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7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论著  病例析评  综述  继续医学教育 
论著
近15年急性术后疼痛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收藏
薄禄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48 )   HTML( 87 )     PDF( 141 )

目的 梳理急性术后疼痛近15年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使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进行数据提取,检索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文献类型为论著和综述。对发文量、文献期刊和学科分布、国家、机构和作者、总引用量前10位的论文、关键词和突现词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急性术后疼痛相关论文5 475篇,美国发文量居首位(1 814篇,33.13%),中国发文量居第2位(508篇,9.28%);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343篇,6.26%);发文量居首位的作者为英国牛津大学的Moore(66篇,1.21%);急性术后疼痛相关文献涉及的主要学科为麻醉学(1 337篇,24.42%)、外科学(1 195篇,21.83%)、神经科学(891篇,16.27%)等。急性术后疼痛相关文献刊发数量居前10位的期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平均为5.701,刊发数量占此研究检索结果的16.24%(889/5 475)。急性术后疼痛研究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预防”“慢性术后疼痛”“快速康复”“神经阻滞”等。 结论 近15年来,急性术后疼痛相关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发文数量上取得长足进步,但发文质量与西方国家仍存差距,应重点围绕“神经阻滞”“快速康复”“预防”“慢性术后疼痛”等开展深入研究。

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精神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收藏
李梦迪, 王博文, 韩礼业, 张世杰, 刘晓翔, 王汝亭, 赵晓虹, 高成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44 )   HTML( 59 )     PDF( 106 )

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精神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拟接受择期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组(S组),每组40例。患者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 μ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0~2.0 mg/kg、R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S组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复合丙泊酚0.5 mg/kg进行麻醉。各组患者恢定向力后进行精神运动功能测试: ① 采用Romberg试验,评估并记录恢复定向力5 min后能独立坐起且10 min后能稳定站立的患者例数; ② 患者恢复定向力15 min后依次进行手指轻叩试验、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 CRT)测试、数字符号转换试验(digit‑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DSST)、数字连接试验(numberal connection test‑A, NCT‑A),且各项测试每5 min进行1次,直至测试结果恢复至基线水平,记录各项测试指标恢复时间。记录患者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呼吸抑制、低血压)及追加药物次数>3次的患者例数。 结果 R组、S组患者手指轻叩试验、CRT测试、DSST、NCT‑A的恢复时间短于P组(P<0.05);S组患者CRT测试、DSST、NCT‑A的恢复时间短于R组(P<0.05),手指轻叩试验恢复时间长于R组(P<0.05)。S组恢复定向力5 min后能独立坐起且10 min后能稳定站立的患者例数多于P组和R组(P<0.05)。与P组比较,R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离院时间缩短(P<0.05),S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缩短(P<0.05);与R组比较,S组患者苏醒时间缩短(P<0.05),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R组、S组患者呼吸抑制、低血压的发生率降低(P<0.05);与R组比较,S组、P组追加药物次数>3次的患者例数减少(P<0.05)。 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精神运动功能恢复速度略快于丙泊酚,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应用时患者精神运动功能恢复速度最快。

舒更葡糖钠对比新斯的明逆转神经肌肉阻滞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收藏
张鑫, 刘涛, 史志国, 刘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33 )   HTML( 42 )     PDF( 79 )

目的 应用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TSA)系统性评价舒更葡糖钠和新斯的明拮抗神经肌肉阻滞对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收集比较舒更葡糖钠和新斯的明对PPC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2年10月。由两位研究人员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2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软件分析结局指标。采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分析文献发表偏倚,用剪补法评估发表偏倚对结果的影响,采用逐一剔除法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合并效应值的可靠性。 结果 共纳入13项RCT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好。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更葡糖钠逆转神经肌肉阻滞与新斯的明相比可以显著降低PPC的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 OR) 0.55,95%CI 0.39~0.75,P<0.001]。根据PPC发生风险进行分层分析显示,高风险组PPC发生率高(舒更葡糖钠组 31.12%,新斯的明组 41.38%),其他组发生率较低(舒更葡糖钠组 3.53%,新斯的明组 8.88%)。两组间具有较低的异质性(I2=0)。组内效应量显示有统计学意义:高风险组OR 0.60,95%CI 0.41~0.88(P=0.008,I2=0);其他组OR 0.42,95%CI 0.22~0.78(P=0.006,I2=0)。对结局指标进行TSA分析显示,肺部并发症结局指标样本量(1 429例)超过期望信息量(1 343例);TSA累积Z曲线超过TSA边界,结果呈真阳性。漏斗图显示各研究分布不对称,Egger检验也提示存在发表偏倚(P<0.05)。剪补法结果显示,差异无明显变化,提示发表偏倚不影响结果的稳定性。敏感性分析显示合并结果变化不大,说明Meta分析合并结果稳健。 结论 与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钠逆转神经肌肉阻滞能有效降低PPC的发生率。

