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8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综述 
论著
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收藏
赵磊, 王天龙, 肖玮, 郎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3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硬膜外局部麻醉药为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17 ml+生理盐水3 ml,不添加血管活性药物),观察组硬膜外局部麻醉药为添加15 mg/L去氧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17 ml+100 mg/L去氧肾上腺素3 ml)。记录硬膜外给药前1 min(T0)和麻醉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及术毕时刻(T5)的HR、SBP、DBP、MAP、心排血量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 CI)和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记录术中麻黄碱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麻黄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 mg比(6.4±8.6) mg](P<0.05),观察组患者T3、T4和T5时的心脏 SVI明显高于T0[分别为(35±8)、(36±9)、(36±9) ml/m2 比(31±8) ml/m2](P<0.05)。 结论 老年患者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少量去氧肾上腺素可减少硬膜外麻醉后麻黄素的用量,并可以增加心脏SVI。

合并肝肺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对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药效学研究   收藏
谌程程, 刘畅, 高静, 陈林, 曾静, 甯交琳, 易斌, 鲁开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研究合并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的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期间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的药效学变化。 方法 48例肝硬化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0~74岁,Child-Pugh分级A级或B级,ASA分级Ⅱ或Ⅲ级,肺、肾功能检测正常。利用对比增强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是否合并HPS将患者分为HPS组(18例)和对照组(C组,30例)。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泵注右美托咪定镇静。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2 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插管后以预设七氟醚浓度维持麻醉,采用上下交叉点法测定MAC值,术中维持BIS值在40~50,保持BP、HR平稳。记录麻醉时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吸入七氟醚MAC值的差异,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BIS值恢复至85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结果 HPS组的MAC值为(0.88±0.07)%,而C组的MAC值为(1.13±0.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PS组患者术毕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28±9) min 比 (16±6) min]、BIS值恢复至85的时间[(34±9) min 比 (21±7) min]以及拔管时间[(38±5) min 比 (26±3) min]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并HPS老年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期间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七氟醚的MAC值显著降低,麻醉维持后苏醒时间明显延迟。

依托咪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老年喉罩置入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收藏
王丽霞, 汪欢, 钱梅, 鲁显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复合依托咪酯诱导喉罩通气时舒芬太尼的合适剂量。 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 ASA分级Ⅰ、Ⅱ级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Ⅰ组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3 μg/kg,Ⅱ组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4 μg/kg,Ⅲ组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5 μg/kg,3组分别复合相同剂量的依托咪酯,每组20 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舒芬太尼给药后3 min(T1)、喉罩置入即刻(T2)及喉罩置入后1 min(T3)、3 min(T4)、5 min(T5)的SBP、DBP、MAP、HR、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并记录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次数。 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给药后3组B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较Ⅰ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HR在T4、T5较T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诱导后CO与T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诱导后CO明显降低,在T3、T4时为3.5 L/min,明显低于Ⅰ组在T3、T4时刻的3.7、3.8 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使用6次血管活性药物,明显多于Ⅰ组的1次和Ⅱ组的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老年需置入喉罩的患者,0.3、0.4 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可以有效抑制置入喉罩时的心血管反应,同时不会引起BP及CO的明显降低,有助于维持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 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收藏
徐尚军, 秦忠芳, 张利权, 杨光艳, 林佳鹤, 常向红, 陈东升, 周国庆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4-4.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AP)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65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 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 阻滞组(A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及手术结束(T4)时的MAP和HR;记录术后4、8、12、24 h的VAS评分,追加镇痛药的例数;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于术后48 h行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 结果 A组术后4、8、12 h VAS评分[2(1~2)、2(1~2)、1(0~1)]均低于同时点B组[3(2~3)、3(2~3)、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追加例数A组为0例, B组为20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体满意度(93 %)明显高于B组(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且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1年病死率及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收藏
耿姣, 陈宣伶, 李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5-5.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调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1年~2014年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信息,随访术后1年存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295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8.4±6.7) 岁,女性占71.5%,术前有3种以上合并症的占38%,平均随访(31.2±0.7)个月。住院期间、术后30 d、术后1年以及随访结束时病死率分别为0.7%、1.7%、3.7%和5.8%。 结论 高龄、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及采用内固定手术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

