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期栏目: 述评  论著  综述 
述评
透过现象看本质 -正确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技术   收藏
岳云, 刘丝濛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论著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收藏
陈治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通过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比,研究支气管封堵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肺大疱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另一组采用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插管情况、不同时间内的血气分析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手术视野评分少于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A组,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aO2单腔通气后均低于麻醉后和恢复双腔通气后,且单腔通气后60min低于单腔通气后10min,且A组在单腔通气时的PaO2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aCO2在各个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单腔通气时的Ppeal和Pplat均升高,但A组的Ppeal和Pplat在单腔通气时均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有1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和咽痛,发生率为27.5%,而B组为3例,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X2=6.2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中的视野较好、血气变化小,且术后的不适感较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收藏
嵇承栋, 钱淑雯, 许畅, 付强强, 万悦竹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通过对随机对照实验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和知网等文献数据库,查找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实验,并由两位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筛选与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对照组使用安慰剂。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VAS评分在各时间点情况分别为:4h(MD=-1.58,95%CI[-2.38,-0.77],p=0.0001);8h(MD=-1.43,95%CI[-2.09,-0.77],p<0.0001);12h(MD=-1.35,95%CI[-1.72,-0.98],p<0.00001);24h(MD=-1.02,95%CI[-1.29,-0.76],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RR=1,95%CI[0.47,2.12],p=1)。结论:鉴于现有研究结果,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4h、8h、12h、24h患者具有镇痛效果,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氯诺昔康超前镇痛产生不良反应情况尚不明朗。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   收藏
叶伟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I-II级,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阻滞。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神经阻滞用药仅为罗哌卡因;D组神经阻滞用药为罗哌卡因和0.75ug/kg右美托咪定的混合液。罗哌卡因初始浓度为0.5%,相邻浓度比值为1.2,若阻滞效果评定为优良,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若阻滞效果评定为差,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组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对照组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的EC50浓度为0.42%,95%CI为0.40%~0.45%;右美托咪定组罗哌卡因的EC50为0.35%,95%CI为0.32%~0.37%。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罗哌卡因椎旁阻滞的EC50。

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收藏
黄天丰, 方向志, 张扬, 王存金, 葛亚丽, 高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年龄55~75岁,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A、B、C、D、E组分钟通气量(MV)均为100ml/kg,呼吸频率(RR)依次为8、10、12、14、16次/分。分别于麻醉气腹前(Ta)、放气腹即刻(Tb)测患者PaCO2。于术前1天(T0)、术后1h(T1)、术后6h(T2)、术后24h(T3)时测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并于T0、T1、T2、T3、术后48h(T4)、72h(T5)、7天(T6)时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 结果 与Ta时比较,Tb时五组患者PaCO2均升高(P<0.05); D组患者Tb时PaCO2明显低于其余四组(P<0.05);与T0时比较,五组患者T1~T3时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A、B、C、E组患者T2、T3时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与T0时比较,D组T1、T2时MMSE评分及A、B、C、E组T1~T3时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A、B、C、E组在T1~T3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术中呼吸参数设置为分钟通气量100 ml/kg、呼吸频率14次/分时较为合理,可促进血液中CO2排出,减轻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活体肾移植供受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移植肾功能保护机制的探讨   收藏
王晓鹏, 高成杰, 于玉娟, 王建, 徐鲁峰, 吕福斌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研究活体肾移植供受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受者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肾功能保护机制。 方法 将40对全麻下活体肾移植供、受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对: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供者于阻断肾动脉前1h静脉泵注UTI 5000U/Kg(稀释至50ml,输注时间20min);受者于吻合肾血管开放后即刻泵注UTI 5000U/Kg(稀释至50ml,输注时间20min);C组供、受者以同U组相同方案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受者在麻醉诱导前(T1),吻合血管开放前15min(T2),吻合血管开放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6h(T5),术后24h(T6)血浆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I2(prostacyclin I2,PGI2)浓度及TXA2/PGI2比值和 T1、T6、术后48h(T7)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浓度及尿量。 结果 与T1[U组TXB2(210.8±16.3),6-keto-PGF1α(26.0±1.6),TXB2/6-keto-PGF1α(8.1±0.7),Scr(577±54),CysC(5.93±1.67),尿量(297±43);C组TXB2(208.1±14.6),6-keto-PGF1α(26.0±1.8),TXB2/6-keto-PGF1α(8.0±0.3),Scr(574±36),CysC(5.92±1.58),尿量(292±43)]时比较,两组受者T2~T6[U组(390.7±21.3)、(405.8±15.6)、(465.4±16.8)、(433.0±21.5)、(338.9±26.2);C组(417.2±23.8)、(442.6±20.7)、(503.4±16.7)、(484.6±14.4)、(423.5±20.7)]时血浆TXB2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T4时达到峰值,之后降低,T6时仍高于术前水平;T2~T6时血浆6-keto-PGF1α浓度[U组(38.4±1.0)、(37.5±1.1)、(35.9±1.1)、(32.2±1.2)、(26.3±1.4);C组(38.5±0.8)、(37.9±0.7)、(28.9±1.7)、(27.5±1.3)、(26.2±1.5)]均升高(P<0.05),T3时达到峰值,之后降低,T6时升高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T2~T6两组TXB2/6-keto-PGF1α[U组(10.2±0.5)、(10.8±0.4)、(12.9±0.5)、(13.4±0.8)、(12.9±1.2);C组(10.8±0.5)、(11.7±0.4)、(17.5±1.1)、(17.6±0.5)、(16.2±0.8)]均明显升高(P<0.05); T6~T7 时Scr[U组(324±14)、(188±12);C组(357±19)、(211±16)]及CysC [U组(1.90±0.34)、(1.57±0.20);C组(2.27±0.36)、(1.86±1.24)]水平明显降低(P<0.05);T6~T7时尿量[U组(8330±421)、(5584±825);C组(8065±669)、(5389±721)]明显增多(P<0.05)。与C组比较,U组T2~T6时血浆TXB2浓度明显降低(P<0.05);T4~T5时血浆6-keto-PGF1α浓度降低幅度明显下降(P<0.05);T2~T6时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T6~T7 时Scr、CysC水平明显降低(P<0.05);T6~T7 时尿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UTI对TXA2/PGI2比例失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通过此机制改善移植肾的血流灌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I/RI)导致的移植肾功能受损有一定保护作用。

