、术后12h、术后24h的PT、APTT、INR值明显降低(P <0.05);乳酸值明显降低,PH、BE值明显升高(P <0.05);术后12h、术后24h体温明显升高(P <0.05);出血量、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对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可明显改善凝血功能、缓解酸中毒、维持体温、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七氟醚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收藏
孙朋, 翟文倩, 韩建阁, 刘家鹏, 耳建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G)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5~75岁,ASAII ~III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关胸后(T1)、术后6小时(T2)、术后12小时(T3)、术后24小时(T4)等5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3ml, 测定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rve basic peculiarity alkene alcoholization enzyme,NSE)、S100β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分别于麻醉前1d和术后3d、7d、3m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评估(MMSE)。结果 术后3m内发生认知障碍者S组5例(16.7%),P组13例(43.3%),二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d、7d MMSE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水平(P<0.05);S组术后3m MMSE评分与术前1天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P组MMSE评分低于S组(P<0.05),两组术后7d、3m MMSE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蛋白、NSE浓度于手术开始后升高,T1时达到高峰(P<0.05),T2、T3时下降,但高于基础值(P<0.05),至T4时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与S组相比,T1和T2时P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增高(均P<0.05),T2时P组血清NSE蛋白浓度显著增高(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SOD升高,但S组在T3和T4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减轻OPCABG患者术后脑损伤程度,可预防和降低心脏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定容小剂量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腰麻在输尿管镜技术日间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刘韧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固定容量小剂量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腰麻应用于输尿管镜技术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授权,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前瞻性纳入输尿管镜技术日间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25例),L2-3腰-硬联合穿刺,分别将所用不同种类和剂量麻醉药物(L1组:利多卡因10mg,L2组:利多卡因15mg,R1组:罗哌卡因10mg,R2组:罗哌卡因15mg)稀释于脑脊液至3ml,给药速度0.2ml/s。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给药后3min(T1)、6min(T2)、20min(T3)、30min(T4)和60min(T5)时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循环功能指标变化,监测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质量和毒副反应,评估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留院时间。结果 腰麻后L1、R1组循环稳定,L2、R2组在30min内血压和心率下降(P<0.05)。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未见显著差异,L1、L2组运动阻滞较R1、R2组起效时间缓慢且效果轻微。Lovett评分L1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L1组的留院时间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组均未发现短暂性神经综合征(TNS)等毒副反应。结论 定容小剂量利多卡因腰麻循环稳定、感觉阻滞完善、运动阻滞弱、留院时间短、神经毒性极小,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输尿管镜技术日间手术。

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在新生儿电视胸腔镜术中的应用   收藏
徐颖怡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探讨支气管封堵器(bronchial blocker BB)行单肺通气在新生儿电视胸腔镜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儿60例,完全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B组采用BB行单肺通气。比较两组术前双肺通气时(T0)、单肺通气10分钟(T1)、肺萎陷后(T2)、肺萎陷后30和60分钟(T3、T4)、恢复双肺通气后10分钟(T5)和术毕6及12小时(T6、T7)的SpO2、PaO2、EtCO2、PaCO2、乳酸水平及气道压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定位时间、肺萎陷时间和质量、术中导管或BB移位次数、单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及监护室时间。结果 单肺后两组气道压均升高,且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T1时SpO2和PaO2显著下降,EtCO2和PaCO2均显著升高(P<0.05),各指标均于T5恢复至T0水平,A组EtCO2和PaCO2升高趋势较B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乳酸水平程升高趋势,但各时点无显著差异。B组肺萎陷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监护室时间和气管粘膜损伤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结论 BB单肺通气可为新生儿电视胸腔镜手术提供充分的通气和良好的萎陷。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收藏
黄天丰, 方向志, 张扬, 王存金, 葛亚丽, 高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蛋白酪氨酸激酶2(janus kinase 2, 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和内毒素性肺损伤+参麦注射液处理组(SM组)。ALI组和SM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SM组在LPS注射5 min后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只,C组和ALI组同时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浓度;取肺组织,测湿干重比(wet/dry,W/D比)、肺组织IL-1β、TNF-α和ICAM-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SM组W/D比、肺损伤评分分别为(6.4±2.1)、(7.2±2.9),较ALI组(8.2±2.6)、(12.1±3.2)显著降低(P<0.05);SM组BALF中IL-1β、TNF-α及ICAM-1浓度分别为(53±10)、(94±19)、(187±36)ng/L,较ALI组(71±11)、(141±27)、(273±41)ng/L显著降低(P<0.05);SM组肺组织IL-1β、TNF-α、ICAM-1 mRNA含量分别为(1.71±0.06)、(1.81±0.07)、(1.61±0.08),较ALI组(2.64±0.14)、(2.71±0.10)、(2.59±0.09)显著降低(P<0.05);SM组肺组织p-JAK2和p-STAT3表达量分别为(0.33±0.09)、(0.32±0.09),较ALI组(0.45±0.03)、(0.45±0.04)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的激活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尼古丁对BV-2小胶质细胞α7nAChR、P2X4R表达和BDNF释放的影响   收藏
王庆贺, 张栋, 武姗姗, 于爱兰, 朱文超, 张霄迪, 张宗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尼古丁对BV-2小胶质α7nAChR、P2X4R表达和BDNF释放的影响,以探讨小胶质细胞参与尼古丁所致痛觉过敏的可能分子机制。 方法(1)BV-2小胶质细胞接种在含12mm圆形盖玻片无菌12孔板,待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完全随机分为2组:α7nAChR组和P2X4R组。免疫荧光标记检测α7nAChR和P2X4R在BV-2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2)当12孔板中BV-2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完全随机分为4组:尼古丁实验组(N组),尼古丁终浓度为100μmol /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空白对照组(C组);尼古丁拮抗剂组(NM组),10nmol/L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MLA)预孵育30min,改用含尼古丁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单纯拮抗剂组(M组),10nmol/L MLA预孵育30min,改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72h后收集各组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检测α7nAChR mRNA和P2X4R mRNA表达量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ing检测α7nAChR和P2X4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3)尼古丁处理BV-2小胶质细胞72h,完全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P2X4R激动剂ATP、P2X4R拮抗剂5-BDBD处理细胞,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24h后ELISA检测培养液中(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释放量。结果(1)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BV-2细胞存在α7nAChR和P2X4R的阳性表达。(2)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尼古丁可上调BV-2细胞α7nAChR mRNA和P2X4R mRNA的表达,α7nAChR特异性拮抗剂MLA可抑制α7nAChR mRNA和P2X4R mRNA表达的上调;Western-bloting结果显示尼古丁处理可使BV-2细胞α7nAChR和P2X4R蛋白的表达上调,α7nAChR特异性拮抗剂MLA可抑制α7nAChR和P2X4R蛋白表达的上调。(3)ELISA结果显示培养液中BDNF含量,ATP组较DMEM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 );DMEM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多(P<0.05 );5-BDBD组较DMEM组和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 )。结论 尼古丁可能通过α7nAChR上调小胶质细胞上P2X4R的表达进而通过BDNF的释放引起痛觉过敏的产生。