右美托咪定与肾上腺素作为局部麻醉药佐剂对臂丛 神经阻滞效果的对比   收藏
李凯, 赵国庆, 李旭阳, 朱志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6-6.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对比常用剂量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和肾上腺素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影响的差异。 方法 选择Colle's骨折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44~68岁,体重50~7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ex组(D组)和肾上腺素组(E组)。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C组使用1 ml生理盐水,D组将0.75 μg/kg Dex稀释至1 ml,E组将盐酸肾上腺素100 μg稀释至1 ml。上述溶液分别加入10 ml 1%盐酸罗哌卡因和10 ml生理盐水配制的局部麻醉药物中。比较感觉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开始静脉镇痛的时间,入室时(T0)及给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40 min(T4)、50 min(T5)、60 min(T6)的HR、MAP、SpO2、BIS以及麻醉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D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比C、E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E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感觉、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静脉镇痛的开始时间均比C组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的组间比较,D组在T4~T5时段低于C组,在T3~T5时段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在T3时刻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的组间比较,D组在T3~T6 时段低于C,E两组,E组在T3~T5时段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的组间比较,D组在T2~T6时段显著低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100 μg肾上腺素相比,0.75 μg/kg Dex具有类似的增强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还具有镇静及降低心血管应激的作用,适用于肾上腺素禁忌证者。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注对利多卡因神经毒性的影响   收藏
罗小玲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预注对利多卡因致白兔中枢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40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A、B、C、D组),每组10只:A组通过颈内静脉泵入含Dex 10 μg/kg的生理盐水8 ml,10 min后以4 mg·kg-1·min-1泵入利多卡因直到出现惊厥;B组泵入含Dex 5 μg/kg的生理盐水8 ml, 同法泵入利多卡因;C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 同法泵入利多卡因;D组只泵入生理盐水8 ml。于白兔惊厥时抽血测利多卡因浓度,记录利多卡因剂量及发生惊厥时间,测脑组织天冬氨酸(aspartate, Asp)、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甘氨酸(glycine, Gly)、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 结果 产生中枢神经毒性所需利多卡因剂量、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及发生惊厥时间,A组[分别为:(240±48) mg,(6.4±0.8) μg/kg,(822±122) s]、B组[分别为:(230±51) mg,(6.3±0.5) μg/kg,(802±114) s] 较C 组[分别为:(137±37) mg,(5.4±0.6) μg/kg,(510±76) s]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p、Glu、Gly、GABA 的含量,A组[分别为:(3.5±1.0)、(4.0±1.9)、(10.1±1.9)、(16.5±2.2) μmol/g]、B组[分别为:(3.7±0.8)、(4.2±1.9)、(11.4±2.2)、(17.4±2.4) μmol/g]、C组[分别为:(4.7±1.0)、(6.8±1.9)、(13.7±1.9)、(20.9±3.4) μmol/g]明显高于D组[分别为:(1.5±0.8)、(2.4±1.2)、(4.7±1.6)、(5.7±2.8) 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又明显高于A、B组(P<0.05)。 结论 预注Dex可以延缓利多卡因致惊厥反应的发生,增加利多卡因神经毒性的阈值,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氧解离曲线 和2,3?蛳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收藏
李修良, 董鹏, 张晔, 田鸣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8-8.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评价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氧解离曲线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hoglycerate, 2,3-DPG)的影响。 方法 选择15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和洗涤术中回收血液。测定和比较自体静脉血红细胞(时间点T1)和回收红细胞在回收即刻(时间点T2)、室温(21~24 ℃)贮存4 h(时间点T3)和低温(1~6 ℃)贮存24 h(时间点T4)的氧解离曲线(P50值,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值)和2,3-DPG的浓度。每个时间点皆采取1个血液样本用于检测上述指标并且根据时间点把所有血液样本分为4组(T1组、T2组、T3组和T4组)。 结果 T2组、T3组和T4组的P50值分别为(28.77±0.27)、(28.94±0.25)和(28.87±0.34) mmHg(1 mmHg=0.133 kPa),都显著高于T1组的P50值[(27.07±0.2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T2组比较,T3组和T4组的P50值都没有明显变化(P>0.05)。T2组的2,3-DPG浓度[(18±7) μmol/g]明显高于T1组[(13±6) μmo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组和T4组的2,3-DPG浓度分别为(15±12) μmol/g和(15±6) μmol/g,和T1组比较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组和T4组的2,3-DPG浓度和T2组比较,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回收红细胞的氧运载能力并没有受到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影响,回收红细胞即刻的氧运载能力优于患者自身静脉血红细胞,而且贮存在21~24 ℃ 4 h和1~6 ℃ 24 h并没有明显变化。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应用的比较   收藏
薛杭, 丁萌萌, 孙楠, 赵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 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择期进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80例,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TAPB组和IINB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TAPB或超声引导下 IINB。分别观察与记录患儿的入室基础情绪,入室(T1)、切皮(T2)、缝皮(T3)时的HR、BP,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odifi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 m-CHEOPS)评分、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PACU给药人数、术后恶心呕吐人数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结果 超声引导下TAPB组与IINB组在一般情况、基础情绪、局部麻醉药用量及入室的HR、B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NB组患儿在PACU首次、10、20、30 min的m-CHEOPS评分都低于TA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ACU给药人数IINB组也低于TAPB组[IINB组6人(15%),TAPB组15人(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INB组的PAED评分明显低于TAPB组{IINB组PAED评分[中位数(四份位数间距)]3(0~14),TAPB组PAED评分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NB组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均低于TAP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相比于TAPB,IINB能为腹股沟区术后的小儿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镇痛,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术后镇痛的较佳选择。