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缓解大鼠骨癌痛   收藏
林宗航, 付宝军, 姜静静, 张磊, 李恒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后,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变化以及脊髓背角P-ERK1/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5组(n=8):Ⅰ组为假手术+正常IgG组,于大鼠左侧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10μl Hank's液;Ⅱ组为假手术+ CCL2中和抗体组,于大鼠左侧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10μl Hank's液,在注射 Hank's液后第7~9天鞘内注射 CCL2中和抗体,每天1次,每次10μl,浓度为103 mg/L;Ⅲ组为骨癌痛组+正常IgG组,于左侧骨干骺端骨髓腔内注射10μl(1×107/ml)Walker256肿瘤细胞;Ⅳ组为骨癌痛+ CCL2中和抗体组,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第7~9天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每天1次,每次10μl,浓度为103mg/L。观测造模前、术后1、3、6、7、8、9天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Von Frey阈值以及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对大鼠Von Frey阈值和脊髓背角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Ⅰ组相比,Ⅲ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 MWT)在第6~9天下降,脊髓背角 P-ERK1/2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Ⅲ组相比,Ⅳ组大鼠术后第6~9天鞘内应用CCL2中和抗体可减轻骨癌痛引起的机械痛敏,下调脊髓背角P-ERK1/2蛋白表达(P<0.01);Ⅰ组和Ⅱ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可以部分缓解骨癌痛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这种效应可能与抑制P-ERK1/2的表达有关,提示脊髓CCL2/ER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大鼠骨癌痛的形成。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多巴酚丁胺最佳应用时间的探讨   收藏
王慧, 刘金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 要】 目的 制作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比较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给予多巴酚丁胺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以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给予多巴酚丁胺的最佳时间。 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4组(n=9),在Langendorff灌注装置上建立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平衡灌注15min,缺血30min,再灌60min,于再灌注期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再灌注期全程以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一组(D1组):再灌注5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二组(D2组):再灌注15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三组(D3组):再灌注25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其中,多巴酚丁胺输注剂量均为10ug/kg/min。记录各组平衡灌注末(T0),再灌注10min(T1)、20min(T2)、30min(T3)、60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F)。留取T0-T4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按照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K)试剂盒测定冠脉流出液中LDH和CK的活性。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Western blot法检测SERCA2a和RyR2蛋白表达量。 结果 D1组在给予多巴酚丁胺后,HR、LVEDP、LDH、CK、MIS均比I/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组在给予多巴酚丁胺后HR、CF、LVDP、±dp/dtmax 高于I/R组(P<0.05),而LVEDP 、LDH、CK、MIS和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酚丁胺各组SERCA2a蛋白表达量和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yR2蛋白表达量则高于I/R组(P<0.05)。D2组与D3组相比在给与多巴酚丁胺后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15min时应用多巴酚丁胺要优于其它时间点。在这一时间点用药可以及时而有效的提高大鼠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且不会加重心肌损伤。