依托咪酯乳剂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收藏
冯舒韵, 杨承祥, 赵伟成, 陈立成, 郑雪琴, 李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依托咪酯乳剂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月龄为18个月的SD大鼠45只,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N组为生理盐水组,E组为依托咪酯组,L组为脂肪乳组。实验第1至第3天E组腹腔注射依托咪酯(乳剂)20mg/kg,,L组腹腔注射20%脂肪乳20mg/kg,N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3天。实验第4天,处死大鼠,取右侧脑海马组织,固定,石蜡切片,进行TUNEL检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电泳(westernblotting)及突触素免疫组化检验。结果 TUNEL结果: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与N组、L组比较,E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及凋亡指数无明显增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表达结果: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表达,与N组、L组比较,E组海马神经元活化Caspase-3片段表达无明显增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大鼠的突触素结果: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素表达,与N组、L组比较,E组海马含突触素的神经元个数无明显减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注射依托咪酯乳剂20mg/kg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及突触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乌司他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IL-1、IL-6含量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收藏
刘中光, 刘帆, 马玉恒, 张树峰, 康艳娜, 李永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IL-1、IL-6含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对脑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年龄40-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Ⅲ级,身体质量指数20-28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n=25):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乌司他丁1万U/kg,术后第1、2、3天延用0.5万U/kg(均由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静脉滴注);C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静滴100ml生理盐水。手术前和术后第1、3天行外周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IL-1、IL-6含量;同时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 MMSE)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天的认知功能。 结果 U组患者血清IL-1、IL-6的含量(ug/l):术后第1天分别为279±139.90、17±5.94,术后第3天分别为204±82.91、14±4.44;C组患者血清IL-1、IL-6的含量:术后第1天分别为373±142.20、22±7.71,术后第3天分别为307±116.11、18±6.32;两组相比,U组含量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均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第1天患者MMSE评分,U组为28.5±0.96,C组为27.9±1.20,U组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血清IL-1、IL-6含量并改善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

病例析评
全身麻醉后持续性声嘶1例病例报告及临床分析   收藏
卢爱珠, 张鸿飞, 徐世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全身麻醉后声音嘶哑是围术期相关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易引起医疗纠纷。其主要病因为喉返神经麻痹和环杓关节脱位,因两者治疗方法截然不同需重视鉴别诊断,提倡早期诊断,尽早治疗。现报道1例ASA Ⅱ女性患者,气管内全麻后出现右侧声带麻痹、左侧环杓关节脱位,主要表现为咽痛、持续严重声嘶,因多方原因导致患者延误诊治,积极治疗3月后恢复。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

综述
右美托咪定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收藏
冯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右美托咪定(DEX)是新一代ɑ2受体激动药,对ɑ2受体具有高选择性,能发挥镇静、镇痛、抗焦虑、阻滞交感神经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重症监护及术后镇静。目的:总结右美托咪定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内容:在一些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现出保护作用,这些组织和器官包括小肠、心脏、肾脏、肺和肝脏。右美托咪啶可以调节基因表达、离子通道激活、递质释放、炎症过程以及细胞凋亡和坏死。趋向:DEX的生物活性广泛,可能是治疗人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新的措施。