不同麻醉方式对全身麻醉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收藏
张扬, 方向志, 陈梦媛, 黄天丰, 高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评价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方法 将90例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吸入麻醉组(S组)、全凭静脉组(P组)、静吸复合组(SP组)。根据术后行为量表(post hospitalization behavior questionnaire, PHBQ),在术后1、3、7、15 d及3个月评估3组患儿消极术后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ural changes, NPOBCs)的发生。 结果 与S组比较,SP组术后7、15 d发生NPOBCs的患儿(18例、10例)及3个月来平均每例患儿NPOBCs发生的总次数[(11±8) 次]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组术后3、7、15 d发生NPOBCs的患儿数(20例、16例及8例)及3个月来平均每例患儿NPOBCs发生的总次数[(6±6)次]也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P组比较,P组患儿术后NPOB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每例患儿NPOBCs发生的总次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可减少小儿患者NPOBCs的发生。

茯苓多糖对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 障碍的影响   收藏
任冬青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1-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茯苓多糖对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影响。 方法 将30只老年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茯苓多糖组,每组10只。建立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大鼠POC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蛳α和IL?蛳6水平。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7天茯苓多糖组逃避潜伏期相对缩短、穿越平台次数相对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1、3、7天茯苓多糖组血清中TNF?蛳α和IL?蛳6水平分别为(18.9±3.9) ng/L和(14.7±3.8) ng/L,(8.9±2.2) ng/L和(9.9±2.6) ng/L,(6.6±1.8) ng/L和(9.6±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多糖组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分别为(2.59±0.92) mg/g和(1.60±0.40) 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茯苓多糖能够改善肝叶部分切除老年大鼠POCD的症状,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综合方面。

综述
老年人中枢炎症反应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收藏
阚敏慧, 肖玮,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认知功能障碍好发于老年人群,与手术、感染、创伤以及麻醉等多个危险因素相关,其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然而有关认知功能障碍确切的病因和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许多研究发现中枢炎症反应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内容 回顾老年人中枢炎症反应的发生、神经炎症反应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以及抗炎策略在认知损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 为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POCD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趋向 在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其提供新的思路。

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   收藏
付惠群,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2-2.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手术、老年及神经组织影响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凝血与纤溶的平衡。血栓弹力图全面监测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目的 就手术、老年及神经组织对凝血与纤溶的影响和止血机制新观念及凝血与纤溶检测新技术(血栓弹力图)进行综述。 内容 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紊乱,导致围手术期高凝状态,倾向于血栓栓塞。以细胞为基础的止血机制新观念更加准确地阐述了体内止血过程分子机制,同时也促进了临床应用血栓弹力图分析血小板、凝血因子、纤溶功能。 趋向 这项新技术的使用将能够有效地防止围手术期血栓的形成或出血的发生。