在体膜片钳技术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下初级体感皮层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特性   收藏
王丽丹, 马丽清, 王智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采用在体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成年大鼠单个初级体感皮层(S1)神经元,比较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下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活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将头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待麻醉稳定后进行在体穿孔膜片钳记录。结果 实验在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组中,各记录了27个S1神经元,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84±4.3mV vs. -82±4.2mV; P=0.119)、动作电位发放频率(0.28±0.28Hz vs. 0.33±0.34Hz; P=0.815)和动作电位幅度(58±9.5mV vs. 63±8.2mV; P=0.121)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种麻醉药物作用下,神经元的自发膜电位变化模式完全不同,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只包括短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膜电位的累计分布呈单峰,而乌拉坦麻醉下呈现去极化(UP)和超极化(DOWN)交替出现的膜电位振荡,且膜电位的累计分布呈明显的双峰。结论 在戊巴比妥钠和乌拉坦麻醉药物作用下,初级体感皮层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模式不同。

术前焦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麻醉后复苏的影响   收藏
李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对术后疼痛及麻醉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择期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术前依照贝克焦虑量表(Beck’s anxiety inventory, BAI)将其分为两组,正常组和焦虑组。焦虑组病人伴有焦虑,正常组病人无焦虑症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改良的Aldrete评分达9分的时间和不良反应。术后疼痛控制采用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方法,记录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值、芬太尼用量和补充镇痛药物使情况。结果 患者术前焦虑症发生率为39%。焦虑组患者改良的Aldrete评分达9分的时间为(6.3±1.5)s,明显长于正常组(5.0±1.4)s,(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正常组。术后4h、8h和12h焦虑组患者VAS评分高于正常组(4h:3.5 ± 0.7比2.6 ± 1.0,P<0.05;8h:3.3 ± 0.9比2.2 ± 0.8,P<0.01;12h:3.1 ± 0.5比2.4 ± 0.6,P<0.05)。患者术前BAI评分与术后8h、12h VAS评分呈正相关(8h:r=0.422, P<0.05;12h:r=0.526, P<0.01)。焦虑组患者术后芬太尼用量和追加氯诺昔康补充镇痛的需求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 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术前焦虑对麻醉后复苏以及术后镇痛有着负面影响,对于焦虑病人需增加术后镇痛的力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小儿咽部手术中的应用   收藏
徐钢, 白红梅, 邹蓉, 杨程, 姚凤珍, 黄礼兵, 徐晓红, 武茜, 崔耀梅, 季方兵, 郑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小儿咽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接受咽部手术的6~12岁小儿患者60例,分为加速康复(ERAS)组和传统方法(CTS)组。其中ERAS组在术前宣教、麻醉处理、术后镇痛等方面给予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优化措施,CTS组采用常规围麻醉处理。观察术后清醒时,术后2h,8h,24h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镇痛效果(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是否需要补救镇痛;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儿各时点的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ERAS组各时点的躁动评分(2.4±0.5,2.5±0.7,2.4±0.8,3.4±0.3)和VAS评分(3.3±0.5,3.2±0.5,3.0±0.6,2.6±0.9)、术后补救镇痛率(3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3.3%)均低于CTS组的躁动评分(3.5±1.0,3.6±0.9,2.3±0.5,3.4±0.2)、VAS评分(5.3±0.4,4.9±0.3,4.8±0.4,3.9±0.5)、术后补救镇痛率(5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66.7%),住院时间(5.5±0.8)也明显短于CTS组(7.1±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能减轻咽部手术患儿术后躁动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儿康复。

羟考酮或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效果   收藏
王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 目的 比较羟考酮或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芬太尼1ug/kg+右美托咪定1.0ug/kg,Ⅱ组:羟考酮0.05mg/kg+右美托咪定1.0ug/kg,Ⅲ组:羟考酮0.1mg/kg+右美托咪定1.0ug/kg。三组患者切皮前10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1.0ug/kg,同时三组患者分别静脉推注羟考酮0.05mg/kg、0.1mg/kg和芬太尼1ug/kg。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输尿管镜刺激反应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Ⅲ组患者软性输尿管镜经尿道、输尿管和碎石时的血压低于Ⅰ组(P<0.05),且经尿道和输尿管时的血压低于Ⅱ组(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术中Ⅰ级刺激反应比例多于Ⅰ组(P<0.05或P<0.001),Ⅲ组患者术中Ⅱ级和Ⅲ级刺激反应比例少于Ⅰ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患者呛咳和呼吸抑制患者的发生比例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羟考酮0.1mg/kg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刺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