顺阿曲库铵引起过敏反应的概述   收藏
赵璐, 石景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围术期过敏反应是全身麻醉期间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麻醉期间使用的药物均可能导致发生,其中以神经肌肉阻滞剂(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NMBA)多见。目的:本文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顺阿曲库铵引起的过敏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内容:顺阿曲库铵是一种临床上较常用的非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剂,早期认为顺阿曲库铵可释放少量组胺,对循环影响较小,应用前景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报道表明,顺阿曲库铵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并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支气管痉挛症状。趋向:随着顺阿曲库铵使用率的升高,由其引起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本文旨在唤起麻醉医生对此现象的关注和重视。

临时性球囊阻断技术用于减少异体输血的进展   收藏
白利敏, 张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临时性血管内球囊阻断(temporary balloon occlusion of aorta TBOA)可减少异体输血(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ABT)。目的 TBOA可减少术中出血及异体输血并取得理想效果,总结其优势、局限性及并发症。内容 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异体输血一直是术者及麻醉医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手术辅助技术改进、血液制品替代治疗、自体血回输等被应用于围手术期。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肿瘤、产妇、严重创伤休克病人,术中出血量大,传统止血方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TBOA阻断供血动脉,起到暂时止血作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缓解了ABT的紧张程度。趋向 TBOA经过改进,被用于减少术中出血和减少异体输血。

从急性肾衰竭到急性肾损伤认识的转变谈麻醉管理对肾脏的保护   收藏
韩传宝, 钱燕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是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要的目标,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曾先后多次制定了相关肾脏疾病的治疗指南。目的 概述AKI(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研究。内容 AKI概念的产生;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肾功能的影响;AKI治疗的争议。趋向 AKI体现了预防和治疗的医疗主题,有利于肾功能的保护。

ATP敏感性钾通道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进, 王海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能够引起严重的后果。虽然,缺血或药物预处理、缺血或药物后处理等处理方法均能达到心肌保护的作用,但是其心肌保护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 总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Adenosine Triphosphate sensitive potassium , KATP )通道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内容 各种心肌保护方法能够直接开放KATP通道或通过激活G蛋白耦联受体间接开放KATP通道。与此同时,开放的KATP通道能够于再灌注早期刺激产生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 ROS )及关闭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 mPTP )等方式减轻MIRI。趋向 各种心肌保护的方法需要广泛应用于实践,其包括KATP通道通道在内的各种机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   收藏
杜文杰, 喻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全身麻醉药应用于临床已有近170年,然而其作用的神经机制还不清楚。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locus coeruleus noradrenergic system, LC-NE)在全麻状态调节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目的 本文综述LC-NE系统在调节全身麻醉中的研究进展。内容 全身麻醉药可能通过对LC-NE系统的抑制从而产生镇静催眠效果。趋向 探讨LC-NE神经系统在全身麻醉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揭示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CX43半通道在神经心肌保护和肿瘤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付彤童, 徐静, 万燕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7-7.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缝隙连接是由镶嵌在细胞表面的缝隙连接蛋白家族组成的,介导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但除了组成缝隙连接,缝隙连接蛋白也构成一种细胞与和内环境直接相通的孔道,即半通道,半通道介导着细胞内外离子,第二信使和胞内代谢产物的交换,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的:归类,汇总,展望 半通道的作用及其应用 内容:就半通道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及半通道异常相关疾病等方面作一综述。 趋向:半通道的各项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并不 多见,对其的进一步揭示有助于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为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葡萄糖转运蛋白-1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收藏
孙青, 马正良, 李冰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研究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损伤部位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伴有能量代谢异常,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异常高表达。目的 探讨GLUT-1在PAH中的研究进展,为治疗PAH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内容 介绍GLUT-1的特性,探讨其在PAH疾病中上调的机制。 趋向 GLUT-1可能成为治疗PAH的新靶点,为PAH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外科护士对麻醉相关知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收藏
彭琳, 沈祎蕾, 韩文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7):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三甲医院外科病房护士对麻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围麻醉期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12个手术科室的护士进行麻醉相关知识调查。调查问卷在文献回顾基础上结合围麻醉期护理常规自行设计,经专家评议和预调查内容效度系数为0.90,信度系数为0.81~0.92。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330名护士。结果 问卷的回收与有效率均为98.18%。324名外科护士对麻醉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折合百分制后为(32±14分);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麻醉前准备(54±29)分、麻醉后护理要点(31±18)分和基本概念(18±30)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科室、是否接受过麻醉课程培训均影响到护士的麻醉相关知识得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科室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其总变异的35.6%。结论 建议依据外科护士所在的科室、年资、培训经历等,有的放矢地实施围麻醉期的理论与技能培训,通过多途径系统化培训提高其对麻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围麻醉期患者管理的能力,从而确保其能够为围麻醉期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专业的预见性护理。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