区域阻滞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病死率关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健, 包娓娓, 罗亚茹, 吴茜, 梅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3-3.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区域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日益增多,其对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病死率的影响有待总结。 目的 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区域阻滞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病死率的影响。 内容 讨论区域阻滞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术后谵妄、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以及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趋向 区域阻滞麻醉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全身麻醉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区域阻滞麻醉是否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病死率、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谵妄发生率、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患者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陈红转, 康荣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4-4.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监测是一种新型无创监测脑氧平衡的方法,老年患者术中实时监测rSO2可以优化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降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为rSO2监测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内容 主要介绍rSO2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rSO2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神经外科手术、胸外科、腹外科及骨科中的应用。 趋向 积极探索rSO2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

全身麻醉药物选择与老年手术患者预后:吸入麻醉还是静脉麻醉   收藏
张玥, 王东信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5-5.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回顾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内容 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吸入麻醉可能较丙泊酚静脉麻醉更有优势,但需进一步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在对术后近期脑功能的影响方面,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还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在对术后远期脑功能的影响方面,全身麻醉可能伴随术后痴呆风险增加,但还有待前瞻性研究证实。在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丙泊酚静脉麻醉可能优于吸入麻醉,但其临床意义有待阐明;麻醉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侵袭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趋向 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收藏
雍芳芳, 李超, 杜伟, 朱康生, 刘微, 贾慧群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6-6.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是外科手术患者治疗的关键之一。老年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准确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作出准确诊断以及处理,十分重要。 目的 对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老年患者液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综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趋向 寻找合理的监测目标和补液方案有可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术后转归。

老年人开胸手术麻醉管理进展   收藏
李帅, 王坤, 王国年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7-7.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老年患者心、肺等脏器伴有不同程度功能衰减,开胸手术时易出现呼吸、循环方面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手术、麻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目的 就老年胸科手术麻醉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老年胸科手术麻醉质量。 内容 麻醉前应评估心肺系统功能状况、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建议采用吸入全身麻醉或联合硬膜外阻滞;术中单肺通气时应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和肺复张技术,根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原则管理循环;术后给予充分镇痛。 趋向 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改善其术后转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进展   收藏
王洪乾, 张铁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8-8.  
摘要( 1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对于手术禁忌或高风险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已作为开放性手术的替代疗法。麻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的 总结目前关于TAVI麻醉监测管理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内容 从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监测、术中以及术后管理等5个方面综述TAVI的麻醉进展。 趋向 目前国内TAVI麻醉研究较少,麻醉医师安全有效地监测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无症状型会厌囊肿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收藏
贾镕嫣, 王莹, 白丽敏, 张卫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9-9.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术前对困难气道的准确评估,使麻醉医师对患者气道的管理愈加合理及安全。无症状型会厌囊肿会引起难以预测的紧急困难气道,在全身麻醉快速诱导中易导致通气不畅或插管困难,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的 讨论这种突发情况的围手术期气道处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提供借鉴。 内容 参考国内外无症状型会厌囊肿病例,收集整理近期困难气道的管理方法,完善无症状型会厌囊肿气道处理流程。 趋向 麻醉医师应迅速对患者的紧急情况进行判断,并选择最佳气道管理方案。

肌肉松弛药过敏反应研究新动向   收藏
杨大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0-1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肌肉松弛药(肌松药,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NMBAs)存在诱发过敏反应的可能。严重的过敏反应发展迅速并危及患者生命。 目的 综述NMBAs诱发过敏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内容 阐述NMBAs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交叉过敏反应、诊断及治疗进展。 趋向 NMBAs过敏反应的研究能够为临床安全使用NMBAs提供指导。

氢气治疗脓毒症信号通路调节功能研究进展   收藏
张红涛, 于泳浩, 王国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8): 11-11.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氢气是一种新型医学气体,最初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抗氧化作用,近年研究表明氢气能够抑制机体过度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并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从而改善脓毒症相关器官损伤,改善脓毒症的预后。此外,作为气体信号分子,氢气还具有信号通路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氢气治疗脓毒症中的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内容 对氢气治疗脓毒症的器官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对不同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趋向 通过对氢气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的信号通路调节作用及其与氢气的抗炎、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作用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从而全面了解氢气治疗脓毒症的分子机制。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