综述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   收藏
任瑶瑶, 吴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 低血压是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的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目的 从低血压的发生机制入手,综述分析不同方法防治低血压,改善母婴循环及内环境的效果,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参考。内容 麻醉前预扩容,改变孕妇体位,调整麻醉平面,运用5-羟色胺3 (5-HT3)受体拮抗药、抗胆碱能药物或缩血管药物均可缓解低血压,但效果各异,联合运用效果更佳。趋向 麻醉前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预测其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防治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围手术期杓状软骨脱位:原因、处理及预后   收藏
陈冰, 李文献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摘要】背景 杓状软骨脱位是一种少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声带固定为特征,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易被误诊为声带麻痹。目的 帮助麻醉以及所有从事围手术期治疗的医生认识杓状软骨脱位这一临床少见的并发症。内容 介绍杓状软骨的结构和围手术期脱位的常见原因、类型、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并介绍相关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考虑到喉罩使用的日渐普及,本文亦讨论了与喉罩使用相关的杓状软骨脱位病例。趋向 及早发现围手术期杓状软骨脱位病例并及时干预通常预后良好。

法洛四联症小儿的术前镇静的研究进展   收藏
李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组心脏缺损性疾病,包括圆锥-心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和轻重不等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脏畸形,病情随梗阻程度不同而异,多数小儿在1岁内行法四根治术。对此类患儿,术前评估与恰当的术前镇静方案对减轻右室流出道的梗阻,减少右向左分流,避免术前缺氧发作是相当重要的,对麻醉诱导前病情的稳定以及到麻醉诱导的安全过渡也是十分重要的。目的 本文旨在了解法洛四联症术前评估方法、术前镇静方案,为临床用药所参考。内容 本文就法洛四联症患儿的病理生理、术前评估、目前的术前镇静方案、不同镇静方案对法洛四联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阐述。趋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致力于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前镇静方案以及不同的术前镇静药物对诱导用药的相互作用。

低体温对患者围术期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收藏
梁浩, 易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并对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然而低体温对患者出血和凝血功能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综述围术期低体温对出血及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内容 从临床和基础研究角度出发,针对围术期出血和凝血功能两个层面,阐述低体温对出、凝血平衡的影响。 趋向 围术期低体温对患者出血及凝血功能诸多层面存在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

非心血管非神外手术围术期卒中的研究现状   收藏
王鹤, 王文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围术期卒中对手术患者而言可能是一个毁灭性并发症。与未发生卒中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显著延长,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明显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目的 本文旨在帮助临床麻醉医师全面认识非心血管非神外手术围术期卒中,试图提前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围术期卒中的发生率。内容 本文全面介绍了围术期卒中的定义、发病率及病死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降低风险的围术期管理措施。趋向 仍需进一步研究来剖析围术期卒中,方能使更多高危患者幸免于围术期卒中。

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吴小乐, 张瑞冬, 张奉超,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七氟醚因其具有无刺激味、诱导迅速及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但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发生率远高于成人,对术后管理非常不利。目的 提高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的质量。内容 文章系统回顾近年来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研究进展,综述其可能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趋向 近年来对于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其可能机制、评价标准及预防措施等方面。

术后谵妄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武姗姗, 张宗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术后谵妄常发生于手术后24~72h,是老年人术后常见并发症。谵妄的病理生理机制很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探讨术后谵妄的神经炎症机制,为其抗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内容 本文就外周炎症反应如何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 β、IL-6 和S100β蛋白的临床效应及乌司他丁的脑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趋势 为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及术后谵妄的预防提供一种新思路。

针刺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收藏
和姗, 周丹丹, 段海峰, 马治, 王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37 (11): 0-0.  
摘要( 0 )   HTML( 0 )     PDF( 0 )

背景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针刺具有多种临床疗效,包括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镇痛、减轻恶心呕吐等。针刺现如今已被应用于围术期,在腹腔镜手术中也有应用。目的 本文主要是概述针刺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内容 针刺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主要临床疗效有: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的烦躁反应等。趋向 针刺具有很好的疗效,且生理干扰小、使用安全,可以被很好地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

投稿及审稿办公系统
  •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 如果没有注册,请注册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