基于患者状态指数确定子宫全切术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最佳配伍方案   收藏
韩文静, 李婷婷, 何玲维, 朱泓瑞, 王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2 )   HTML( 43 )     PDF( 57 )

目的 探索在患者状态指数(patient state index, PSI)监测下,复合输注不同配伍浓度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全身麻醉效果及复苏质量的影响,并确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最佳配伍方案。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184例,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根据概率单位Probit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输注效应室浓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瑞芬太尼2 μg/L组(Rl组,20例)、瑞芬太尼4 μg/L组(Rm组,23例)和瑞芬太尼6 μg/L组(Rh组,21例)。计算3组患者丙泊酚的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95%效应浓度(95%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95)及其95%CI。第2部分招募120例患者,按照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不同效应室浓度配伍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瑞芬太尼2 μg/L+丙泊酚3.9 mg/L组(Rl+Ph组)、瑞芬太尼4 μg/L+丙泊酚组3.4 mg/L(Rm+Pm组)和瑞芬太尼6 μg/L+丙泊酚2.7 mg/L组(Rh+Pl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长、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苏醒时长、拔管时长和PACU停留时长,记录拔管后15 min、30 min、1 h和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拔管后24 h内的人工按压镇痛泵情况和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和术中知晓的发生率。按手术时间将3组患者再次分组,分别纳入上午组(8:00~12:00,64例)和下午组(12:00~18:00,49例),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长、拔管时长和PACU停留时长。 结果 3组患者丙泊酚的EC50及95%CI分别为3.0(2.52~3.79)、2.4(1.86~3.11) mg/L和2.1(1.63~2.42) mg/L,EC95及95%CI分别为3.9(2.44~8.79)、3.4(2.86~8.59) mg/L和2.7(2.35~5.22) mg/L。与Rl+Ph组和Rm+Pm组比较,Rh+Pl组的苏醒时长、拔管时长和PACU停留时长缩短(P<0.05);Rl+Ph组PACU停留时长多于Rm+Pm组(P<0.05)。3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和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拔管后15 min、30 min、1 h和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无需人工按压镇痛泵及使用补救镇痛药物。3组患者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上午组和下午组患者苏醒时长、拔管时长和PACU停留时长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PSI指导下,复合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6 μg/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2.7 mg/L时患者能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术后早期苏醒,更快拔除气管导管,缩短PACU停留时间。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在老年胃肠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收藏
马晓燕, 李文娟, 贾莉莉, 盛明薇, 喻文立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4 )   HTML( 41 )     PDF( 95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在老年胃肠肿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年龄≥65岁择期行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0.2 mg/kg组(K1组)、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K2组)、艾司氯胺酮0.4 mg/kg组(K3组)。K1组、K2组、K3组麻醉诱导时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2、0.3、0.4 mg/kg,术中分别泵注艾司氯胺酮0.2、0.3、0.4 mg·kg−1·h−1维持麻醉;C组在相应时间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缝皮时(T3)的MAP和心率,术中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Richmond躁动‑镇静(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 RASS)评分和躁动发生情况,PACU期间眩晕、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出PACU时VAS疼痛评分。 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4组MAP均降低(P<0.05),T2时4组患者心率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K2组、K3组T1时MAP升高(P<0.05),K3组T2时MAP升高(P<0.05);其他时点MAP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1组、K2组、K3组术中麻黄碱用量小于C组(P<0.05),4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3组比较,C组、K1组和K2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缩短(P<0.05)。与C组比较,K3组RASS评分升高(P<0.05),K2组和K3组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4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眩晕、瘙痒等不良反应,出PACU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麻醉诱导时给予艾司氯胺酮0.3 mg/kg,术中泵注0.3 mg·kg−1·h−1维持麻醉,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增加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麻醉药联合诱导对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小儿外眼手术期间眼内压的影响因素探索   收藏
刘雁, 徐钊, 孙瑞强, 谢克亮, 刘爱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2 )   HTML( 36 )     PDF( 41 )

目的 探究常用静脉药物联合诱导喉罩通气全麻对小儿外眼手术期间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的影响,并对静脉麻醉诱导期前后影响IOP的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无青光眼病史的择期外眼手术患儿69例,年龄2~14岁,静脉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喉罩通气全麻。记录患儿术眼诱导前后IOP,非术眼诱导前后及拔除喉罩后IOP;探讨体重、性别、年龄、身高、诱导药物剂量等对诱导前后IOP的影响。 结果 术眼诱导后IOP较诱导前降低(P<0.05);非术眼诱导后和拔除喉罩后IOP均较诱导前降低(P<0.05),诱导后IOP与拔除喉罩后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诱导药物剂量对术眼和非术眼诱导前后IOP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泊酚、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罗库溴铵静脉诱导联合喉罩通气全麻在外眼手术中降低患儿IOP。

目标液体复苏量达标时间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收藏
沈慧婕, 叶英, 许铁, 燕宪亮, 卓越, 丁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2 )   HTML( 34 )     PDF( 59 )

目的 探究3 h内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量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0 ml/kg液体复苏量完成时间是否≤3 h分为达标组(≤3 h,52例)和未达标组(>3 h,56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一般资料、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Ⅱ)评分、乳酸(lactic acid, Lac)、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复苏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以及复苏第3天的CRP、PCT、IL‐6、TNF‐α、IL‐10;比较两组患者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时间、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根据28 d生存情况构建两组患者28 d生存率的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复苏前CRP、PC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第3天CRP、PCT水平均较复苏前下降(P<0.05);复苏第3天达标组CRP、PCT、IL‐6、TNF‐α水平较未达标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存活且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时间、28 d内存活且非ICU住院时间较未达标组更长(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28 d病死率低于未达标组(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达标组的28 d生存率高于未达标组(log‐rank 检验,P<0.001)。 结论 3 h内完成初始30 ml/kg液体复苏量有利于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炎症反应,并与较低的28 d病死率相关。

丙泊酚对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   收藏
周芳芳, 祁爱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3 )   HTML( 37 )     PDF( 42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丙泊酚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活力、内皮损伤相关蛋白[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 ESM‑1)、E‑选择素(E‑selectin, CD62E)]、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 ZO1)、闭合蛋白(claudin 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HUVEC 3~5代作为实验对象。细胞分入:A组,细胞正常培养组;B组,100 μmol/L丙泊酚组;C组,1 000 μmol/L丙泊酚组;D组,和1 000 μmol/L丙泊酚同等剂量的中/长链脂肪乳剂组;各组处理细胞24 h。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sTM、ESM‑1、CD62E、occludin、ZO1、claudin 5和VEGF在内皮细胞模型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A组比较,C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B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sTM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组、D组sTM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ESM‑1和CD62E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occludin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组、D组occlud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claudin‑5和ZO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D组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浓度丙泊酚通过调节sTM和occludin的表达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升高,并且VEGF信号通路参与了药物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的影响   收藏
王亮, 夏晓琼, 夏书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1 )   HTML( 38 )     PDF( 67 )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拟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行TURP的患者80例。依据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A组,4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40例)。GA组实施GA,CSEA组实施CSEA,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方案相同。观察及评估患者手术当天以及术后第1天的相关情况。患者的主观睡眠,包括觉醒次数、睡眠时间和睡眠满意度等,使用睡眠日记评估。患者的客观睡眠,包括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 TST)、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和深睡眠时间等,使用智能手环收集。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镇静情况使用Ramsay评分评估。 结果 与CSEA组比较,GA组患者手术当天觉醒次数增加(P<0.05),睡眠满意度评分降低(P<0.05),睡眠时间缩短(P<0.05),TST、REM睡眠时间以及深睡眠时间均缩短(P<0.05)。与GA组比较,CSEA组患者术后第1天觉醒次数减少(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5)、睡眠满意度评分增高(P<0.05),REM睡眠时间以及深睡眠时间均延长(P<0.05),浅睡眠时间缩短(P<0.05),但T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的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CSEA相比,接受GA的TURP患者术后睡眠障碍更严重。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收藏
刘海艳, 陈秀侠, 岳耀存, 赵英花, 李爱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1 )   HTML( 42 )     PDF( 93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5例):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L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组)和对照组(C组)。L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3 mg/kg,H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C组给予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3组患者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的40项恢复质量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ale, QoR‑40)评分(包括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5个维度评分)、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AI)评分和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MADR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30 min、2 h、12 h、24 h 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3组患者术前第1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心理支持、疼痛评分)、SAI评分和MA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第1天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1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C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MADRS评分升高(P<0.05),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降低(P<0.05),SAI评分降低(P<0.05);L组和H组患者术后第1天SAI评分降低(P<0.05),MADRS评分升高(P<0.05),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评分降低(P<0.05),SAI评分降低(P<0.05);L组患者术后第2天QoR‑40评分的情绪状态和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和H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评分升高(P<0.05),SAI评分和MADRS评分降低(P<0.05);L组和H组患者术后30 min、2 h、12 h、24 h NRS评分降低(P<0.05);H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QoR‑40评分总分以及身体舒适度、疼痛评分升高(P<0.05),SAI评分、MADRS评分升高(P<0.05);H组患者术后第2天QoR‑40评分的情绪状态评分升高(P<0.05);H组患者术后2、24 h NRS评分降低(P<0.05)。3组患者其他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0.3 mg/kg或0.5 mg/kg艾司氯胺酮可改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2 d的恢复质量。在提高总体恢复质量方面,0.5 mg/kg艾司氯胺酮的效果较佳,而0.3 mg/kg艾司氯胺酮的抗焦虑抑郁效果更佳。

右美托咪定经直肠或经鼻给药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术前镇静效果的对比研究   收藏
苏和升, 季永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2 )   HTML( 37 )     PDF( 71 )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经直肠给药或经鼻给药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术前镇静效果。 方法 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直肠给药组(R组,43例)和经鼻给药组(N组,42例)。两组患儿均在术前45 min进入手术等候区,R组接受3 μg/kg Dex直肠给药,N组接受3 μg/kg Dex鼻内给药。记录两组患儿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0 min(T2)、镇静起效时(T3)的心率、SpO2,记录两组患儿镇静效果[镇静起效时间、分离情绪满意率、静脉穿刺满意率、诱导依从性量表(induction compliance checklist, ICC)评分满意率],患儿给药满意率,家长满意度评分,麻醉苏醒情况(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给药至手术结束后2 h内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儿T2、T3时心率降低(P<0.05);各时间点两组间心率、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儿给药满意率、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N组(P<0.05)。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分离情绪满意率、静脉穿刺满意率、ICC评分满意率、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给药后至手术结束后2 h无心动过缓、低血压、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Dex 3 μg/kg经直肠给药可获得与经鼻给药相似的镇静效果,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镇静方式安全、有效,患儿接受度更高。

手法松解联合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精准注射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收藏
孙凯, 陈立平, 朱雯, 董盟盟, 张婷, 申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2 )   HTML( 23 )     PDF( 73 )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精准注射联合手法松解(manipulation release, MR)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冻结肩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法松解联合PRP注射组(MR‑PRP组,31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超声引导下肩关节周围及关节腔注射PRP;手法松解组(MR组,32例),臂丛麻醉行肩关节MR后,不进行肩关节药物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和肩关节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 Score, CMS)评分。记录治疗后各个时间点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和恢复满意度,同时记录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前NRS评分、治疗前肩关节AROM及治疗前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评分均降低(P<0.05),肩关节AROM及CMS评分均升高(P<0.05)。与MR组比较,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NRS评分降低(P<0.05),肩关节AROM和CMS评分均升高(P<0.05)。MR‑PRP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量低于MR组(P<0.05),恢复满意度高于MR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 结论 超声引导PRP精准注射联合MR对于冻结肩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MR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病例析评
妊娠合并巨大纵隔肿物患者在体外膜氧合支持下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管理1例   收藏
闫翔, 赵艳军, 魏昌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0 )   HTML( 25 )     PDF( 76 )

剖宫产术是抢救高危孕妇、挽救母子生命常采用的方法。合并纵隔肿物的孕妇,妊娠期渐进的气短、胸闷症状缺乏特异性;而出于对胎儿的保护,孕妇通常不进行影像学检查,导致了病情难以早期发现。晚期合并的呼吸衰竭及纵隔综合征给剖宫产术的麻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此例孕晚期孕妇急诊入院,合并明显的呼吸困难、纵隔综合征,术前紧急多学科会诊,建立了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方案,术中紧急处理急性气道塌陷的同时维持了循环、氧合、电解质的稳定,确保了剖宫产术的顺利进行,经过围手术期的综合救治,母子安全、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顺利康复出院。

全身麻醉术后气管损伤的急救与护理1例   收藏
王晴, 张转运, 张偌翠, 孙玉娥, 郝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1 )   HTML( 20 )     PDF( 62 )

气管损伤是一种罕见且具有高致死率的临床急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皮下气肿、呼吸窘迫、气胸、咯血等症状。气管损伤因缺乏特异症状容易被忽视。气管损伤一旦发生,因无法立即精准修复,对医务人员的紧急救治和多学科合作诊疗提出了挑战。文章报道1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气管损伤的急救与麻醉护理经验,患者术后6 d好转出院。总结此病例经验,以期为该类患者的麻醉复苏管理提供警示和参考。

综述
丘脑非特异性核团在睡眠‑觉醒调节及全身麻醉中的作用   收藏
邓弦, 袁杰, 秦榜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1 )   HTML( 25 )     PDF( 85 )

近年来,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药导致的意识消失‑恢复与自然睡眠‑觉醒之间有相似之处。而丘脑的多个核团及相关环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重点阐述丘脑非特异性核团在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丘脑室旁核(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T)、丘脑中央内侧核(centralmedial thalamus, CMT)和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thalamic nucleus, VM) 均已被证实直接参与调节睡眠和觉醒期皮质神经元活动,并介导睡眠期向觉醒期的转换,这些核团的兴奋性水平与全身麻醉过程中意识的消失和恢复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丘脑非特异性核团的神经元类型、神经生理学机制和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全身麻醉药物导致的意识消失与恢复机制,还有助于新型全身麻醉药物的研发和深入了解其作用靶点。

细胞外囊泡与慢性疼痛   收藏
郭敏娜, 侯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0 )   HTML( 18 )     PDF( 49 )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作为膜衍生的天然纳米级囊泡结构,可通过携带的多种分子信号参与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CP)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EV在CP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讨论EV调节疼痛的两面性,并介绍EV用于诊治CP的现状及展望,以期为CP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尿氧分压动态监测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收藏
黄志龙, 刘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0 )   HTML( 21 )     PDF( 58 )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心脏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围手术期病死率显著相关。目前AKI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探索新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AKI的发生。一些研究表明尿氧分压(urinary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uO2)可作为预测AKI的指标。文章对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CSA‑AKI)的研究进展和PuO2在CSA‑AKI的诊断及其预后预测价值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CSA‑AKI的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线粒体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范璐璐, 孙美艳, 董建欣, 陈轲, 赵晓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1 )   HTML( 23 )     PDF( 58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SAE)是脓毒症患者的严重弥散性脑功能障碍。线粒体作为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与SAE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主要探讨了线粒体在SAE中的可能发病机制,并围绕维持线粒体动力学稳态、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减轻线粒体损伤介导的细胞凋亡、调节线粒体自噬进行综述,旨在为SAE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此外,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会并发脓毒症,线粒体可能会成为治疗COVID‑19并发SAE的新靶点。

丙泊酚相关尿液颜色变化及其机制   收藏
孙馨怡, 徐琳, 李建军, 魏彭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19 )   HTML( 23 )     PDF( 82 )

丙泊酚广泛用于患者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和维持及ICU患者的镇静等,丙泊酚输注引起的尿液颜色变化是一种良性过程,无肾毒性,停止输注后,患者尿液颜色一般均可恢复正常。文章综述了丙泊酚输注引起的粉红尿、绿色尿和白色尿的临床特点,总结了尿液颜色变化的相关机制。未来仍需进一步观察丙泊酚所致尿液颜色变化对患者的长期影响并深入探索其发生机制,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思路。

树突棘变形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收藏
胡金鸽, 王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0 )   HTML( 20 )     PDF( 82 )

近年来,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突触可塑性在NP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树突棘结构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文章就树突棘变形调节NP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树突棘的结构与功能,树突棘在脊髓中枢敏化、疼痛抑郁共病中的作用,并着重概述了Wnt、Rac1两类分子信号通路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探索并完善树突棘作用于NP的理论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术后急性肾损伤有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代元强, 许涛, 邓小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20 )   HTML( 20 )     PDF( 63 )

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采用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指南以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和尿量为诊断标准,时效性和准确性较低。文章主要通过对目前研究明确的几种肾损伤功能性生物标志物、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进行描述,以期临床中获得早期的AKI损伤指标,知悉亚临床AKI状态,预测术后AKI分期,分辨持续性AKI,并能对长期主要肾脏不良事件及相关病死率做出准确判断。

继续医学教育
麻醉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   收藏
纪木火, 孙杰, 杨建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 (7): 0-0.  
摘要( 17 )   HTML( 22 )     PDF( 124 )

麻醉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麻醉科作为高风险的临床学科,麻醉医师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分析患者的主客观资料,并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以最终实现正确诊治患者的目标。麻醉临床思维具有专业特征,要求麻醉医师具备特定的知识、技能和应急思维能力。培养和锻炼麻醉临床思维对每位麻醉科医师都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